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朋友圈是私人空间,但到了卢泓言这个级别,他的朋友圈早已经成为公域空间,因此这条内容引发一众业内人士围观,还引发了二次、三次传播。我是钱QQ/微信:6439979
我之前接触过多位新媒体造假链条上的从业者,因此有朋友问我怎么看待此事。我谈了几点看法,今天分享出来,供参考。
1、其实不是36氪造假不敬业,而是真的很难做到。我认识很多做微信效果的服务商,目前主要的服务商都能通过机器给微信加阅读量、加粉丝,但加留言和点赞机器很难做到(至少很难做到媲美真人),且费用很高。
这段时间,服务商又调整了刷阅读价格,平均每1000阅读量大约需要50元。刷一篇10万阅读量的文章,需要5000元成本。
5000元支出已然不小(当然这个成本不一定36氪直接支出),如果再实现与之匹配的点赞以及留言点赞的效果,即便我认识的渠道,最低也得花2万成本。
2、这年头媒体都不容易,真的很难在这事情对媒体苛责了。像36氪这样的媒体,在很多应收款还没有收回来的前提下,依然保持运营,给员工发工资上社保。这样的企业,还和它要什么自行车……
如果36氪按照专业流程造假,成本急剧上升,甚至会出现亏损。36氪是市场化的媒体,亏损接广告就失去接广告的意义了。
当然,我绝非鼓励造假,只是理解造假背后的无奈。
3、其实在这个行业,很多“假”的东西,只是一层窗户纸,一般大家遵循“看破不说破”的原则,各自安好。
优酷爱奇艺取消播放量显示,百度近期关闭了快照,都是这些大公司维持行业稳定(脸面)的做法。这两年,很多新媒体平台也陆陆续续关闭了前台播放量/阅读量显示。而微信依然坚持前台显示阅读量,人为增加了很多媒体、公关公司的成本。
所以,微信何时取消阅读量显示呢?如果能取消,一部分刷量机构会转型或倒闭,但更大一堆媒体和公关公司就可以活下来啊。
4、有人问,既然造假是行业潜规则,客户也知道造假,那么不造假行不行?不行!因为造假是一个链条,是一个利益共荣链条,不造假你养我吗?
新媒体/自媒体造假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客户默许甚至鼓励投放的账号造假是为了向上管理,同时吸引资本认可、获得官方认可、扩大所谓市场影响力,环环相扣,利益共荣。
这两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互联网行业的投融资和广告投放环境急剧恶化,刷量成本却倒挂暴涨。微信阅读量由10元/1000涨到了50元/1000左右,10万+的营销软文硬性成本剧增,导致了一幕幕“不敬业造假”的场面。在36氪之前,还有多家知名新媒体机构被扒皮造假,成为谈资。这些新媒体大都是我熟识多年的朋友,顾及朋友脸面,就不点名了。我是钱QQ/微信:643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