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感到惊惧:“我随口提到的东西,app怎么就推送给我了”?
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宣判,“抖音”和“微信”均侵害了个人信息权益,但并未侵害隐私权。对此,抖音方面表示将提起上诉,微信读书方面表示尊重法院判决。
且不论双方对于宣判的态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并未侵害隐私权”,这里给出的说法是:
抖音App在未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对凌某某的个人信息进行处理,构成侵权。但凌某某的上述信息不具有私密性,抖音不存在侵害凌某某隐私权的行为。
在微信读书中,微信好友之间的读书信息默认开放,构成对原告个人信息权益的侵害。原告阅读的两本涉案书籍不具有“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性,故不侵害其隐私权。
从我们老百姓的角度想:“个人信息”和“所看的书籍”就是属于具有私密性的个人隐私,不应该被其他人随意知道。然而,现实是你的个人信息无人不知,你的“私密行为”无人不晓,为什么呢?
咱们举一个浮夸的例子:
上午,你去公司上班,通过聊天工具和朋友聊天时,提到想学编程,随后去搜索引擎里搜索了在职考研的问题。
下午,公司要求你入驻一家自媒体,你登记了自己的手机号、身份证号码和个人照片,随后收到通知,领导让你继续去上一次去的地方A出差。
晚上,你感觉很疲惫,回去的路上发现一家奶茶店,明明没有买过却感觉很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但是你还是去买了一杯奶茶喝。
回到家,手机突然来了短信:“你的朋友邀请你下载这款app一起玩”,你下载app后,app突然弹出“你的女朋友xx也在使用,快一起来玩吧!”
你惊讶的加了在异地B的女友好友后,app向你推荐了一批“可能认识的人”,你发现有一个头像和你女朋友是情侣头像,你怒不可遏的加了对方好友。
了解到情况后,你决定去坐交通工具找女友对峙。打开出行app,突然提示去地方A的高铁票降价了。愤怒状态的你关掉了弹窗,搜索异地B,app立刻给你弹出最省钱的方案。你很满意的订了高铁+飞机票。
这段描述里,你的“个人隐私”是怎么被获取的呢?
公司上班:短信获取公积金信息,或者其他软件绑定公积金账户;
聊天工具聊天:聊天记录、键盘监控;
搜索引擎:浏览记录、搜索记录、键盘监控;
登记手机号、身份证号以及个人照片:通过身份证查询获取性别、年龄、发证地;个人照片进行图像识别;
奶茶购买(会员制):登记手机号、wifi自动获取设备Id(如果链接wifi)、登记交易订单;
手机短信:朋友在app登陆并授权通讯录,获取你的手机号;
下载app:登记你的手机号及相关信息;
好友推荐:共同账号好友、通讯录获取、都在某人的通讯录里;
提示往期行程降价:行程记录,记录常去地点;
搜索异地:获取消费情况,评估消费指数,推荐对应方案;
此外,还有很多方式,例如
“身份证查学信网”:获取学历信息;
“贷款&还款短信”:获取借贷情况;
“消费记录”:获取消费能力、地址、喜好商品等;
“手机上app名单及使用时长”:app喜好、使用程度;
“外卖常用收货地址”:确定住址或者办公地址;
“LBS地理位置记录”:记录常用地区;
对于目前有一种“话筒监听”的说法:目前作者的分析是实时录音、语音转文本、语义分析、对应商品推送这个流程覆盖全部用户时成本较大,一般不会实现。但是不排除恶性监听特定人的可能性。
有些人可能会有疑问,这些都是不同厂商获取信息的方式,难道他们会整合在一起吗?
答:会的,商业合作中,存在一种方式是数据交换,手机厂商、硬件厂商也可以提供手机使用者的相关数据作为业务交换。
这些厂商获取你的信息后,会怎么做呢?
对于用户而言,上面的例子里已经有所体现,简而言之就是:通过你的言行,掌握你的需求,最后将“商品”植入你需要的时候,从而获利,
这种方式还可以从单个个体,延展到和你有关系的圈子,例如你女友怀孕了,可能你就收到了孕妇衣服的推送。
对于各种机构而言,则属于精准营销的范畴(此篇不涉及,之后单独分享)。
你看,只要你接入现代生活的各种服务,你就要不可避免的“隐私”暴露。如果你不服拒绝提供,某些服务甚至会拒绝提供给你,你能怎么办呢?
那么,作为用户,我们要怎么办呢?
最简单的就是不用相关服务,但是明显很难。
首先相信国家对相关业务进行维权和打击,其次依赖大厂的自觉性,最后才是自己注意信息的泄露。我们的用户隐私只能尽可能的避免提交给网上的小公司,避免信息多次倒卖。
现在看文章的你,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有避免隐私暴露的好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