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云鲸自清洁扫拖机器人横空出世,持续火爆至今。各大友商眼红已久,终于在今年迎来了大爆发,各款新品陆续上市,比如石头G、科沃斯X、追觅W、米家免洗扫拖机器人Pro等。
纵观这些产品,我的评价是和而不同,主要的功能实现方式基本一样。云鲸的“旋转拖布+清洗肋自清洁”基本已经成为了行业的公版方案,这里面比较另类的就是石头了,在其推出的首款自清洁扫拖机器人G上独辟蹊径的采用了可升降的声波震动拖地方案。
关于G的实测,之前已经在其它平台发布过了,清洁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
于是网上又爆发了一场论战,旋转拖布和震动拖地到底哪种解决方案更具优势?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下对比实测一探究竟。
从原理上分析,拖地效果取决于三个核心参数:
我们来依次分析:
旋转拖布(以科沃斯X Turbo为例)通过两块圆形的拖布向内旋转,每分钟次擦拭地面(几乎采用旋转拖布的所有厂家都是次)
震动拖地(以石头G为例)石头的平板震动方案,整个拖布分为震动区和纳污区。
震动区可以实现每分钟次的高频震动(倍的擦拭频率),有效瓦解地面顽固污渍,同时纳污区把污渍“刮”走,完成清洁任务。
所以在这一part上,震动式完胜旋转式。
这一点应该也很好理解,如果拖布没有足够的下压力,那么无论是旋转还是震动都是在做无用功。如何提供足够的下压力,也有两种渠道:
被动式
就是靠机器的自重将拖布压在地面上,但是这一前提是保证拖布平面的水平,比如下图这种情况,由于扫地机在工作中被格尺等物品垫起,这样一来拖布的下压力就会大幅减少甚至消失,导致清洁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这一点,石头G的方案是滚轮+主刷全浮动设计,可随地面路况进行上下+左右浮动,保证机器底部始终贴合地面。其它机型也可以以此思路进行比对,有无相应针对性设计。
主动式
除自重外,科沃斯X还进行了持续向下加压的设计,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型号并无这一功能。
为了更好地软化清洁污渍,与拖布能够持续维持合适的湿度是必不可少的。
市面在售的所有旋转拖布机型,均是通过长绒拖布自身吸水从而保证湿拖,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天生的bug:越拖越干,后期清洁力减弱。
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么增大前期拖布吸水量(水渍问题),要么增加回洗频率(降低清洁效率),要么改进拖布材质,均治标不治本。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石头G采用了有水箱设计,与TS(Plus)相同的采用蠕动泵技术电控水箱,能更精确控制水量,保证拖布始终处于合适的湿度上,解决了拖布越拖越脏、越拖越干的问题。
为了解决水箱的续航问题,G创新性研发了自动补水功能,也是目前市面上第一款实现水箱自动补水的扫拖机器人。
我们直接将难度拉满,使用吹风机快速将蚝油烘干,使其牢牢粘在非光面瓷砖上。
可以看到石头G拖过一遍后,只能清除表面一部分污渍,并不能拖干净↓
可见黏性更强的蚝油在烘干后还是很难搞的↓
我们再拖第二遍看看↓
两遍拖完之后的效果,可以看到还是残留有顽固污渍↓
不过凭良心说,这种效果已经很不错了,因为剩下的这点污渍,我用手擦都很费力才清除掉↓
接下来看看科沃斯X的表现,一遍过去几乎没啥变化……↓
那就再来一遍↓
科沃斯X两遍之后的效果,与石头G的差距还是肉眼可见的↓
旋转式单次清洁面积更大,约与机身同宽。
而声波震动式的有效清洁区域为震动区部分,约/机身宽度,但是可以实现对地面上的污渍先吸扫,再震动擦。两侧纳污区即用持续湿润的拖布擦。得益于石头的算法,几乎每个区域都会在切行的过程中,由震动区强力清洁,所以无需担心“没被震动擦过”的情况。
受限于清洁面积,震动区域集中在拖布中间,所以从原理上来说在沿边清洁上相比拖布式死角也更多。
但是实测对比后,差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明显。
首先用马克笔沿墙进行了标记↓
石头G↓
可以看到沿墙公分左右基本就没有清洁痕迹了,而且由于马克笔方向与拖布震动方向平行,因此清洁能力大打折扣,基本只是由于机器人的行进过程中拖布轻擦一遍↓
而且机器人拐角的位置由于机器人的转弯可以看到无论是清洁力还是清洁面积都大幅提升,仅残留约公分的清洁死角↓
接下来我们看看科沃斯X的表现↓
可以说和G没啥区别↓
尤其是在转角位置的表现甚至还不如G,出乎了我的意料↓
对于这一测试结果,我也有点诧异,是不是因为X的清洁力不足以去除马克笔印记所以造成实验偏差?于是我更换成更易清除和观察的面粉再做一遍测试↓
石头G↓
可以看到拖布震动区位置已清理干净,而收纳区依然有面粉残留。
科沃斯X↓
这回可以看到确实是X覆盖的面积更大,死角更小,但是清洁力较弱↓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开启AIVI D功能↓
由于拖地类型带来的优势将不复存在,看看这漏扫的地方……
采用旋转拖布的产品,受限于被动摩擦式的洗拖布方案.
