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媒体运营 » 正文

怎么录制广告宣传语,文章虽然有点长,但是还是认真看完了,感觉有用

4076 人参与  2023年05月18日 08:59  分类 : 新媒体运营  评论

文章虽然有点长,但是还是认真看完了,感觉有用

岁月如歌,往事如烟。春去冬来,不知不觉岐山县广播电视台迎来了自己的七十华诞。值此之际,我作为广播电视战线上的一名老兵,谨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全台广播电视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从1951年1月中共岐山县委设立的第一个广播机构——岐山县收音站,到今天的岐山县广播电视台,已走过了整整七十年历程。

七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对于一个最基层的新闻机构来说,却是留下了布满几代人足迹的漫长岁月。

在这七十年中,岐山县广播电视台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经过几代人的奋力拼搏,不断发展,由一棵弱不禁风的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

1969年5月,我在安乐广播放大站工作,之后先后调任县广播站记者、县广播站站长、县广播电视站站长、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县广播电视台台长(兼)等职。

在工作生涯中,除6年在乡镇担任领导外,其余30余年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应该说,我不仅是岐山县广播电视事业飞速发展的亲历者,也是见证者。

我在安乐广播放大站工作期间,主要职责是在办好自办节目,同时还要给上级新闻单位写稿。

我不仅自己坚持写,还发动群众一起写。在公社党委的重视支持下,建立了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通讯报道工作网络,发展通讯员120多名,把全公社通讯报道工作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引起了县委宣传部和县广播站的重视,来年春季在安乐公社召开了现场会。

至此,安乐公社抓通讯队伍建设的经验在全县推广。

之后,陕西日报社群工部派员总结推广安乐公社群众办报的经验。我本人也因此被麟游县、眉县等县邀请,前去传经送宝。
与安乐公社一样,各公社都以公社广播放大站为基础,全县19个公社、180多个生产大队都建起了通讯报道组织,有骨干通讯员520多名。

县广播站经常派记者深入基层举办通讯员培训班,搞好传帮带,与通讯员一起采写稿件,使通讯员写作水平提高很快。

这些遍布全县的青年拿起笔来当“记者”,随时随地把自己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好风尚写成新闻稿件,不断通过广播、报刊宣传出去,激励千家万户,成为全县宣传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QQ截图20211022162717.jpg

据资料显示,1984年县广播站收到基层通讯员来稿8600多篇,最多的1973年来稿13000余篇。

1973年,中共陕西省委召开的全省第二次新闻报道工作会议上,岐山县被省委树立为全省“群众办报”的一面旗帜,县委宣传部在会上介绍经验,并在全省推广。

1982年,省委召开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岐山县委在会上介绍了全县开展“创建五好家庭”经验(经验材料是我与李建民合作撰写),引起很大震动。

会后,《陕西日报》政法部派记者来县上采写了两个版的专稿作为典型宣传,这些稿件都是由乡镇广播放大站通讯员组写完成,深受报社编辑记者好评。

我任县委新闻干事期间,有一次,我去省广播电台见到省台通联组组长史林贵,他对我说,宝鸡地区的通讯报道力量实在太强,是全省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匹敌的。

像岐山县一个县,一年的发稿量比陕北、陕南一个地市都多得多!

1985年8月6日,新华社以“一支活跃在岐山乡间的‘记者’队伍”为题,以“电”字头的电讯稿报道了岐山县重视通讯报道队伍建设的经验。这其中,岐山县广播站功不可没。

1975年秋,我和王建仁、徐文焕一起从基层广播放大站被调任县广播站编辑记者。

刚到站上工作时,站上老领导、老同志都深情地给我们讲述县广播站艰苦创业的历史,对我们新来的同志进行传统教育。

他们说,县广播站刚建站时条件十分艰苦,前面两任站长姜兆吉、王自立处处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带领大伙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边搞建设,一边选调工作人员。

他们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从不马虎。

建站当初,就没有播音员记者之说,没有专职记者播音员,明确一名工作人员,身兼两职,一方面要采访写稿件,编辑自办节目;

