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刷朋友圈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给朋友点个赞表示来过,然而,除了点赞和划过,却不能点踩。为什么其他产品有点踩功能,朋友圈却只能点赞,不能点踩呢?本文作者对此作出了分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每次刷朋友圈,我都化身点赞小能手,给熟人朋友点个赞表示我来过,但是除了点赞和划过,朋友圈并不支持点踩,而我在使用其他的产品时也的确看到了点踩功能,不知道你是否也想过,为什么朋友圈只能点赞,不能点踩呢?
这个问题也许很简单,但是可以延伸思考到的点有很多,看完文章后欢迎讨论补充。
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不在朋友圈加踩,就要先知道朋友圈是什么样的地方:
熟人社交圈,用户之间可以分享生活动态和信息。
熟人之间的社交,大家多多少少都会有交流,就算看到不喜欢的内容,划过就好,点个踩反而会引发其他方面的冲突和矛盾,甚至最后熟人变成陌生人。支持点踩其实是降低了朋友圈的价值,也不符合朋友圈的定位。
相比于踩,赞属于正向的反馈,对于用户和产品生态都有正面意义。
. 对用户
主要给用户提供情绪价值。
一方面,收到点赞后,用户心理是愉悦的,因为分享的内容得到了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尤其还是熟人,用户心理会更加开心和自豪,甚至虚荣心得到满足。
另一方面,朋友圈只支持正向的反馈,大大降低了用户发朋友圈的心理负担,用户不用特别担心自己发的内容会被别人反对和不喜欢,因为朋友圈并没有明确给出一个功能来真正反馈给用户。
. 对产品
用户使用产品获得了正向的反馈后,会刺激他们继续使用产品,以此来获得更多的正面反馈,尤其是类似朋友圈这种社交类型的产品,基本都会有一个点赞的按钮。
由于没有明确的负面反馈功能,相当于营造了一个表面友好的社区氛围,用户愿意发朋友圈,因为不必担心有人会直接表示不喜欢;愿意浏览朋友圈,因为大家愿意发朋友圈的话,每天都会有新的内容。
而且对于朋友圈来说,在用户收到赞之后,会在外部通过红点提示用户,当用户点击进入朋友圈后,也贡献了朋友圈的日活。
每天有 . 亿人打开微信,. 亿人进入朋友圈,. 亿人发朋友圈,朋友圈的正向反馈在数据上体现得很直接。
对于朋友圈来说,“点踩”没有价值,用户也没有这样的需求。
但是,我们确实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发现有的产品支持点踩,比如b站以及知乎。
为什么有的产品支持点踩?归根结底,是因为定位不同。
b站和知乎是内容社区,内容存在高低质量之分,自然也涉及到平台流量的分发问题。
当某个内容被踩得多了,平台给的流量少,曝光度不够,自然也没办法给账号带来粉丝和其他收益,平台可以赶走一批低质量的营销号,维护平台形象。
b站和知乎存在审核机制,内容被提交上传之后,会由审核员进行人工审核(可能也有电脑审核),通过后才可发布至平台,这一步是判断内容整体是否符合平台规范,但是内容平台最后离不开的是内容质量,因此需要用户的点赞和点踩来大致判断内容的质量高低,平台优先展示高质量内容来触达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而微信的朋友圈没有流量分发的机制也没有审核机制,只是记录好友的动态,社交价值远远大于流量的价值,“踩”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微信也是没有意义的。
上个部分所说到的b站和知乎其实都是点踩的经典场景。
踩的本质是筛选,不是所有点赞数量多的内容就是高质量内容,不是所有点赞数量少的内容就是低质量内容,对于平台来说,平台有一套自己的规则筛选高质量内容,操作内容展示的频次、顺序,是平台维护自身的手段。对于用户来说,看到平台其他一部分用户觉得好的内容,也会提升自己的使用体验。
如果我对某视频点了踩,这个视频还会推荐给我吗?可以理解为:点踩是否和用户画像有关?用户画像是一个体现个性化的说法,侧重的是个人的喜好;而点踩侧重的是普遍的认知,即这个内容是否有道理。
在使用淘宝的时候,商品有一个不感兴趣的按钮可以点击,点击后,该产品不会出现在你的浏览列表里,这属于一种对你个人的喜好进行流量分配的操作。
而对某个内容点了踩,只能说明你不认可这个内容,侧重于理性层面。
因此,点踩和不感兴趣不是一回事,就算都进行了负面的情绪反馈,单从文案上,“不感兴趣”已经和“点踩”作出了区分,更偏向于个人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