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出差去了贵阳,寻访某家培训机构。据了解,这家机构的学员增长一直是难题,他们已成立年,但目前仅有家校区,共多人。而贵阳另一家颇有名气的学校——CC教育,相较之下,还晚成立年,目前已发展到所校区、万多名学员,二者的差距之大令人咋舌。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校长向我反馈,他们在互联网投放领域几乎是空白,这么多年来,新招学员基本上一直靠老带新。
其实这家机构的现状也折射出整个线下培训行业的问题,我曾经和多家线上广告媒介聊,了解到,在线上做投放的线下机构确实少之又少,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报告——《上半年中国教育行业广告主营销策略》显示,排名前的机构中,只有家为线下机构,且它仅排第。
那么,是哪些因素造就了线下培训机构的“互联网投放空白”呢?除了地域限制之外,主要是以下个原因:
)机构本身缺乏互联网投放经验
)找不到成熟的人才来执行此事
)投入成本相对来说过大,担心砸钱没效果
比如我上周去的这家贵阳培训机构,市场推广部仅有人,平时不但要负责市场推广,还身兼IT工作;
西安某艺考机构的市场部老师也和我反馈,当地做互联网投放的并不多,大部分的机构只做渠道(公立学校老师推荐)和地推。连省会都是这个处境,更别提一些低线城市了;
基于这些现状,再加上我之前曾在国内数一数二的信息流广告公司工作过,我决定结合自己之前的经验,给大家讲讲,教培机构该如何从开始做线上渠道投放。这些方法不但简单易行,花费的金钱成本(有些渠道甚至为)和人力成本也较低,非常适合刚开始做互联网投放、又缺乏人手、资金的培训机构。
下面进入正题。上周,一个朋友和我聊起最近找工作碰壁的事情,他去的是一家培训机构,应聘新媒体职位,boss问了个问题:
、你做的新媒体能推动销售吗?
、你擅长哪个渠道的流量抓取?能有多少销量?
很显然,这家机构的老板进入了一个误区,这可能也是大多数培训机构的通病:对于渠道投放的价值仅停留在单一的成交上。
我认为,这种打法只适用于快消品,并不适合培训行业,它不像快消品,客单价低,用户决策成本低,培训产品客单价较高,用户需要经历一定的思考、观察、比较周期,才能最终下决策的。
这里要给大家讲一个近几年营销圈颇为流行的概念:链路营销。也就是说用户从知晓品牌到决策购买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会经历一系列触点的:
用户在选购过程中,是非常谨慎的,这个过程和大家上某联找工作非常类似。
注意:在网站上,知晓这家公司。(用户知晓机构)
兴趣:被公司的福利、待遇所吸引。(用户对机构感兴趣)
搜索:保险起见,会去搜索公司的领导者、风评、盈利情况,看看公司是不是靠谱。(用户去互联网信息平台搜索该品牌)
购买:经历海量投递+面试后,虽然同时收到好几份Offer,但这家公司的Hr和Boss更加重视你,加上他们开出了诚意条件,于是决定入职这家公司。(用户在获取全部信息后,能通过较为方便的渠道成交)
分享:工作一段时间后,公司推出内荐计划,推荐成功者可获得丰厚报酬,还帮大家做了分享海报,于是你随手将海报转发给需要的人。(在利益基础上,用户有较为简易、方便的渠道进行传播)
所以,你现在明白了吗?培训机构在做投放时,不能把成交的“宝”压在某一个渠道上,而是要围绕用户的这一系列触点,去做埋点投放。
具体是哪些渠道,该怎么做呢?接下来我将一一为大家详解我自己的做法。
从成本考虑,这里我建议选择各种图文、音视频自媒体,做你这个学科领域的干货内容。比如少儿美术机构就做如何从开始学美术、作文机构可以做最美语句赏析等等。有很多小伙伴可能会有个问题:
)自媒体我一直在做,可是没什么阅读量,该怎么办?