一方面还要当播音员,播出时站在话筒前,用岐山方言直播,有时人手紧时,站长亲自上手编稿子,又要站在话筒前用岐山方言直播节目。

因此,就有了岐山县广播站领导“连编带说”的逸闻趣事。
众所周知,县广播站原地址在太平巷西侧(今县政协所在地)。

院内前排临街面是一幢砖混结构的两层孔式楼,一楼西侧是技术修理部,中间房子为会计处,二楼为编播组、会议室。后两排为依次排开的两座大瓦房,都是砖柱、土坯墙,每栋房为5大间,中间为一大通道,大间中间隔开为不足10平方米的两个小房子,是职工宿舍。

房间支有一张床,所配置的桌、椅都是陈年旧货,有的缺胳膊少腿,破破烂烂。

没有衣柜,平时穿的衣服都堆放在床头,房子显得特别窄小。特别是遇到雨季,房间地面很潮湿,常常墙皮脱落。

后院为广播播出机房、职工灶房、公厕,打有一眼深井,供职工生活用水。广播机房隔开一小间就是播音室,播音只有一支话筒和一台老式录音机,没有专门的节目制作室,条件十分简陋。所有办公的地方没有降温和取暖设施。

夏天,编采人员经受炎热之苦;冬天,编采人员依赖火炉取暖。

那时,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掏炉火,如若不小心,炉子火灭了,就得生火,弄得满办公室和楼道都是烟,好在大家习以为常,并没有抱怨和指责。

我到县广播站工作时,“文革”还没有结束,领导班子为站革委会,设有站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丁敬泽主持日常工作,后调冯志忠任书记。站革委会主任空缺,由党支部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吕立文主抓广播宣传业务。

编播组组长高应杰,原有两名编辑记者孙旭鹏、王德怀。播音员张变芳、牛玉清。

吕立文不苟言笑,严肃沉静,审稿、修改稿子一丝不苟,他见到没有修改痕迹的稿子,都要打回来重新返工,对于编后字迹比较潦草的稿子编辑必须清抄后送审,他不相信不需要加工就能出好稿件。这个要求很高,但很实际。

凡是岐山县广播站出来的编辑、领导,似乎都是有这一习惯。吕立文之后的袁具太站长也是如此。

他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专业,科班出身,他要求很严格,编辑风格一脉相承。那时编辑记者之间没有明确分工,但责任明确,每周由编播组组长安排轮流值班编稿,轮到谁谁就是编辑。

其他人下乡去采访。因此,每位记者都是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写好每一篇稿件,每位编辑以精益求精的态度编好每篇稿件。
我在县广播站担任编辑记者7年时间里,受老领导的言传身教和老编辑记者们的耳濡目染,使自己在工作上养成了雷厉风行,兢兢业业,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受益终生。

我始终牢记老一辈记者的话:“应把新闻当事业,不把记者当职业”。

我凭着这种强烈的敬业精神,坚持从业余到专业,从记者到基层领导,从乡下到机关,从在职到退休后,风风雨雨几十年,从未放下手中这支笔,坚持写稿不间断,采写的稿件数量数以千计,文字近500万字。当然,这一追求所带来的,也不完全是艰辛的劳累和外在影响。

翻阅自己亲手写出而变成铅字的一摞摞文稿,回顾一次次难忘的调查采访,多少好的经验由此而推广,多少典型由此而产生,多少问题由此而解决……我倍感欣慰。有人说,这些文章就像是朵朵鲜花编织的花环。

我说,它只是一个基层准新闻工作者为了人生的美好梦想,守望党的新闻事业50多年的一行行脚印。

乡镇广播放大站是县广播站的派出机构。为加快有线广播普及,1957年开始建立公社广播放大站,地处深山的西方广播放大站是全县最后一个建成。

到1972年底,全县20个社(镇)建起了广播放大站。每个广播放大站编制两人,一名专职通讯员,负责写稿,办好自办节目;一名线路维护员,负责有线广播线路维护工作,共同搞好机务值班,属于公社“八大员”之列。报酬实行工资制,由县广播站统一发放,每月工资为30元左右。

广播放大站两名工作人员除做好正常的本职工作外,还承担乡镇领导分配的其它工作任务。

如通讯员还要承担撰写公社领导会议讲话、起抄“两会”报告,以及县社安排的所有经验材料的撰写,成为领导离不开的“笔杆子”。

艰苦的工作环境,造就了一大批为国家发展壮大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许多人进入组织人事后备人才队伍名单。

