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自媒体 » 正文

你以为魏征真的是直言劝谏吗?错!你看看他如何沟通的!

25779 人参与  2018年05月24日 13:31  分类 : 今日头条自媒体  评论

1.jpg

【编者按】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对君臣的故事传为美谈,那就是魏征与李世民,前者正直进谏,后者礼贤纳谏。这固然需要以唐太宗是个明君为前提,但是很多人往往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魏征不仅正直,他更是一个非常智慧与机敏的沟通大师,从而将他对李世民的影响发挥到了极致。

【故事回放】唐代魏征可说是这方面的典范。唐贞观六年,朝臣请太宗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以显耀大唐盛世的文治武功。但魏征却以为不可。唐太宗很扫兴道:“我的功业不高么?德行不厚么?外邦没有臣服么?农业的年成不好么?”魏征答道:“陆下功业虽高,但恩泽尚未及于全国,外邦小国虽已臣服,但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年成虽不错,但仓库还嫌空乏。因此,不可以举行封禅。”唐太宗听了魏征这番话,沉默不语,魏征接着说:“一个刚刚病愈的人,让他马上就扛上一石米,日行百里是不行的。而国家刚刚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元气还未恢复,就急于向上天报告大功告成是欠妥当的。而东封泰山,行动起来,万乘千骑,耗费大量资财,倘若再遇上灾荒,风雨骤变,那就悔之莫及。”又说:“把池塘里的水抽干来捞鱼,并不是捞不到鱼,而是明年无鱼;把森林烧光去捕兽,不是捕不到兽,而是明年无兽。”魏征的坦诚相告,终于被太宗接受,停止了封禅。

【点评】魏征是历史上有名的贤臣,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多次向太宗李世民进谏,而唐太宗也是历史上的英明君主,这一对君臣,他们敢谏和善于纳谏,构成了历史上一段佳话。进谏者首先要高瞻远瞩、尽知天下大事,了解当时各种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洞悉形势变化,作出准确无误的判断,并确知对方处境之顺逆、心情之好坏,然后在进谏中做到理趣结合,寓庄于谐,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本文链接:http://www.woshiqian.com/post/4541.html

百度分享获取地址:https://share.baidu.com/code

我是钱微信/QQ:5087088

广告位、广告合作QQ:5087088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