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式的误解,明星并不是都赚得很多,收入高的只不过是顶级明星,他们数量少,恰恰又为大家所熟知,所以被过分关注了,产生了放大效应。
各行各业还有很多人如大家一样,倒在了成名的路上,最后泯然于众人,统称为没有影响力的路人甲,赚不到什么钱。
影响力是否就是价值标签?
影响力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广度,一个是深度,既要量化它的传播面,也要测算它的单次影响力。
我们对某种信息源的依赖度越高,它产生的影响力就越大,最终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网红”现象就是一个例证。
提升个人影响力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上行的过程。换句话说,上行并不等于提升影响力,但能提升影响力就是上行。
蔡垒磊认为“标签”可以提升影响力,因为出版了《认知突围》畅销书,所以他被市场定义为擅长讲认知和思维的作者,所以他在这个“标签”指引的领域就相对有影响力。
社会生活中,这种标签比较普遍。比如,买东西去淘宝,搜索信息用百度,发红包用微信,付款用支付宝,看视频用抖音,已经成了很多人的思维惯性。
大家也有体会,虽然学习考试非常注重均衡发展、不能偏科,但是生活打拼却要有一技之长,这个“一招鲜吃遍天”的标签,就是你后半生的立身之本。
我们要借机不断强化自己的人设和标签,借此获取持久的影响力,非必须也别去贸然尝试很难成功的转型。这就跟很多自媒体作者一样,要想获得加V认证提升影响力,就需要深耕自己专注的垂直领域,多一榔头西一棒子,成不了什么气候。
如何探寻自己的赛道优势?
一个人的影响力跟过程关系不大,跟结果的关系很大。什么样的人最有影响力?就是持续能够赢,让别人感觉到“跟着他可以越来越好”,有盼头、有希望。
选择什么赛道?给自己贴什么标签?一直也是我在思考的问题。你会不会坚持做当前收入还行,但没有太多发展前景的工作?绝大多数职业规划师会劝你放弃。这种工作属于线性,一眼望到头。如果还有的选,一定要去做那些天花板更高的事,前提是做好“赢家通吃得天下,输家颗粒无收入,前者远远少于后者”的悲观预期。
蔡垒磊给了一种相对理性的路径,如果不得不在当下选择了线性工作,就尽量去单位时间收入高、占用总时间少的地方,然后把省出来的时间都用来做那些前期没有回报,可一旦成功影响力就几乎没有上限的事。从某种程度来讲,这也是干好主业与开创副业的辩证关系。
如何复制裂变提升影响力?
中国有句老话,浑身都是铁,也打不了几个钉。要想形成影响力,就不要搞一次次的“单点爆破”,而要把影响力复制出去。
蔡垒磊认为,把你身上有价值的东西传递给其他人,并教他们如何更好地传递给更多人,这叫成为师者之师。在师范院校,这种操作更为普遍。因为,老师把知识传给学生那只是“示范作业”,但是教会“将为人师的学生”如何“去教自己的学生”,这就是“示教作业”了。段位高低,影响力大小,就立等可判了。
同时,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傍大款”,为能者效劳,赚取能量加持。能量大的人抬抬手,有可能就能助你上青云,有时候看机缘,可遇不可强求。如果你能复制出数量、质量兼备的传播者,影响力必然不可小视。
很多人倒在黎明前的黑暗期,很多歌唱比赛选秀节目,看似很多人是初次登台,实际上都是积累多年的“民间高手”,至少都PK掉了很多的海选对手。所以,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一夜爆红”,背后都是夜以继日的默默积累。如果踩上了风口,可以一飞冲天,影响力万人皆知;假如时运不济、实力不够,只会碾入尘土,遗忘世间……
但是风口要靠事后追认,一味去追肯定跟不上节奏,因而需要提前布局,等风来。怎么去选风口领域?蔡垒磊给出三个方向,一是做更高效率的新模式,而是做年轻人更喜欢的事,三是所在领域内更擅长的事。坚持下去,积累了一定广度和深度,影响力就会如同滚雪球般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