1984年,全县38名乡镇广播放大站人员被县人事部门录用于国家正式干部。

还有不少在县乡广播站工作的同志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的成为各级新闻单位业务骨干。

如:王斌怀、曹宗仁、张祥林、杨青峰、郑光明、薛新中、薛立怀、雷纪成、刘谦等,先后担任了县处级领导,还有10余名同志提拔担任了县级部门、乡镇领导。

益店广播放大站通讯员任会生被省广播电台录用为记者,后担任省广播电台新闻部主任。

杨青峰被市委宣传部调任为新闻科科长,后任市社科联、科协主席,徐文焕调到宝鸡日报社做了编辑记者,张变芳被调入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广播电视台任播音员。

安文军、邵辉、孟民被招聘为宝鸡日报社记者。冯积岐、赵韬成为著名职业作家,刘虎林晋升为宝鸡市中医学校副教授,他们都是从岐山广播电视新闻界走出去的翘楚。
1987年3月,成立县广播电视局。

县广播站由原来的县政府直属机构变为事业单位,乡镇广播放大站更名为乡镇广播站,实行乡镇建制乡镇管理,乡镇广播站接受县广播电视局业务指导。

乡镇广播放大站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尽管它已离去,退出历史舞台,但这些都在岐山父老乡亲心目中留下了永久的抹之不去的深刻烙印,也在当代岐山广播电视发展史上谱写了精彩耀眼的华章,是值得岐山广电人为之欣慰和骄傲的。

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赋予岐山广电人全新的视野。他们不断转变观念,敢为人先,适应新变革,勇立潮头,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客观地说,上世纪80年代,岐山县广播站基本上沿用过去管理模式。

90年代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广播电视战线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代,岐山县广播电视台领导班子不甘落后,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锐意进取,抢抓机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

1992年,县广播站领导班子以广播电视服务部为突破口,实行经营承包制,改变了原服务部经营好坏一个样的状况,打破了“铁饭碗”。

1994年3月,县广播站与县电视差转台合并为“岐山县广播电视站”。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广播电视发展的需要,本着“新闻立台、技术强台、广告壮台”的工作思路,从改革体制入手,在内部管理机构上,对原县广播站编播组、事业组、办公室进行调整,重构了新闻部、总编办、广告专题部、技术部、广播电视经营部,从而构建了一个比较健全的管理机构。

在人事制度上实行全员聘用制,面向社会首次公开招聘了两名播音员。

对广告专题部实行按每年递增基数提成奖励机制,大大调动了广告经营人员积极性,广告收入连年翻番增长,由县广播站时每年广告收入三五百元上升到县广播电视台成立后2001年底的80余万元,为广播电视发展积蓄了资金。

广播电视节目宣传方面,县广播电视站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在坚持办好广播《岐山新闻》、电视《岐山新闻》的同时,增设了《经济纵横》《对农村广播》《农民之友》《学习与思考》《岐医之光》《文艺广告》《经济信息》等专题节目。

在新闻写作上提倡向散文化发展,力求把新闻稿件写得鲜活生动。并建立了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阅评员制度。

我记得电视《岐山新闻》是从1994年3月10日晚开播。那时我任县广播电视站站长。

首次开办电视《岐山新闻》,办电视新闻节目,没有专业的采编设备,缺人才,要购置设备资金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县广播电视站领导动员全站职工自筹1.2万元,购置一台摄像机和一台松下L15录像机和台富丽单放机,摸索着制作节目。

参与制作电视节目的工作人员都是广播编采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大家在干中学,学中干,通过摄像机采集图像画面,利用录像机编辑功能,采用剪辑合成配音加字幕的方式制作出了第一期电视《岐山新闻》。

参与这期电视《岐山新闻》节目制作的人员有:原广播节目编辑王建仁、播音员杨军芳、技术人员董武斌。

这期节目可以说基本用的是家用设备制作,送县委常委会集体审定后播出,开始每周一期电视《岐山新闻》,从1996年元月1日开始,电视《岐山新闻》节目实行每周发两组节目,分别是周一至周三,周四至周六,受到观众好评。

