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解决直播、短视频平台涉未成年人问题,其中明确,严禁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严肃查处炒作“网红儿童”行为,禁止诱导未成年人打赏行为,防止炫富拜金、奢靡享乐、卖惨“审丑”等现象对未成年人形成不良导向。
近年来,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拍短视频的呼声不断。严禁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还需要多方配合系统设计。
【网红挣钱容易,孩子也开直播】
小眉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平日里,她的妈妈是某平台美妆直播的博主,有众多粉丝。暑假里,小眉就会跟着妈妈做口红试妆直播,因为是未成年人“带货”,引来很多好奇的目光,关注的粉丝也渐渐增多。见到同学,小眉会骄傲地告诉同学:“我的粉丝已经有个了!”但是,也是因为直播,小眉忙于当“小明星”,并沉溺于此,每天想着怎样取悦屏幕后的粉丝。小眉的班主任告知小眉妈妈,暑假里孩子一天使用电脑时间不要超过小时,并且只适合用在线上学习、英语听力等。
近年来,未成年人踊跃加入“直播大军”,唱歌跳舞的,吃播聊天的,模仿卖萌的,比比皆是。一些成人主播利用未成年人赚钱的新闻也不少。孩子开直播,多数都是因为家长或成人主播看中了网红挣钱容易,出名容易,所以便想通过这个方式来获取认同感。
【“翻越”青少年模式其实不难】
有些孩子的父母做生意,孩子很小时,就会把班级里小伙伴热衷的时髦文具带到班级里卖,颇受同学欢迎。随着互联网兴起,这种小伙伴之间的销售方式,自然转移到各类网络平台或微信群里。
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现在的孩子跟着这些电子产品一起长大,他们不仅熟练使用各类电子产品,也是电子产品迭代提升的生力军。游戏与网瘾已成为目前难以解决的顽疾,网红主播未成年化也是不争的事实。
初一学生家长周女士说,女儿的同学中就有通过网络平台流量来赚钱的个例,一旦沉溺于此,还可能影响学习。家住虹口区的家长金先生认为,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了解直播是怎么一回事,但不能让未成年人进行直播,同时要控制孩子上网时间,不仅是上网浏览的范围,还包括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等,引导好未成年人上网。“暑期里,儿子手机使用老人机,平板电脑每天限制使用时间为小时,同时要求开启青少年模式。”
“未成年人心智发展不成熟,涉世未深,三观未形成,一切都在学习模仿中成长,特别是现在的女孩爱追星,男孩喜欢玩电子游戏。”在武宁路小学副校长俞芳看来,平时家长拍一些记录孩子成长点滴的小视频发在朋友圈,给孩子一点仪式感,以此激励孩子,未尝不可。但未成年人尚处于道德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不管是孩子直播,还是孩子看同龄孩子的直播,其价值观和人生观容易遭受冲击和影响。现在部分直播平台推出青少年模式,其实,孩子很容易“翻越”青少年模式,进入成人模式。
今年月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时,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就曾倡议“不为未满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服务”,抖音、快手、爱奇艺、哔哩哔哩等多个平台均积极响应。
【严禁未成年人出镜直播是系统工程】
日前,教育部发布“五项管理”文件,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管理,力图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到了暑假,需要学校和家长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有效管理。暑假前,各学校就在《告家长书》里告知家长,要控制学生在暑假里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班主任也在放假前召开班会,引导学生科学使用手机。
“未成年人在网络上直播,不管是有意或无意,不管是本人自愿,还是父母长辈指使,即使内容正确,也会因为网络资本的运转而导致变味。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来看你、拍你,普通人是很难承受被舆论消费的人生,尤其是未成年人。”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教导主任屠文娟说,此次通过专项行动来干预和引导,就是希望有效遏制守住底线。在她看来,严禁出镜直播很重要,系统设计更重要。解决这件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互联网应发挥服务社会、科技赋能、造福人类的功能,对文化的引领开发要有设计和规定,在教育领域的使用要有限制,不要迷信和夸大网络的无限功能,遵循育人的本质规律,强化人际交往,回归教育的本原。
生活里,还有一些未成年孩子选择通过直播平台唱歌、分享心事,却不和家长、同伴说。这项系统工程还需要家校社合力,共同引导,在“严禁”的同时,也需要适当的“疏导”,比如:家长与孩子之间要建立充分的信任,多方配合系统设计,共同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暑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