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社交电商是各种草根群体的创业途径,而在主流电商获客成本飙升、流量转化降低的互联网现状下,传统电商和线下实体行业逐渐将社交电商视为品牌的救命良方。
社交电商自身也在各大互联网巨头的冲击和资本的青睐下,迎来了新一轮蜕变,演变为"内容""分销""拼团"三种典型模式。本期我们围绕以"自用省钱、分享赚钱"为核心理念的分销型社交电商展开,从模式定义与设计层面逐一讲解。
分销型社交电商是一种“邀请好友→奖励→持续下单→持续奖励”的模式循环,将个体营销转化为全民营销,将每一个用户都看作广告传播体。
平台用户通过邀请好友注册或购买商品完成锁粉,好友下单消费即可赚取商品佣金,既省去了企业寻找营销人员的人力时间成本,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收获大量代理商,同时为空闲时间富余的人提供了一份兼职工作。
其实,分销的本质与核心在于企业与代理经销商之间的利润分配机制,许多人在刚入行时不知道如何设计返佣模式,往往复制成功者的模式为自己所用,最终造成平台发展不畅、资产亏损。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照搬模仿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此,两个企业的品类、资源、优势、实力各不相同,分润机制自然不能完全匹配,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综合考虑,包括客单价区间、利润、阶段发展目标、平台发展周期等等,今天我们就来梳理行业内常用的几种分佣模式供各位参考:
做过微商或实体品牌生意的人对于这个模式不会陌生,传统代理会按照区域划分不同等级的代理,比如总代、省代、市代、区代等等,按照经销等级又分为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等,不同等级的代理经销商享有不同的产品价格折扣或是其他优惠政策,通过将商品销售给下一级来赚取中间的价差,也就是俗称的"中间商赚差价"。
社交电商的分销也是如此,一般是二级分销。在经销商差价模式中,平台需要按商品利润统一划分设置各等级的拿货价格、返佣比例,简单举个例:一件元的商品,成本价是元,平台利润是元,可设置一级经销商拿货价为元,二级为元,同时设置直推或间推奖励,如果平台需要扩大某一等级的用户接入度,可以考虑把这一等级的返佣奖励设置的丰厚一点。
经销商差价模式适合客单价高的平台,因为要设置层层返佣,并且该模式的计算方式较为复杂,平台需要仔细把控返佣比例的配置,以免入不敷出或是达不到吸引团长入驻裂变的目的。
平台奖励模式相对简单,按订单量抽成分佣,适合小白商家以及客单价低的快消品,例如件.的引流款,可固定设置一级返佣.元/单,单就是元;二级返佣.元/单,单就是元。
社交电商的模式设计是企业盈利的关键要素,同时也影响着平台后期的运营,所以企业在进行品牌定位与市场定位之后,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模式设计,因为它决定着企业能否做到千万乃至亿万营收,不搞清楚模式的结果必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下期我们继续讲解社交电商行业常见的另外两种模式:育成超越价差模式以及门店复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