【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运用,新闻写作语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更加注重标题的创作、写作过程更具动态化、内容覆盖更具全面性以及整体编排更具视觉性。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技术提高了素材收集速度和质量,扩大了素材收集范围,丰富的传播方式增强了新闻的视觉化、立体化和形象化,平台智能化的分发机制,促进了新闻“精准化”的传播;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更加重视标题、导语以及摘要的撰写,同时要不断提高新闻自身的视觉化,实现新闻语言的平民化,从而使得新闻更具传播性和亲和性。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写作语言;美学艺术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的传播技术、传播载体以及用户阅读偏好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元素参与到新闻创作和传播的过程中,新闻写作呈现出不一样的写作特点,美学艺术也渗透于该过程;立体化、视觉化以及故事性既是新媒体新闻写作的美学艺术化体现,也是新闻写作的转型方向。如何看待、实现和发展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写作语言的美学艺术形式,可以说是时代向新闻媒体人出的一份考卷,新闻媒体人需要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继而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一、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写作的特点
(一)文章标题的偏重性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传统媒体时代如此,新媒体时代亦如此。相比较而言,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写作更注重标题,而标题也更加写实和直白。这和新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以及用户的阅读特点紧密相关。新媒体时代,新闻的写作速度迅速提升,数量明显增多,每时每刻都有相似或不同的新闻在不同的平台上发布。新媒体带来用户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的改变,移动化和碎片化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手机网络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报纸、杂志、书本,如何吸引用户的碎片时间和精力是新媒体时代新闻写作的重要突破点,此时标题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并成为吸引读者的关键。当用户访问某一新闻网站、浏览某一新闻客户端或者接收某些新闻推送时,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在海量的新闻报道中,他们最终会选择哪篇文章阅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标题,此时“标题的吸引力就相当于内容的吸引力”,所以,新媒体时代必须突出对新闻标题的偏重。
(二)写作过程的动态性
从传统媒体发展到新媒体,技术成为其最大的推动者,不仅促进了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传播方式的变革,而且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内容和途径。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新闻写作的动态化,增强了新闻写作的灵活性,打破了新闻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更实现了文字图片直播、网络视频直播,抑或是访谈式直播等。一篇新闻在简单的事件陈述之后,根据阅读量以及关注度,往往需要进行相应的深度挖掘和报道,持续关注度越高,相应的深度挖掘和报道就会越多,新闻写作的动态性就越持久。例如,新闻直播是以新媒体为技术和平台支撑,通过文字、图片以及视频三种形式来实现滚动式新闻发布,这种报道方式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学术界的肯定,做到了时效性、灵活性和动态性并重。
(三)内容覆盖的全面性
新媒体时代,新闻内容的覆盖范围与技术及信息搜集能力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为了抢占先机,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报道都是简单直接的,但是随着用户关注度的不断上升以及相关新闻要素被相继挖掘,此时新媒体就会通过自己庞大的信息搜集能力,将众多与此事件相关的新闻要素或信息内容报道出来,扩大了新闻内容的覆盖范围。
如年月发生的宁波老虎咬人事件,事件的开始是一网友在微博上发的简短视频以及简单的文字陈述,其后各大新媒体平台纷纷开始报道该事件,并且随着用户关注度持续上升,关于该事件的其他信息内容也被挖掘出来,如事件发生的起因、事件受害者的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的相关处理等,待“直接要素”被报道得差不多之际,相似事件的旧新闻报道也被挖掘出来,如类似的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新媒体将这些新闻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专题报道,然后阐述彼此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或向用户传递一些相关的信息和知识等。总之,技术带来的强大的新媒体信息搜集能力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的传播内容,实现了新闻内容覆盖的全面性,同时也加深了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促进了用户对整个事件的认识。
(四)整体编排的视觉性
新媒体时代,用户阅读新闻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而是更加青睐视频“阅读”,因为视频能够给用户带来强烈的视听体验,增强了事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不仅需要满足用户阅读文字信息和浏览图片信息的需求,还要善于提供事件相关视频,从而满足用户更直观的视觉体验,也更客观地反映事件过程。所以,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写作往往会更加注重整体编排上的视觉效果,这种情况同时体现在文字、图片和视频三个方面。首先,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语言正在朝着时尚化发展,其吸纳网络上的流行用语,致力于与用户近距离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视觉化阅读;特别是网络用语在新闻标题中的使用,往往能带来更强的视觉冲击,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其次,图片和视频也成为一篇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增强新闻的视觉性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图片的穿插还是视频的播放,都是画面与色彩的结合,从而加深了用户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印象。所以说,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写作强调整体编排的视觉性,文字、图片以及视频成为新闻报道的三大要素。新闻写作要想实现和强化其视觉性,三者缺一不可。
二、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写作语言的美学艺术解读
(一)丰富多变的写作风格,建立新闻的立体形象
与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写作的单一古板相比,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写作更加灵活多变。首先,新时代的新闻写作者不再局限于某一固定格式,思维模式也随着事件、时间、地点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深奥的专业术语在新闻媒体报道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通俗易懂的日常用语或网络流行语、段子等登上了新闻报道的“舞台”,朴实无华的语言呈现出新闻的“生活美”和“社会美”。其次,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写作的表述手法也有所改变,对于某一事件,并不直接将整个事件进行一次性的全部报道,而是通过时间顺序将事件展示给读者,同时在每一报道过程中,适当地提出一些疑问:这既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又为下次报道建立了读者群。