每次自清洁完成时,拖布内含水较多,非常容易留下难看的螺旋形水痕。当污物突破旋转拖布的纳污能力时,会在地面留下螺旋形印记。
就像传统的布条式墩布,拖完地地面水渍大、拖不干净。
平板拖布在自清洁时,刮条可以把拖布上的水刮掉,自清洁完成后拖布上的水量适中。在擦地过程,可以简单类比为平板拖把,平板拖把能把地面“刮”干净,把污渍和水渍“刮”走,自然水渍较少。
我们选择在G刚刚自清洁完出站时(此时拖布应当最潮湿),用一张纸巾用力擦拭其刚刚拖过的瓷砖地面↓
可以看到纸巾几乎未被浸湿,可见G对出水量的控制还是非常优秀的↓
再来看下采用旋转拖布的科沃斯X,这是刚出基站时↓
拍摄的照片不是很清楚,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X刚出基站时,水渍是肉眼可见的大!
这是要返回基站时↓
可以看到水渍的差异巨大,这也再一次印证了前文关于拖布湿润度的分析。
将ml酱油分别洒在石头G和科沃斯X的拖布上。
石头G↓
科沃斯X↓
石头G单次清洁后效果↓
科沃斯X单次清洁后效果↓
结果已经很明显了吧?给科沃斯X增加一次自清洁之后,终于能看了,基本干净了↓
以云鲸/科沃斯X为代表的旋转拖布式,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无法上地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划定清洁禁区或拆除拖地模组来进行解决。
而石头G除app划定清洁禁区外,还针对性的推出了两种解决方案:
G加入了超声波地毯识别传感器
通过超声波在地毯和地砖上回声表现不一致来精准判断地面材质。当开启「规避地毯模式」时
机器会主动避让地毯,避免打湿地毯↓
搭载了最新的AI智控升降功能,当侦测到进入地毯范围时,会主动抬起擦地模组,一来提升了越障能力,二来避免拖布打湿地毯,之前只能通过app划定区域只扫不拖来实现。
但是拖地模块抬起的最大范围只有mm,比较适合短毛地毯使用。
如果地毯厚度大于mm或更稳妥的防打湿效果,还是建议在app中选择“规避地毯”模式。
而且机器在回洗时,会自动抬起拖布支架,避免二次污染,这也是其它产品所没有的功能。
几年前变已成行业高端扫(拖)地机标配的cm越障能力↓
由于旋转拖布的加入下降为.~.cm。
石头因拖布升降设计,在越障时可抬起,cm的障碍可轻松越过。
旋转拖布产品,受结构限制机身高度普遍“长高”到.cm左右。这让不少床底、沙发底都进不去,钻进去也增加了卡困的风险。
其实这一点与拖地能力无关,但是很多朋友私信问我,家里有宠物,哪种扫地机更好用。那我就在这一起解答下。
虽然吸口式在清洁能力上在先天设计上相比滚轮就存在劣势,但根据经验来看,现在的普通家庭本身使用的复合木地板地面就比较干净,并无太多的垃圾以及附着力强的灰尘,单吸口基本上也能满足日常需求。但具体情况,还请根据自身情况来判断。与滚刷式相比,吸口式扫地机器人更适用于家里有宠物,地面毛发较多的环境。
云鲸↓
而滚刷型的机器也没有止步不前,已经做了多次改进,比如石头自今年的TS系列起将原来T Pro的毛刷升级为TPU材质胶刷。
下图为T Pro滚刷个月未清理的样子↓
可以看到毛发随着滚刷的旋转,已经深深的掺进了毛刷中,只能通过刮刀来清理。
G系列全新的精密柔性全胶刷设计,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可轻松将毛发吸入尘盒,或者滑动至主刷两端进行收集,无需清理工具,轻松处理。
科沃斯X作为年新款旗舰机型,在这一方面几乎没有任何针对性设计,不仅滚刷材质不变,两端也不可拆卸,一旦卷入毛发,只能靠刮刀一点点解决了。
可以看到在对今年炙手可热的两款机型科沃斯X(旋转式)与石头G(震动式)的拖地能力对比中,X可以说是全面落败……哪怕是连理论上占优的「单次清洁面积对比」与「清洁死角对比」项目,在实际测试中也差点翻车,至于防缠绕能力一项,石头G也是优于科沃斯X。
总的来说,石头的第一款自清洁扫拖机器人进行的创新设计与尝试,在实际体验上还是非常优秀的,而且震动式的拖地方式在实测中可以说全面占优。通过这次对比,我再一次深深的认识到,有些东西并不能只看参数,参数强的某些机型有时候是真拉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