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真正有格局的人,不会让自己与不在同一层次的人计较。
不同层次的人之间讨论问题,就像两个背道而驰的人,永远找不到相交点,无法一道同行。
站在不同的高度,往下看到的结果和感觉是不一样的,只有同频才能共振。
世人常以贫富去论人高低,然而却忘了,钱多钱少不是人和人之间的最大差别。
事实上,真正的差别是人与人之间层次和认知的差距。
曾经很多人批评周星驰,周星驰对此只是淡然地说了一句话:
“大家都不是一个层次,无谓多说。”
是的,层次不在一个高度,便会话不投机半句多,难以沟通;层次在同一高度,便能畅所欲言,想法意见一拍即合。
一个人的认知,决定了他所看到的世界,和他思考问题的方式。
杨洁篪年轻时在上海浦江电表厂上班,晚上下班,别的小伙都是抽烟喝酒,只有他利用时间自学英语,别人都嘲笑他说他一个电表工人学英语没用。
后来厂里新进了一批英文材料,大家都一筹莫展,“另类”的他却轻松地翻译了这些资料,于是大伙对他刮目相看。
后来单位需要翻译,他就被调走了,这次借调让他彻底摆脱“电表小工”的身份。
英语和电表工人确实拉不上什么关系,但英语却是改变他当下生活环境的一个契机,让自己有机会看到更高层次的世界,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周岭在《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一书中讲到:
“处在下一个认知层次的人往往看不到上一个认知层次的风景,因而只能用狭隘的视角来判断:这些东西虽然很有道理,但似乎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用。”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它是有认知层次的,认知层次高的人和认知层次低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时,二者的态度截然不同。
层次高低决定了你对事物的认知深浅,层次越高,目光就越长远,层次越低,目光就越短浅。
行为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习惯性反驳”。
无论你跟对方说什么观点,提什么意见,他都第一时间反驳,张口就跟你唱反调,并且用他的所见所闻来打击你的想法。
当你想寻求意见时,对方的回答却寥寥数语,让你怅然若失。
当你想做某件事时,对方的话语却处处打压,让你自信受挫。
当你想表达想法时,对方的回应却置若罔闻,让你缄口无言。
不要期望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会有结果,争辩输了,别人不会把你当回事;争辩赢了,反而还助长其自以为聪明的嚣张气焰。
知乎上有个提问:
“跟认知水平不在同一层次的人,在一起是怎样的体验?”
有条回答直击人心:
“每天都是一种压抑的感觉,折磨着你的意志和精神,让你连说话的意愿也没有,只是沉默地低头前行。”
有一年,公司来了一名设计经验丰富的新员工,一来就接了一款产品的设计项目。
结果客户看到设计图,发现和一开始敲定的风格截然不同。
主管很快找到他,要求他根据原先定的方案重新修改,时间紧急。
然而他却一直为自己辩解:“我设计过的图片这么多,我知道什么样的风格才适合这件产品。”
不管主管多耐心劝导他“我们做设计,不仅仅要有自己的眼光和风格,同时还要结合客户的需求”,他都始终坚持:
“我拿过很多设计比赛的奖项,我认为客户的想法还没我这个效果呈现得好,让我再去给客户亲自解说这个设计的理念,客户或许会喜欢呢。”
结果主管和员工在这僵持不下,客户在等待他们改图的期间,收到另一家公司发来的设计图,果断决定和另一家公司合作。
最后公司不仅损失了一笔大订单,客户也将这件事告诉了业内同行,公司落了个不专业的名声,那段时期的订单量也随之大大减少,主管虽然最后把员工开了,但他也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找个人来替补。
争辩不应是无意义的辩驳,而应是有共鸣的沟通。不同层次的人,往往三观、认知、视野不一样,自然永难共鸣。
如果一直消耗着自己的心力精神都无所获,那就不必内耗下去了,彼此都会认为是在对牛弹琴,最后永远无法产生一致的答案,甚至会演变成毫无意义的语言攻击。
有一位研究古代服饰的老教授,经常去逛旧书市场。有次,他和助手去淘书,在旧书摊上翻了半天挑中一本关于清代服饰的画册。
书摊老板看到后,说:“你们眼光不行啊,这本画册是大路货。再挑挑吧,我这边有《芥子园画谱》,要不看看?”
老教授笑着说:“不用,这本很好,我们就要它。”书摊老板嘲笑说:“你们这些老先生,喝了些墨水,就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可是在书籍这块,哪些书值钱,还是我懂。”
一旁的助手看不下去,便上去与他辩驳,双方各自不服气,争吵的声音也越来越大。老教授赶紧拉着他离开。
回去路上,助手仍然闷闷不乐,他问:“这个书贩如此羞辱人,您不生气吗?”
老教授微笑着说:“这有什么好气的,他一个书贩子,当然只懂得拿值不值钱来衡量书,却不明白,有些书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计算的。”
认知层次高的人,能容忍对方观点的不同,懂得尊重,不会急着去反驳。
《论语》中说:
“君子和而不同。当你学会尊重与自己不一样的人时,你的修养就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认知水平低的人,只会一味逞口舌之争,无论别人说什么,都会下意识反驳,也就错失了提升自己的机会。
认知水平高的人,能够做到敞开心扉接纳不同的意见,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兼收并蓄,从而完善自己。
一个人眼中的惊世骇俗,很可能是另一个人眼中的天经地义。
周国平说:
“己所欲,也勿施于人。”
就算是自己喜欢的事物、认同的观点、赞同的看法,也不能强迫对方接受。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属于自己的世界观,尊重接纳,便是最高的修养。
《教父》中有句经典台词:
“花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认知是一把无形的尺子,它丈量着我们对外界判断的结果。
和三观不和的人交流,你只会浪费口舌;和认知不同的人交往,你只需点到即可,无需争辩。
愿我们都能谨言慎行,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