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你是否会遇到过这样的情景:
每次遇到稍微陌生点的问题,就不知道该如何操作,只能搜肠刮肚,试图用经验来套?
面对同一个问题时,总是难以打开思路,直到看了别人的分析,“哦~原来还可以这么做,我怎么就没想到”?
看了一大堆干货文章,但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遇到问题只能拿别人的残渣当宝贝?
和同事一起讨论问题时,他们的观点和想法总是很独特,而自己的想法就如黑暗中的点点星光,怎么抓也抓不住?
......
上述问题,是不是都很感同深受?但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真的是因为自己脑子笨?
其实,毫不夸张地说:大概有%的人都是这样。
人都是懒惰的。我们在思考时,会遵循习惯的路径,尽可能地花耗最少的消耗。
换句话说:在问题还趋向于表面时,我们自身就已经停止了思考。
然后直接套用别人的理论和行为当成是自己的,来代替自身对于答案的摸索。
所以,长期以往我们只能人云亦云,很难有自己的想法,甚至会排斥思考。
显然,以上这些行为都是很不利于我们日常工作。所以,今天咱就一起来唠一唠:如何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
在搜集信息中思考
搜集信息,是我们很常用的一种行为。
“竞价是什么”,我们会进行搜集信息;“如何写出好的创意”,我们会进行搜集信息;“竞价主管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我们会进行搜集信息......
但,思考一下:我们日常搜索的是信息,还是知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是在搜集信息,因为从未进行深度思考过。
所以,无论你所搜集的信息多么地干,对于你而言都是无用的。
只有当你把这些信息,进行组织整理,并从中归纳、解读、对比,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时,这才能被称之为知识。
那么,我们在搜集信息时,就要注意思考:
它的作用是什么?
它的本质和逻辑原理是什么?
它对账户操作都会产生哪些影响因素?
我们要如何将它延伸,更好地应用到工作中?
搜集可以说是一种另类思考,而不仅仅只是搜集信息。
比如关键词出价。
通常,出价只是为了获得一个较好的排名,来更好地获取点击。但我们是否思考过是否能“利用关键词的出价”来达到控制流量的目的呢?
所以,在搜集信息时,除了信息本身的观点外,我们还要能够在信息的本身,进行延伸、迁移、并能够将其转移到新的问题上,将其内化成自己的观点。
否则,你永远只是在“复制—粘贴”而已。
避免经验直觉式
有多少人,在创意点击率低后,会首要认为是创意不够好?
有多少人,在对话降低后,会首要去分析着陆页?
......
通常情况下,在遇到问题时,我们会依赖直觉经验式,而避免去进一步思考。上面就是极为经典的例子。
对话低,不一定是着陆页的问题,还有可能是流量、是对话框的设置等等。
再举个例子。
“我最近胖了怎么办?”“少吃、多运动就好了”。
这个回答没错吧?但它就是一个典型的直接依据自身经验式进行思考,此时我们只会得到一般的答案,真正有深度的答案并没有。
所以,为了一方面帮助我们建立深入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帮助我们建立体系化知识能力,要把直接经验式行为当成一种深度思考的开端。
当再次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要运用一套思维模型和体系,去全面、逐一地审视所有可能性,对每一种可能性进行溯源或测试,找到其根本原因。
把一般性归纳当做思考
我们在看文章时,通常喜欢发出这样的言论:
这不就是XXX吗?
这几点不都是讲了同一个问题吗?
......
像这种,往往都是没有经过深度思考,可归纳为“一般性思考”。
指提炼事物的主要特征时,模糊掉细节和个性,试图将主要特征归纳、整合放到自己熟悉的框架里面去。
用大家的话来说,就是:手里有把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
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学会了一个概念后,就倾向于无论什么事物都往里套。但大多数只是看起来相似罢了。
比如学会了产品可视化,看到任何带有比喻的文案都认为是利用此写作手法;学会了幸存者效应,看到一切数据谬误,都用它来解释......
碰到任何一个新对象,都要放到以往框架进行思考,这样并不利用我们对知识框架的构成。
所以,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在和已有事物产生关联的同时,更要去思考它的不同和独特。
深度思考,简而言之就是深度追究问题的根源,不让问题的答案只停留在表面上。
那么,我们在培养深度思考时,除了上述几点外,还要养成一些习惯:
多问“为什么”。
多思考“还有吗”。(指问题的答案是否可以更全面)
多质问“真的吗”。(对所有事物都抱有一定的好奇心)
在遇到问题时,要打开眼界,而不是只蜷缩于自身知识体系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