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媒体运营 » 正文

深度思考的四个维度,海韵教育丨促进深度学习的四个维度

3677 人参与  2022年05月11日 10:12  分类 : 新媒体运营  评论


  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学生“一听就会,一看就懂,一做(题)就错,一过就忘,一考就晕。”究其原因,学习没有用心,学习缺少思考,学习滞留在浅层学习的状况,要改善这种状况,就要学习、掌握、推广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主体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提升学习层次,强化学习能力,去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的综合学习。

  与深度学习相对应的是浅层学习。浅层学习是一种低水平的认知活动,其表现是依靠对文本信息进行记忆的提问、练习在教学中占据主要地位,要求学生从书上寻找唯一正确的答案,所有思维活动都被引导向到答复、印证教师和教材所认定的标准答案。

  浅层学习拘泥于文本的字面理解,满足于知识的机械记忆,把学习简化为阅读,把思考简化为寻找,把练习简化为填空,把评价简化为对错。学习的本义是指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和实践去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过程,缺失了研究与实践的学习就是浅层学习,缺乏探究与创新的学习就是低水平的认知。

  深度学习有四个特点:一是深度学习意味着理解与批判,理解有字面理解、意义理解、批判理解和创新理解四个层次,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是深化理解的思想武器。二是深度学习强化着联系与建构,联系有经历联系、社会联系、世界联系和教育联系四个维度,多维联系与能力建构是促进深度学习的意义所在。三深度学习实践着比较与反思,比较有见解比较、理解比较、结果比较和能力比较四个指向,比较认知与反思感悟是深度学习的辩证关系。

  深度本意是指学习认知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或事物向更高阶段发展的程度。深度学习鼓励学生追根溯源,刨根问底,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助,深度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深度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导。深度是思维激活、材料加工、教学设计资源整合,应用体验,反思感悟的综合实践,深度学习是有效学习、高效学习的必然要求。如何把浅层学习推向深度学习是我们需要认真探究的课题。

海韵教育丨促进深度学习的四个维度


  一、深度参与是深度学习的前提

  深度参与是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探究、展示进行知识建构、价值认同和能力培养的一种学习方式。深度参与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发现和心理体验,不单纯追求学习结果,不过分看好考试分数。

  学习要有深度,就必须强调老师有针对性、启发性、参与性与体验性的学习引导,关键是让学生自己找到正确的思路,掌握科学的方法,而不是单纯要求知道文本知识,并记住什么是标准答案。学习要有深度,就必须把低水平的认知、机械性的背诵、选择性的备考转变成更具挑战性、创新性、实践性、情境性的对话思考和系统探究。

  建构主义有五大主张,深刻地影响着课改进程。一、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教学活动,把主体地位放到突出的位置;二、强调“学”的过程与方法,尤其强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个体学习转化为组织学习;三、强调学习态度对学习结果的影响,主张要有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学习问题的主动发现和学习认知的主动建构;四、学习主体的质疑态度、批判思维在深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引领与促进作用;五、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应该由讲师转变为导师,由经师转变为人师,由督师转变为军师。

  课堂展示是激励学生深度参与的有效形式。通过展示,说明自己的见识,解释同伴的困惑,提出探究的问题,呈现合作的成果。另外,小组讨论,观点争鸣,文献综述,专题探究,主题拓展,课后反思都是激励学生深度参与的有效形式。

  深度参与的策略六项策略:提出问题引起有意关注,提供材料丰富教材内容,设计活动吸引全员参与,展示交流提出学习见解,批判思维促进深度学习,师生互动转化学习能力。

  深度参与的评价指标,一看学生活动的参与面;二看学生探究的纵深点,三看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四看学生建构的生成度。