(二)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增强了新闻报道的视觉化效果
新媒体时代,纸质媒体不再是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介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而伴随传播载体发展的还有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在整个新闻报道框架中,文字是基础也是主体,图片、视频、图表是重要的辅助素材,而这些辅助素材不仅促进了新闻的立体化形象,而且也增强了报道的视觉化。图片将事件、人物、色彩以及某些微小的行为(主要是指动图)传递给读者,视频通过人物声音、表情以及行为等内容客观地还原新闻事件,而图表将新闻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直观地呈现给用户,这些传播方式丰富了文字的表达内容,使得文字也更加立体,同时也使得新闻报道更显真实,更具说服力。以文字为主,以图片、视频等为辅的新闻报道方式,呈现出了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立体性,同时也为用户带去了视觉上的直观体验,成为新闻报道最佳的传播方式。
(三)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加深了新闻报道的故事性
新媒体时代,互动性成为最主要的特征之一,针对某一新闻事件,用户可以采取转发、点赞以及留言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用户的这一举措也在无形中加深了新闻报道的故事性。如发生在年宁波雅戈尔动物园的老虎咬人事件,从本质上来看,这是一起由意外引发的社会新闻。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只需要集中于事件本身,或者简单交代一下相关人物的背景;但在新媒体时代,读者的关注度和热烈讨论,使得新闻报道开始由事件转向对当事人身份、职业、家庭等相关情况的深度挖掘,而这一部分的报道似乎更加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铺天盖地的评论留言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像看故事一样围观这起事件,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为新闻投入了更多的情感,从新闻衍生出不同的话题也进一步增强了新闻的被关注度和用户的阅读兴趣。
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为了提高新闻的关注度和阅读量,新闻故事化也成为一种报道方式,但是同样不能违背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原则,绝不能无中生有。
三、如何实现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写作语言的美学艺术发展
(一)重视新闻标题的创作,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
新媒体环境下,标题对于新闻的重要程度已如上所述,标题的创作成为新闻写作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如何通过标题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呢?
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标题并不适合采用短标题的形式,因为这样无法准确传递文章内容,同时也不够严谨,不符合新闻的定位;而过长的标题也是需要杜绝的,因为标题太长无法实现“单行”呈现的目的。所以,新闻标题在字数上的最佳形式应该是以中标题为主,字数不应超过个,如新浪微博上规定标题要保持在-字之间,这样既便于阅读,也不影响内容理解。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重视标题的创作不仅体现了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思维,同时简洁明了概括性的用语也形成了网络新闻标题的一种简单美和格式美。
(二)重视导语概要的撰写,便于新闻信息的网络检索
导语概要往往是一篇新闻正文的开头一段内容,这是对新闻总体内容的简单概括,以及对标题的进一步解释,读者通过新闻的导语能够有效地掌握一篇文章内容,然后再决定是否进行全文的阅读。在网络信息爆发式增长的年代,搜索引擎成为用户搜索信息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如百度搜索、谷歌搜素、搜狗搜索等。为了实现用户的新闻信息需求与网络信息供给之间的高效率对接,合理概括新闻导语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常情况下,搜索引擎是基于新闻导语和概要向读者推荐他们所要查找的信息内容,所以新闻导语的撰写需要突出文章中心思想,便于网络检索,提高读者的信息搜寻效率,并适当地设置悬念,以吸引读者的阅读欲望。在具体的新闻导语撰写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由于导语概要处于新闻正文的开头,除了满足有效概括新闻内容的要求之外,其语言还需保持简洁,以保持读者的兴趣;其次,导语不同于标题,导语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所以新闻导语应该采用不同的格式,以“新颖”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最后,在重视客观反映事情的基础上,新闻导语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悬念,从而加深读者的阅读兴趣。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导语和概要虽然不及新闻标题来得直接,但是它们都影响着读者的进一步阅读,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三)丰富新闻报道的形式,增强新闻内容的传播性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时代,文字都是新闻报道的主要载体,但是简单的文字叙述降低了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的阅读喜好使得图片、视频的传播方式在新闻报道中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普遍。在具体的新闻写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基于真实性的写作原则,撰写相应的文字内容,建立新闻报道的整体框架;其次需要选取符合事实,更能够打动读者的图片,帮助读者通过图片更加全面地了解新闻事件;再者,视频的插入需要控制好相应的时间长度,太长或太短都是不合格的,同时新闻视频还要注意相应的画质以及清晰程度,从而更加客观清晰地还原相关事件;最后,数据也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材料因素,数据图表的展现使得新闻内容更加条理清晰、更加直观,特别是财经类的新闻报道,通过绘制相应的数据图表,详细地反映新闻内容,使得静态的新闻报道向动态的媒体新闻转变,不仅使得新闻更具传播力,而且也进一步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形式。全国“两会”期间的新闻报道,各大新媒体平台不仅推出了文字图片新闻和网络视频新闻,同时手绘漫画更是生动形象地传递了重要的新闻信息。
(四)实现新闻语言的生活化,拉近与新闻读者的距离
新媒体时代,新闻内容的横向和纵向覆盖性,使得用户不再处于被动的信息接收状态,而是成为积极主动的信息搜寻者;另外,新媒体时代滋生的互联网思维需要新闻写作者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信息搜集和内容撰写,忽视读者需求和感受的新闻报道往往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在新闻报道中使用平民化的写作语言,能很好地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事实上,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并不是简单地报道事件、陈述事实,其间也涉及了不少的故事性内容,使用通俗易懂又平易近人的语言来撰写新闻,能够增强新闻的叙事性,同时也为新闻附上了一定的人情味,可以拉近读者与事件的距离。
在选题方面,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需要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凸显平民性,网络媒体的发展增强了用户的主体意识,太宏观太深奥的内容不仅无法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反而会使用户对新闻产生反感,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此外,新闻选题还需与当前的热点相结合,一方面为用户提供最新的政治、社会、民生、经济、环境等信息,另一方面为相关事件进行必要的宣传,实现新闻的价值,共同推进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