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资治通鉴》第卷 唐纪
【原文】康待宾之反也,诏郭知运与王晙相知讨之;晙上言,朔方兵自有余力,请敕知运还本军。未报,知运已至,由是与晙不协。所招降者,知运复纵兵击之;虏以为晙卖己,由是复叛。上以晙不能遂定群胡,丙午,贬晙为梓州刺史。
【译文】突厥人的一部分兰池胡人,康待宾,发动叛乱的时候,唐玄宗命令郭知运与王晙联合出兵征讨;王晙告诉玄宗,朔方军的兵力足够平叛之用,请玄宗命令郭知运撤回陇右。尚未等到回音,郭知运已率部抵达,因此两人关系出现裂痕。对那些已被王晙招降的胡人,郭知运也纵兵袭击;胡人认为王晙出卖了自己,因此纷纷重新叛唐。唐玄宗认为王晙未能平定胡人的叛乱,丙午(初二),将他贬为梓州刺史。
【解析】职场经常出现抢功的局面,有好处谁都愿意上,而有难处,谁都避之不及。每个人面对功劳,都会有自己的算计,尤其是领导,在面对可能出现的大功面前,更是权谋手腕用的淋漓尽致。
王晙面对即将到口的肥肉,非难不能封官加爵,反而最终遭贬,就是不明白相关博弈方对大功的虎视眈眈:
、康待宾发生叛乱,此时是开元九年,这对于处在开元盛世的大唐而言,基本上就不是个问题,这对于领兵将领而言这就是块肥肉。吃下去,只是时间和吃相的问题。最终能够获得多高的奖励而已。所以,对于王晙而言,这样的立功机会,不想任何人插手。
、很自然,唐玄宗也心知肚明,这是个有惊无险的军事危机,作为最高领导,不仅仅考虑打赢,而是还要考虑到时候的奖赏,不能让他一家独大,于是故意让远在陇右的郭知运赶来协助。这样,能够分去一家独大的功劳,而且能够互相制衡,避免王晙一人做大,后续无法制约,可能导致失控。
、郭知运得知自己能够在康待宾叛乱的事情上,分一杯羹的时候。得到命令就立即开拔军队,连夜进军,造成既成事实,因为他自己也知道,这么好的肥差,王晙不可能让自己参与,而自己一旦造成既定事实,王晙也就不能把自己撵走。很多好事情,就怕拖,夜长梦多的事情太多。
、郭知运的突然到来,王晙自己面对的地盘上来了个抢功劳,摘桃子的人,心理自然不爽,两个人的矛盾是自然而然的。如何独占功劳,不打仗,直接招降,王晙可能是能够想到的最佳招数,这样可能全功归自己。不打仗,你郭知运自然没功劳。不给你立功的机会,看你怎么办?
、作为外地过来的郭知运,自然对于招降这样的事情是插不上手的。心理肯定窝火。于是对于已经被招降的胡人,郭知运纵兵开战,让胡人复叛,这个仗就不能不大。只要需要打仗,自己就能够抢到功劳。他知道唐玄宗不会责备,因为他明白上级让他来的目的就是制衡王晙,不让其独功。
、唐玄宗面对郭知运使用的手段,自然不会深度调查,而是直接找到王晙没能力直接灭掉胡人,而直接降职处理了。这样的好处,就是你王晙此时在接着打仗就是戴罪立功,做好了,顶多官复原职,本来可以预见的大功,变成了恢复原有待遇。唐玄宗即得到了打赢的结果,也不用掏太多的钱。
、那么王晙内心会讨厌唐玄宗给他玩手段吗?其实根本不会。因为他内心只会更加怨恨郭知运而已。觉得唐玄宗被郭知运蒙蔽了。郭知运在这个事情上分到功劳,但是和王晙不和,也是唐玄宗故意挑拨的结果,因为相邻驻军的将领不和,更加有利于唐玄宗的边疆稳定。
、作为王晙如何能够独占功劳呢,最佳的方式并不是直接上书,让郭知运回去,而是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的平定叛乱,落袋为安。另外,面对快速到来的友军,也不能心存矛盾,而是好吃好喝招待好,不给他出手的机会,拖着郭知运,而自己这边快速独占其功。
、郭知运在这个事件上作为抢功的人,做的行云流水,毫无破绽,完全实现了自己和领导的目的。接到命令立即出发,造成参与的既定事实。得知王晙已经招降胡人,自己没有功劳,不惜挑起事端,打一仗,也要抢功劳。有内部矛盾也要违规这样做,这是看透了领导的心思。
、唐玄宗处理这件事情的手腕,值得我们做领导的学习。一个唾手可得的大功,不能让其一个人独占。而是找机会,分功,分功的过程中有矛盾更好,可以用来制衡,如果有一点失误,就能够找理由责备,让他变成戴罪立功,不用任何奖励,而且得到业绩目标。
真正的权谋高人,都是不仅仅看到眼前的肥肉,更要看到一圈人都谁在对这块肥肉流口水。作为领导不仅仅要完成业绩,而且还要尽可能的不让一个人贪独功,以后不好驾驭。而且,要使用各种手段,打下去,让他待罪立功,这样就能够不花一毛钱,最低成本获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