  二、深度思考是深度学习的重点

  南北对峙的两座山,各有一座寺院,人们分别称其为南山寺和北山寺。每天早上,两寺都会派一个小和尚下山买菜。一天,两位小和尚相遇于道,南山寺的小和尚问道:“你到哪里去?”对曰:“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无言以对,回去后向师傅请教。师傅说:“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次日相遇,仍问同样的问题,不料对方却答道:“风往哪里去,我便到哪里去”,出乎意料,仍不知所措,垂头丧气回到寺里。师傅耐心启发道:“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第三天相遇,再问,人家却答道:“我到市场买菜去”,又无话可说了。师傅感叹道:“观晚霞悟其无常,观河海悟其浩翰。学贵用心悟,非悟无以入妙”。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教育学原理: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只有自己用心悟出来的东西才属于自己,才能灵活运用,机智应对。这种领悟的过程就是深度思考的过程。

  深度思考是在问题引导下,层层推理,深入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面的不断深化认知、提升认知的探究过程。深度思考要求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从局部到整体的概括,从微观到宏观的提升,从事理到哲理的锤炼。

  推进深度思考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能够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让问题成为学生主体感知和思维探究的对象,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欲望,从而把问题意识转化成一种学习探究的驱动力。深度思考的重要方法是批判性思维。所谓批判性思维是有数据和事实支撑,经过逻辑推理,最终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思考结果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的特点是强调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考虑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同时拒绝思维定势,追求创新成果。深度思考的价值,不是以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想,而是给予学生一个学习的机会,提供一个论证的机会,捕捉一个发展的机会,创设一个感悟的机会。

  讲述中国近代史时,各位老师经常会提到一个历史命题:落后就要挨打。思考问题一,落后与挨打究竟是什么关系,在历史上表现为什么情形?落后学先进、落后赶先进、落后超先进、落后恨先进,也有先进看落后、先进帮落后、后进打落后,甚至还有落后打先进。落后不是挨打的真相,挨打不取决于落后,关键是取决于利益。思考问题二,谁提出的这一命题,它背后有什么真相。西方学者把达尔文的进化论移植于人类社会,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偷偷换成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命题。如果你认可。并赞同这一说法,那么,当年所有殖民主义的一切罪恶都将会被一笔勾销。它是西方学者别有用心,包藏祸心的歪理邪说,这就是结论。

  深度思考是区别一般教师与优秀教师的差异所在。优秀教师在促进深度思考上具有以下优质品质:发现问题的眼光,设计问题的程序,

  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引导,归纳问题的深刻,反思问题的习惯,捕捉问题的敏感,生成问题的智慧。

  深度思考追求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对概念定理的简单表述。毛主席曾问某地方领导,“什么叫政治?”答曰:“政治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政治是政府、政党和政要在内政外交方面的活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毛主席说:“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拥护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毛主席对政治理解的最透彻、表述的最简单。

  深度思考既是深度学习的重点所在,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所在。我们说“有教师的专业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快乐成长;只有教师的深度思考,才会有对学生的有效引领。

  促进深度思考的具体方法:比较是最好的学习,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反思是最好的方式,写作是最好的途径,责任是最好的动力,成长是最好的奖励。


  三、深度引领是深度学习的关键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谁来引领。

  深度引领是教师在充分理解学情、理解文本、理解生活、理解世界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问题与解题策略,精心规划探究步骤和拓展空间,精心调适教学互动与教学转化,实现教学相长和专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深度引领是体现课改理念的具体操作方法。课改提出要“教师精讲”、“用教材教”、“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引领者”等理论,综合起来就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要善引领学生探究。引导是老师站在知识高处指方向,引领是老师站在学生中间教方法,所以,我选择用引领一词来说明教师的职责。

  深度引领有四个指向:一是知识引领。让知识学习经历感受、感知、感动、感悟的阶段,把知识学习推向情理、条理、道理、哲理的层次。二是方法引领。方法体现能力,学习方法决不是简单地字面理解,把自己学习误以为是自主学习,把合作学习简化为分组讨论,把探究学习异化为高考练习。学法引领要具体可行,具有操作性。李镇西老师讲文言文翻译时,首先告诉学生翻译的方法就是“增、删、移、留、换”,他不用逐字逐词的解读,而是重视学习方法的深度引领。三思维引领,学习贵在思维方式,通过深度引领,感悟辩证思维、批判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基本方式,把统一由知识学习、能力学习引领到素养学习、智慧学习的层次。四是情感引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就必须要让他们理解人生的价值取向,社会的价值判断。情感引领要让学生胸怀大志,又心存善念,知道什么是崇尚,什么是伟大,什么是善良,什么是真诚。

