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
《教父》里有一段经典语录:“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只有聪明人才能活到最后。这是个百年不变的定律。只要你够聪明,够果断,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深以为然,有的人看起来很是精明,事实上看问题永远只看到表面;而有的人看起来似乎不聪明,实际上是大智若愚,比任何人都看得透彻。
很多时候,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是你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领导在台上大讲特讲只要踏实肯干我们一定优先提拔。如果你信以为真,只顾埋头干活、不知抬头看路,那一定是缘木求鱼;
领导说我们发扬民主,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提出来,我们一定整改。如果这时候你各种吐槽、提要求,保准下一次征求意见不会再喊你,甚至有可能一直让你坐“冷板凳”;
同事在你面前不停说另一个人的坏话,如果这时候你正义感爆棚,替人出风头,打击排挤他人,那一定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件事情的发生和存在,必有他背后的逻辑和道理,凡事多问几个问什么,多想想背后还会有什么。
没想清楚的时候,一定不要轻易表态。这样做,不一定能获得提拔,但至少在体制内不被人坑了,还不知道。
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与人打交道的能力,通俗地讲就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能力,就是情商的表现。
在私企,有些企业家是非常排斥情商的。他们只希望员工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就希望员工是一个直来直去的干活工具,不用浪费精力在情商方面,只需要一心一意输出价值即可。
而体制内职场却不一样,情商的权重很高,随着层级的提高,情商的权重呈几何倍数增长。
体制内的情商一般是“大象无形”的,会说话,是基本的要求,说出来的话要让别人舒服;会做事,是情商的进阶表现,把事情办到领导的心坎上。
不需要能力有多强,就看能不能让领导满意。比如,你干得再牛,不把露脸的机会让给领导,你就是“老黄牛”。
有很多人认为,我凭个人能力吃饭,不需要巴结讨好领导;我脸皮薄,说不出那么肉麻的话;我腰杆硬,弯不下腰低不下头。
这是初入体制内的愣头青的做法,被社会毒打,碰到头破血流以后就会发现,自己当初的可笑,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如果当时我们不那么倔强,现在也不那么遗憾。”
学会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见了领导和同事三分笑脸,热情打招呼;和人交流从真心称赞开始,不要批评,更不要好为人师;不在背后说任何人的坏话,要说也是说好话;领导交代的事情,第一时间落实,随时汇报工作进度,最后获得表扬,感谢领导的栽培等。
不让情绪失控的能力
情绪稳定,被视为一个成年人立足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面对领导、同事的误解,我们悲伤难过;面对上级部门的刁难和羞辱,我们伤心委屈;面对他人的晋升提拔,我们孤独失落。
于是,我们争辩、哭泣、抱怨、发脾气,任由负面的情绪笼罩着我们。
其实,体制内的情绪是最没有价值的,换不来任何人的同情。
《百年孤独》里最经典的一句话:“不要对别人心存太多期待,我们总是想要找到能为自己分担痛苦和悲伤的人,可大多数时候,我们那些惊天动地的伤痛,在别人眼里,不过是随手拂过的尘埃。”
成年人的悲喜并不相同,没有人会在意你的情绪,反而是情绪过后,只剩无尽的悔意。
作家老杨的猫头鹰说过,“成年人管理情绪,就像经营一门生意,常常要自负盈亏。”
体制内不能保持稳定的情绪,会被认为工作能力不够、抗压能力不强、不能抗事,容易以个人喜好对待工作,不是一个成熟稳重的人,不能堪当大任,最终也会与理想的职位失之交臂。
曾仕强曾在《情绪管理》中写道:“工作越久的人,越懂得喜怒不形于色。”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但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让其失控。
情绪好比是水,宜疏不宜堵,不要把情绪看得太重,把心放宽,有情绪的时候尽量独处,观察它,理解它,学会与它相处。
保持个人身心健康的能力
前不久,中信证券发布的一则消息称:渐进式延长退休的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并于2025年正式实施,到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引发各种热议,网友普遍认为体制内、国企、事业单位等是受影响最小的群体,甚至还是获益群体,毕竟工作年限长了,公积金交的多了、职业年金和养老金也交的多了,最终退休后拿到手的钱也会多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取决于这部分人能够顺利活到65周岁,才能拿到高额退休金。如何才能保证到65周岁,我们依然健在呢?那就需要时刻保持个人的身心健康。
据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6年间,全国共有243名领导干部自杀,其中约半数被明确诊断为抑郁症。近年,发生在我身边的就有一名同事因抑郁症自杀。
在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提拔了,一同进入体制内的人都走上了领导岗位,我们的内心难免失落,对体制内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难免会心理失衡,常年累月面对同一批人,干着同一件事,难免会觉得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人的际遇不同,甚至你一出生,你未来的人生剧本已经写好,凡事做到“尽人事,听天命”,辛勤努力过,还不能够达成所愿,那就要学会释然。
工作之外,培养一两个兴趣爱好,并沉溺其中,找到乐趣;约上三两个好友,每周打球两小时,既锻炼了身体,也联络了感情。
写在最后
人生的前半场,是父母给的,自己不需要多努力,就能混个差不多。人生的后半场需要自己打拼,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不让情绪失控的能力、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这样才能在职场之路上走得更稳、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