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完冯骥才先生的散文《公德》,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什么是“公德”?从字面理解,公德,就是指一个人在公共场所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通俗地说,就是指当你走出你的家门,就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行为是没有公德的。
昨天,我们在奥森公园北园野餐。有一会儿,风比较大,不是把我们的一张纸巾吹走,就是把一个塑料袋吹跑。于是,我们不是跟在一张纸巾后边追,就是跟在一个塑料袋后边跑。
当我追着一个小的白色的塑料袋,跑到一个小山坡后面时,才终于把它抓住。但是,等我抬起头来,却发现在离我大约一米远的地方,有一个大的,白绿色相间的塑料袋,正静静地停在那里。我知道,那个塑料袋不是我们的,所以我没有把它捡起来,也没有想过要去把它捡起来,更没有想过不把它捡起来会怎么样。今天,读了冯先生“公德”这篇文章,我才感觉到自己的自私与肤浅。
昨天,在奥森公园北园,我还看到一个老妇人带着一个四五岁模样的小女孩,在公园里摘野菜。老妇人一只手提着一个中等大小的塑料袋,一只手不停地摘一种野菜,小女孩学着奶奶(姥姥)的样子,跟在奶奶(姥姥)的周围,一边玩,一边摘着野菜。我还知道,那种野菜在奥森公园北园遍地都是,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她会用一种深紫色欢迎四方来客。今天,她正含苞还没来得及绽放,却将成为别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前些天,我在回龙观文化体育公园徒步,看到的,也是一个老妇人,手提一个中等大小的塑料袋,在步道边摘野菜。塑料袋里已经装满了绿油油的野菜。我慢下脚步,看了看:老人摘的野菜我还真不认识,因为每一朵野菜,都还是嫩芽,大概只有一厘米左右长短。一大兜子野菜,不知道要用多长时间,摘掉多少棵嫩芽才能装满。
“好的招致好的,坏的传染坏的,善的感染善的,恶的刺激的的,世上万事皆同此理”。这是我今天中午读到的《公德》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