  培根说:“知识在书本之中,运用知识的智慧却在书本之外”。掌握知识靠学习,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智慧,则要靠教师的深度引领。深度引领有四点要求,所有教学设计一定做到要适时、适当、适宜、适切,以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对教学不放心,一定会对学生不放手,必然导致教师的事必躬亲,形成“满堂练”、“满堂考”的局面。学习困惑给予点拔谓适时,学习困难时给予指导谓适当,学习拓展时给予补充谓适宜,学习感悟时给予总结谓适切。


  四、深度拓展是深度学习的延伸

  深度拓展是教师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理解,对教材进行的二次开发,对教学进行的系统设计。拓展的对象包括知识拓展、智能拓展、思维拓展和情感拓展。

  深度拓展要求教师具备三种意识:教学专业意识、教学批判意识和教学资源意识。意识是人们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与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教学专业意识要求教师要明白教学工作在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教好的选择中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教学要在学生、教材、教师、世界之间打通联系。一般来讲,每位教位都会重视教材、教法与考试评价,但常常是忽视学生与教材的关系,无视学习与世界的关系。教学批判意识是指对错误的思想、言论、观点和行为进行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批判不是简单的禁止,而是理智分析后的选择;批判不是一味的谩骂,而是理性比较后的传承。教学资源意识讲究对资源的认识、开发和保护,一提到教学资源,老师们会立刻联想到教参、网络和名师,其实,你的学生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本身更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理解性资源、分析性资源、探究性资源和创造性资源四种类型。资源开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工作: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学设计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在教学活动上,思考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思维品质上,教育的主要目的落实在学生全面发展上。

  知识拓展由浅入深、由繁到简是学习认识的基本规律。浅的意思是说,学习选择起点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知习惯。深是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深度参与陶醉其中,深度思考融会其中,深度引领感悟其中,深度拓展发展其中的认知过程。学习强调理解,理解有字面理解、意义理解、批判理解与创新理解四个层次,学生要提升理解的层次就必须拥有从经历体验、感悟深度学习的四个深度。

  多元智能理论作为课改的指导思想之一广为人知,批判地理解它,才能创新地应用它。我认为该理论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某些学生可能天生就不具备学习某种知识的智能,如果这个结论成立的话,那么,教育的智慧就应当是放弃。只有让学生放弃自己最不具备学习的劣势智能时,他们的优势智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他们的优势智能才能得到系统的拓展。

  思维拓展的关键一是把教学问题按逻辑关系形成问题链;二是教学问题按因果归纳知识点;三是教学问题按认识水平提供方法论;四是教学问题按思维取向体现价值观。

  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只注意孤立的、个别的问题解决,不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内在联系,丧失了思维拓展的绝佳机会。一中付月从老师讲《红军不怕远征难》我帮助设计的问题链是红军长征有多难——数字长征;二是如何体验这种难——故事长征;三是红军为何不怕难——感悟长征、四是长征精神万代传——纪念长征。教学设计表现为数字长征、故事长征、感悟长征和纪念长征四个板块,但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思维拓展的具体要求,都得到很好的体现。

  深度学习要让同学们体验并感悟参与的幸福,思考的深刻,引领的扶持与拓展的顺畅。深度并非一味地求深、求难,深度的奥秘在于点拔适时,参与有时,思考有题,引领有方。拓展有度是深度学习的操作要领。深度的把握是大多数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增加—%的难度。深度是对学习张力的一种引领,深度是对学习定力的一种肯定。深度学习贵在参与,重在思考,妙在引领,巧在拓展。


本文链接:https://www.woshiqian.com/post/110976.html

百度分享获取地址:https://share.baidu.com/code
深度思考的四个维度  

我是钱微信/QQ:5087088

广告位、广告合作QQ:5087088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