文艺节目方面,县广播电视站大胆尝试创新,尽力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1999年春节前夕,县广播电视台首次成功录制了1999年春节电视《综合文艺晚会》《秦腔戏剧专场》,戏剧专场录制了岐山县剧团专场演出的历史剧《清风亭》,这两台文艺晚会除在岐山电视台播出外,《综合文艺晚会》节目还被宝鸡电视台选播,很受广大观众青睐。

1998年2月28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批文同意岐山县电视台重新登记,播出呼号分别为“岐山人民广播电台”“岐山电视台”。

1999年9月7日,经国家广电部批准,岐山县广播电视站正式更名为“岐山县广播电视台”,实行“三台合一”(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

9月16日上午,县委县政府举行岐山县广播电视台成立挂牌仪式,时任县委书记赵文学、县长魏崇勇为挂牌仪式剪彩,省广播电视厅厅长骞国政题写牌名,即现在的岐山县广播电视台。

90年代是岐山县广播电视事业大发展的时期。

1995年,被列为全县重点建设项目的蔡家坡塬边电视差转台,在资金及其困难的情况下,县广播电视站通过面向社会筹资20多万元,建成此电视差转台,解决了塬下蔡家坡、五丈原、曹家、安乐、落星5个乡镇群众看不到本县电视节目的问题。岐山县有线电视原来由凤鸣镇政府建设管理经营。

在这种情况下,县广播电视站领导班子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主动向县上领导明确表示:不向县上要一分钱建成全县有线电视网络。

县广播电视站领导班子迎难而上,一边主动争取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支持,县政府发文明确由县广播电视站承担建设全县有线电视网络;

一边走出去招商引资,采取市场换资金的办法,站上主要领导带领工作人员多次去成都一家国营光缆厂洽谈合作事宜,终于如愿以偿。

于1998年秋,被列入县上重点工程项目的全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工程启动建设,当年建成传输中心前端和卫星地面接收站。

到1999年底完成县城至五丈原南干线、县城至益店东干线、县城至北郭北干线光缆网络建设任务,全长53.5公里,开通了11个乡镇电视讯号,共发展有线电视用户6016户。

同年冬季,完成了省市在岐山境内由凤翔到扶风段主干线光缆建设任务,实现了省市县广播电视联网,并开通了公安网。

至2000年春,县广播电视台全面完成了市上下达岐山县益店至麟游,全长28公里的主干路建设任务。

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全县有线电视网络统一管理。

按照上级要求,依法依规全部收回了全县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兴办的有线电视站,实现了全县有线电视管理“一张网”。

2002年元月1日,岐山县有线电视网络上交省上统一管理时,经省有线网络总公司审计核准,岐山县有线电视在国家财政没有投资一分钱的情况下,完成固定资产500多万元,以县政府名义入股参加分红。

2001年1月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前往地处深山的岐山县西方乡涝川村视察工作,当了解到该村群众看电视比较困难时,县广播电视台领导立即与省市广电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及时解决了设备困难,并自筹资金1.8万元,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踏着积雪,冒着严寒,给该村安装了“村村通”设施,解决了涝川村群众看电视难问题。

此后,县人民政府及时以电报形式,向中共中央办公厅汇报了这一工作落实情况。
在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同时,2000年,县广播电视台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齐心协力,克服各种困难,筹集资金,为职工建成一栋30套住房的住宅楼,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台干部职工住房问题。


往事悠悠,历历在目。作为一名老广电人,在迎来岐山县广播电视台成立70年之际,我很庆幸自己曾亲历、亲见、亲为了岐山县广播电视台发展的全过程。

我见证了广播从有线喇叭到无线调频广播电台的迭变;我见证了电视从模拟传输到地面数字高清质量的飞跃;我见证了媒体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新媒体融合式发展的嬗变。

特别是近年来,县广播电视台新建成了爱岐山APP、微信公众号岐山传媒、美篇、视频号、抖音多形式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其信息量大,传播快的优势,使广大群众用手机直接收听收看到各类广播电视节目。

古人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现在是手持“‘掌中岐山’, 便知天下事 ”,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什么是日新月异,什么是高歌猛进。

回首往事,广播电视工作者都有属于那个年代的独特记忆。

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岐山县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变化让人震惊和叹服,它像矗立在西岐大地上的一棵参天大树。

建台70周年,是岐山县广播电视台不忘初心,继往开来的新起点。

本文链接:http://www.woshiqian.com/post/212852.html

<< 上一篇 到底啦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