)自媒体平台这么多,我一个人做不过来
)基础,做视频太难了
先来回答第一个。先抛开你的内容质量,光从选题的角度来考虑(因为选题是阅读量的第一关卡),我问问你,你做的选题,真的切中了用户的刚需、痛点吗?关于这个议题,大家可以去我写的系列文章第篇《爆款引流课的设计思路》当中找答案。
这里我还贡献一个简单快速找到好选题的方法,可以使用百度下拉框工具来搜索关键词。比如搜索“少儿学美术”关键词,出现以下:
这些关键词都是用户在百度搜索得比较多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机构做“从开始学”的选题。
再来说第二个问题,也可以用工具解决。比如我每次写好内容后,我都会通过某个自媒体一键分发的工具来操作,将文章分发到多个平台,能节省%的工作量。这里提醒一下,自媒体分发工具很多,但大多特别鸡肋,我自己踩过不少坑,大家要谨慎。
第三个问题,其实也不难解决,就是把你写过的文章做成视频,比如我已经做了个系列视频课程,在小红书、抖音等账号都有投放,关于视频制作,我也有一套流程方法,如果大家的呼声高,我可以后期分享出来。
这里常用的渠道是信息流广告。如朋友圈广告、微博粉丝通等。通过后台设置后,会将广告推送给精准人群。这里需要重点讲一下广告优化。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国内某家知名的思维培训机构,是如何优化用户兴趣触点的。
.版本:阐述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结果:点击成本正常,但客资(留单)数太低,导致客资成本高。
.版本:突出数学思维课程火爆+免费领课
结果:客资成本骤降,数量大幅度提升了,但后期正价课转化率并不理想。
.版本:原生长文(用户撰写上课体验)+免费领课
最终ROI(正价课转化率)达标。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又要问了
)我们是线下机构,只需要辐射到本地或者公里范围内,信息流面对的范围太广了。
)这种投放是不是很贵?
)优化、投放工作太复杂,我也不会数据分析,怎么操作?
第一个问题,不用担心,现在很多渠道都是可以基于LBS定向投放的:微博、朋友圈、B站、抖音、知乎,小红书,最右,斗鱼、虎牙……
第二个问题,是按效果付费的,成本比百度竞价要低得多,你可以小成本试水,目前,很多渠道可以——元试投,像抖音,多元都可以操作。
第三个问题:可以找一家靠谱的广告投放服务商,付出少量服务费(大多为K服务终生),可以帮你大大省心。不过,找到靠谱的公司挺重要,我之前在国内数一数二的信息流广告服务商工作过,深知这个行业有不少浑水摸鱼的,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必做。为什么?昨天和几个老师吃饭的时候,某人给我介绍他的叔叔,他自豪地说,我叔叔的名字在百度百科上能查到。看到这里你明白了吧?百度百科就是你品牌影响力的最佳背书。
)美团、知乎等积累了用户评价的平台
我们点外卖、去某个游乐场之前,是不是先要看看美团的评分、用户评价?在询问、选用某些付费工具时,要去看看知乎上的讨论,所以,这些平台也对用户的决策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我知道你们想问什么,价格不贵,不懂的话,同样可以找服务商。
我建议自建一个网上商城(手机端浏览页面,条件不成熟的可以找第三方平台,很多平台基本都提供这个功能),将链接嵌入到自家自媒体号如公众号、头条里,方便用户购买。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快速将课程上架,生成带有自家LOGO、美观大方的商城网站,体现机构的实力,后续的维护也不费人力,相当简单。
、分享触点
这里一般都是私域流量裂变分享,关于裂变的具体步骤,我将在下一篇中详解。这里也给大家安利一个校管家中“润物细无声”的分享渠道:学生评价分享。
什么意思呢?上完课后,老师对学员进行评价,家长在手机端收到评价后,基于晒娃的心理,会将评价分享到朋友圈,亲朋好友点开后,能看到评价页面,同时,页面里还附有培训机构的介绍以及留单表格,这样的分享让学校减少了激励成本,也免去了家长在朋友圈转发“硬广”的尴尬。
特别方便的是,系统还能自动录入意向学员,并自动记录来源渠道与转介绍关系,帮助学校做招生复盘。
我分享完了,最后要提醒下,一旦开始做,就要坚持做下去,就像挖井取水一样,不要挖个、米,就说这个地方没水,于是换个地方或者是干脆放弃,而是要进行不断地试错、迭代,细节里藏着魔鬼,大家要做好艰苦作战的准备。
最后,我要说的是,不管是学科还是素质类机构,在如今的“双减”政策下,如何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实现稳步招生,我认为还务必做到以下点:
.注重搭建营销思维和产品思维。在现实中,很多校长都没有沉下心来,好好的研究教育市场,了解客户需求,而是去拷贝别人的产品、模式,把别人的课程,课价拿过来,稍微一改就开始招生了。但其实教学产品和前端的营销是不分家的,不是闭门造车研发产品让前端进行推广销售,或者降价促销,而是调研市场需求,分析竞品,设计有竞争力的教学产品。
.切忌过度包装,虚假宣传。表现之一是有的培训机构在进行招生宣传时,重视一时的承诺和做表面文章,忽视长期的兑现和服务。表现更差的是在招生宣传中玩数据、文字游戏,运用种种手段欺骗学生、家长,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生源不断是因为产品好,服务好,有价值,能给客户带来需求满足,而非坑蒙拐骗,虚假宣传。为了能够帮助到更多的机构做好招生运营工作,晓柏也拿出一些压箱底的资料,供老师和校长们参考,希望能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