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络造谣、自媒体“黑稿”,以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也越来越深受其害。
4月26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腾讯诉“千寻生活网”发布不实文章案发出诉讼禁令,裁定该网站经营者北京金明后信息科技公司立刻停止侵权,并删除在其经营的网站上发布的多篇针对腾讯公司的不实文章。
此前的2017年11月22日,阿里巴巴的律师也发布公开信称:阿里巴巴在集中的几天时间内遭到超过五百个账号操作,9700多篇“黑稿”的群体性攻击,内容涉及到对公司高管的诋毁。
事实上,这只是越来越多的网络主体遭受“黑稿”“黑公关”之害的两个典型案例。对于那些无良自媒体的无端造谣、恣意攻击,互联网巨头们除了发布公开信表示谴责、诉诸法律之外,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今自媒体“黑稿”“黑公关”盛行的局面?破解这一局面的难点在哪里?又该如何去破呢?
自媒体缘何成为“黑稿”赖以生存的温床?
所谓“黑稿”,大多是客户依据自身需求专门定制的任务稿件,目的在于拔高自身或抹黑竞争对手。“黑稿”的历史缘来已久,但急速盛行起来却是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或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在媒体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的背景下,自媒体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化解传统媒体资源不足的局面。现如今,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服务、业务、管理等层面的竞争,还扩展到了舆论占有、媒体资源等层面的竞争。在传统媒体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们就需要寻找一些可用的替代媒体资源。这种情况下,种类形式多样、具备媒体属性和影响力的自媒体成为首选。而现实同样表明,一些自媒体的舆论影响力丝毫不输部分传统媒体。
另一方面,在自媒体市场极速扩张的同时,其自身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有效监管。相比传统媒体和主流网络媒体,自媒体生产的流程有了极大压缩,采写发稿甚至可以一次性完成,缺乏多环节的层层审核与把关;自媒体生产的内容,也往往以追逐热点、打法规政策监管的擦边球为主,缺乏对于社会责任的充分考量;自媒体的经营模式也往往集采编和经营于一体,甚至不乏依靠采编发稿换取经营利益的情况。可以说,无论是内容和流程,还是经营与传播,自媒体都普遍处于缺乏有效监管的状态。
正是需求方有着庞大的发稿删稿需求,而作为能扮演提供“服务”角色的自媒体,自然成为越来越多的“黑稿”赖以生存的温床。
自媒体“黑稿”难破的症结在哪?
近年来,国家监管部门和一大批互联网巨头也持续对自媒体“黑稿”乱象纷纷亮剑,试图清朗网络空间,重塑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但却收效甚微。那么,破解这个难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首要的一个难点在于,如何判定一篇文章是否属于“黑稿”范畴。那些颠倒是非、凭空捏造的事实性错误“黑稿”,自然很容易被识别出来,并可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难点在于越来越多的高级“黑稿”。那些“黑稿”在文字技术层面无可挑剔,拥有翔实的事实依据,充分的论据,完美的论证,一切都似乎彰显着文章的合情合理;但事实上却是一篇彻头彻尾的负面稿。对于这种稿件如何能迅速准确地予以认定并进行干预?有法律从业人士就曾无奈地指出,即便能断定某些自媒体文章“动机不纯”,但只要保证有限的知情人守口如瓶,即使法官也很难判定这些文章是主观上的黑稿。无法判定“黑稿”也就难以追究发布者、传播者的责任。
另一个难点在于,如何有效斩断自媒体“黑稿”“黑公关”的产业链利益链。有业内人士披露,一些带有不良商业目的的企业和个人,通过撰写“黑稿”、发布网络谣言、雇佣水军等方式,达到抹黑竞争对手的目的,自己从中牟利,已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相比宣传性的软文,发“黑稿”、谣言稿的风险最大,但也收益更高,依据自媒体账号影响力的不同,一篇“黑稿”的价格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在利益的驱使下,发黑稿、谣言稿成为了很多自媒体“盈利”的重要来源。更关键的是,这条产业链、利益链相当隐蔽,且上下游分工明确,要想彻底斩断,难度非常之大。
对症下药,探求自媒体“黑稿”的破解之道
破解自媒体“黑稿”难题,基本的还是要坚持他律与自律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搭建并不断完善惩治自媒体“黑稿”乱象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同时,注重充分利用全社会各方力量,实现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共治共享。
他律层面,应积极探索适用于互联网领域的新型管理模式,对自媒体“黑稿”的产业链利益链中的关键环节实施有效监管。可尝试构建一套适用于自媒体领域的信用评价体系,向全社会公开信用评级指标以及监管反馈方式,对于那些不断发生虚假宣传、出现“黑稿”行为、遭遇诉讼的自媒体,下调其信用评级,直至取消其运营资格。针对自媒体“黑稿”利益高昂的现状,可通过不断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提高其违法违规行为的成本。
自律层面,除了自媒体本身要洁身自好之外,更重要的是作为“黑稿”客户的互联网企业应摒弃利用“黑稿”进行不正当竞争的传统思维,通过强化企业间的信息分享、法律支持和共同行动建立起一套联动机制,共同推动商业生态的诚信透明建设。2017年7月,包括京东、美团等多家互联网企业联合发布《反商业诋毁自律公约》,迈出了联合打击商业诋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