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资治通鉴》第卷 晋纪
【原文】太尉裕遣左长史王弘还建康,讽朝廷求九锡。时刘穆之掌留任,而旨从北来,穆之由是愧惧发病。弘,珣之子也。十二月,壬申,诏以裕为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为宋公,备九锡之礼,位在诸侯王上,领征西将军、司、豫、北徐、雍四州刺史如故。裕辞不受。
【译文】太尉刘裕派遣左长史王弘返回建康,委婉地向安帝请求,加授自己九锡。这时刘穆之执掌留守的大权,但是这旨意却是刘裕自己在北方提出,又通过别人传来,刘穆之从此既惭愧又害怕,得了疾病。王弘是王珣的儿子。十二月,壬申(二十九日),安帝下诏任命刘裕为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加封为食邑十郡的宋公,备办九锡的礼仪,尊位在各诸侯王之上,并仍像原来那样兼任征西将军,司、豫、北徐、雍四州刺史。刘裕推辞,不接受任命。
【解析】刘裕自己内心想在东晋政坛上获得曹操的地位,但是又碍于情面,如何伸手要官,政治家有自己的策略:
一、为什么让王弘提出意见?
、拉大族
王弘是王珣的儿子,而王珣就是王导的孙子。王导大家都知道,就是东晋的开国功臣,“王与马共天下”的琅琊王氏。让王弘向晋安帝提出加刘裕九锡的旨意,这主要是刘裕想向东晋政坛传递一个政治信号,那就是东晋的士族是支持刘裕加九锡的,东晋的贵族在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
、非己意
但是东晋的晋安帝已经是傀儡了,刘穆之就是刘裕的“萧何”主管背后的行政事务。而刘裕没有让刘穆之来提出加九锡的意见,其根本原因就是,刘穆之就是刘裕的化身,如果有刘穆之提出,这就意味着是刘裕自己提出,如果自己在拒绝,就显得非常虚伪,就成了政治闹剧。
、第三方
自己人给自己要利益,很明显会被认为是自己授意,和自己亲自张口没有什么区别。而政敌绝对不会给你输送利益。这时候,就需要中立的第三方来出来为自己要利益,会显得更加客观。而这个中立的第三方,不可能是真实的中立的,而是表面上不接触,私下里早就投靠的暗桩。
二、为什么刘穆之愧惧发病?
、没猜透
司马光用的这个“愧惧”两个字,表达的十分准确,愧,就是刘穆之自认为是刘裕的心腹,对刘裕的各种心理了如指掌,而这次对于刘裕让王弘提出加九锡的旨意,自己之前毫无所知,没有猜透刘裕心思,自认不是合格的下属,不能替主上分忧,故而惭愧。
、不信任
另外为什么刘穆之会和恐惧呢?核心的还是自己作为心腹,领导有什么事情不和自己沟通,本来应该是自己的工作,却跳过自己有王弘来做,这本身就是领导表达的一种不信任。在职场很多时候,领导越过你而直接指挥,边缘化闲置,就是冷落的第一步。
、无情报
我们作为下属,对于领导的心思,完全依靠自己的熟悉程度来猜测,这本身就不可能达到百分百,而且被领导越过去,是因为领导的不信任,还是不想让自己人搀和其中,到底是怎么想的,也无从揣摩。这就需要建立起快速的情报反应体系。自己是心腹,也需要收买领导身边的人,获取情报。
三、为什么刘裕却推辞不受?
、搞测试
刘裕对于自己伸手要利益,各大政治势力是不是同意,刘裕是没底的,这就需要有王弘提出,这样刘裕就能够看出来,谁支持自己,谁反对自己,能够在幕后通过各方的反应,来下一步制定相应的政策,是该打击,还是该拉拢。
、树形象
晋安帝和东晋的各个势力没有给刘裕任何的阻碍,不仅仅给了他想要的加九锡,而且还“为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为宋公,备九锡之礼,位在诸侯王上,领征西将军、司、豫、北徐、雍四州刺史如故。”比想象的给的更多。既然目的达到了,这时候,通过拒绝,树立政治形象。
、放信号
刘裕是个成熟的政治家,知道自己既然能够唾手可得的东西,就不必显示的那么急切了,这次暗地的索要和公开的拒绝,其实就是释放一种政治信号,让大家有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而不是一下子,就一步到位,这样政治舆论跟不上。所以,这次的拒绝也是为了让舆论酝酿成熟的必须步骤。
政治家索要利益,其实都有这样一个表演的过程,就是三让而受。明知道是到口的肥肉,所以更加会在意吃相。旨在表达出一种,我不是在乎这个利益,但是大家非要给我,我没有办法了才接受,不然就是客套不给大家面子了。不过需要在这里单独说的,就是他伸手要利益。而给的更多。这也是东晋贵族的政治成熟,反正都是你的,你要什么,给你什么,显得大家都太不知趣了,所以一下子给你更多,显示出对刘裕的讨好和迎合。其实利益面前,大家都在玩一个心知肚明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