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亘古不变的定律,无论你做得有多好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因为每个人对喜欢的判定标准不同,才会有这样的差异。
而且你是否优秀只有你自己才会关心,喜欢你的人希望你变得越来越好,不喜欢你的人,也不代表你不优秀。
两性关系中喜欢和讨厌并不是绝对的存在,在相处的过程中可以发生变化。
讨厌和喜欢都可能会因为某一点发生变化,发生这样的变化也只不过是内心极小的一个变化而已,并不难说明什么。
你足够优秀也可能会因为某一方面而讨厌或者瞧不起你,想要改变对方的看法必须要经过某一个契机或者事件才能改变。
我们不能活在别人对你的看法中,除非这个人对我们非常的重要,排除这些因素如果你总是活在别人的眼中,你会活得很累。
我们平时的工作中会有这样一个人:
工作或者周边的朋友中肯定会存在一个“老好人”,在朋友或者同事面前他是好好先生。
为人谦和、处事圆滑出现纠纷的时候他会站出来冲到好好先生。
虽然自己也有好的想法,但是为了能够在大家心中做到足够完美,别人喜欢看的什么他就做什么。
有人需要帮忙的时间他积极地上前提供帮助,对方只是以简单的话语来表示感谢而已。
自己有难处的时候找到自认为关系很好的朋友帮忙,对方在极力地推脱说有事不能帮忙。
他也开始逐渐知道朋友只是在利用他的同情心,但背地里还是瞧不起他,可是面对朋友再次的张口帮忙,还是会不留余地的提供帮助。
久而久之在周边朋友心中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有事找他帮忙,他肯定会不留余地。
即便如此朋友背后还是瞧不起他认为他是一个“烂好人”,家人劝阻自己也清楚仍是没有任何改观。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是否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呢?
很显然没有任何必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只能让自己无形中增加累赘。
担心所谓的朋友不喜欢,担心朋友会瞧不起自己,担心朋友的一切问题往往会忽略自己的感受。
大家都是平等的,即便是足够好不喜欢你的人还是会不喜欢,喜欢你的条件再差还是会喜欢你。
想要做到人人都喜欢你根本就不可能,谁都没有做到这样。
别人喜不喜欢你那是别人的事情,只要我们没有做伤害对方的事情,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自己的生活也不需要别人来指指点点,如果总是活在别人的想法和看法中,就会生活得很累,违心地活着不是为了给别人看。
那么如果有人瞧不起你你应该如何做呢?
一、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努力做好自己
俗话说“现在的我让你瞧不起,将来的我会让你高攀不起”,当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努力做好自己才是最主要的。
已经没有得到对方的认可,就没有必要在乎对方的感受了,如果此时别人瞧不起你,还在讨好式地做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不是很累呢?
这就形成了一个误区“我是活在别人的看法和想法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想,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人生才算是完整的。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是这个道理,师傅也会希望你越来越好,但是能够做到倾囊相授的又有几个。
亲戚、朋友之间相处更是如此,生活条件会有一定的差距,他们不一定会真心实意地带你变得更好。
换个角度,“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可能你帮忙了也不会有人说你的好。
人生的悲哀之处是什么呢?
不停地在证明自己,活在别人的眼中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大学时期谈恋爱的男孩子中最常见,和女朋友出门在外冲大头,回到宿舍之后啃泡面,怕对方瞧不起。
纸是包不住火的,长时间的压抑会因为一些小事让两人的感情出现破裂。
从此男生发奋图强,大学毕业后努力工作,活脱脱一个“屌丝逆袭记”,可是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会变好。
其实这种社会现状是很悲哀的,父母的呕心沥血没起到作用,反而是一位姑娘的离开让他发奋图强。
如果你活着的方式总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活着,不仅仅是在消耗你自己同样也是在消耗别人。
二、与其以讨好别人的方式活着,不如为自己而活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活着?
母亲把我们生下来希望我们茁壮成长活成他们喜欢的样子,也可以说这只是我们唯一要在乎的人。
不同的个体都有不同的社会职责,在不同阶段所要发展的目标也会有所不同。
儿时健康成长活在父母的庇护之下。
上学后努力学习为了以后能够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
成年后为了家人努力奋斗而活,为了家人生活的条件更好。
不可否认这一切更多的时候都是在为别人而活,可是从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异,人生和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差异不是一句话能够说清的。
也就是说只有自己变得足够优秀,足够上进自身的条件才不会被人瞧不起。
即便如此依然不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所以说为自己而活才是最主要的,不要因为别人的看法过度地消费自己的人生。
被别人瞧不起又能怎样呢?又没有对你造成任何的伤害,只不过是自己短期内会失落而已,可以变相的理解是对方羡慕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