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产品经理来说,需要掌握的能力点有很多,因此学习效率是十分重要的。本篇文章中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一些经验,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一起看看吧,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学习效率,可能是人才竞争的最大瓶颈。
前两天在峡谷微信群里,大家激烈讨论到一个话题:面对新领域,产品经理应该如何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老实说,这的确引起了我的深度思考。
众所周知,产品经理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岗位,需要掌握的能力点很繁多,这也意味着需要对新领域知识不断的学习,而能力鸿沟则往往由学习效率带来的相对时间内的信息不平衡所致。
同时,学习效率呢,客观上来说,则主要由学习能力和系统的方法论所主导。
因此,在假设学习能力基本一致的前提下,不同产品同学掌握的系统方法论就成为角逐场上胜负的关键。
上周,我在对客户风险画像这个新领域进行产品学习时,有些经验我觉得可能会对大家的产品实践有所帮助,谈不上系统方法论,几点浅薄的经验,仅供大家参考指正。
希望能带给你启发。
先简单介绍一下背景:
我们正在做工业互联网的安全产品,其中,有款产品是针对保险机构在进行安责险展业、为投保单位提供事故预防服务时所建设,既要满足展业的需求,又要能够符合AQ的事故预防服务标准,且符合应急局关于项数据监管的需求。
回归到业务需求本质,围绕保险机构/财险公司目标用户,从实际业务现状上来讲,保险机构/财险公司最大的需求,其实仍然是拓客,不管是对老用户新需求的挖掘,还是对新用户的增长,需求都明确指向客户拓展。
那么,我们作为科技公司,提供技术平台当然也要围绕“拓客”出发,帮助财险公司更好地识别、挖掘用户需求,比如,发现不同客户的投保现状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算法推荐精准的新客户或对老客户推荐新的险种(如,企财险等)。
因此,客户的风险画像就必不可少。
老实说,客户的风险画像对我而言,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那么面对陌生的领域,我们有什么有效破局的方法么?
其实,绝大多数的认知降级,都源于信息鸿沟的隔断:有些信息你不知道或者你知道的比较晚,所以你会看到,有些国内软件厂商仅靠模仿国外的先进产品,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面对新领域,产品经理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拓展信息渠道,并且,要确保提供的是精准的有价值的信息。
以客户风险画像为例,产品设计时需要了解安责险对于企业客户的需求现状,投保单位为安全企业,承包人为财险公司,我们获取精准信息就要围绕目标用户去推进,既需要在业务上以安责险需求为重要抓手,又需要在产品落地上去了解客户风险画像的信息。
这就首先确保了在信息来源上的搜索精准定位。
而在搜索渠道上,产品经理可以围绕“政策来源”、“行业背景”、“竞品现状”等去着手,由浅入深,逐步细化。
首先,在安责险行业政策的研究上,我们可以先百度或谷歌关键词“安责险”,随后可以看到一些政策指导文件,发现信息来源有应急管理部,我们就可以在国家应急管理部搜索行业政策之类的文件,如,《新安全生产法》、《AQ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等等。
其次,在搜索过程中,我们发现国内不同省市对安责险的政策导引有所不同,比如,浙江、广东走在前列,他们省级应急厅对安责险有更细化的政策要求。
比如,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总则(试行)》文件价值很高,结构很完整,对产品设计帮助很大。
再者,围绕“客户画像”的产品设计出发,我们可以从垂直类的行业研报寻找,如何寻找呢?
除了百度之外,大家可以从微信搜索,一般公众号内的信息会更垂直一些,另外,我还有付费的研报群,可以搜索,关键词“财险公司、客户风险画像、风险管理”等,很容易就找到了一份高质量的普华永道的报告。
理论上,我们通过第一步实现了信息的精准搜索,确保丰富的高价值信息可以指导我们接下来的产品设计。
而,我们在面对新业务领域时,还要学会在过程中去拓展相关知识面,试着去构建并逐步完善信息体系,这不仅指在信息的搜索阶段,而是应该逐步成为全流程的本能习惯。
我们以搜索阶段的“文件下载”为例,简要分享下通过“联想→深入思考”对陌生领域的学习效能提升:
首先,我通过百度找到了普华永道的这个客户画像的高质量研报,根据新闻报道发现很匹配,但网上信息不全。用文件名精准查找,付费文档要.元,这咱属实舍不得,毕竟快半个月零花钱了。
接着,我便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很快发现普华永道的公众号发布的有这个文章,而且,竟然直接免费下载,毫无套路,这里忍不住说两点:
要学会微信搜索,因为很多高质量文件会有公众号分享;
你看,这些免费的文件被作为付费文档售卖,竟然还有十几人付费,背后不就是信息渠道隔断所致吗?
再者,我很快下载到了这份文件,这时候,不要着急离开,我粗略地浏览了普华永道的公众号,发现不少文章对产品经理了解行业知识极有帮助,于是果断关注。
这还不算完,作为优秀的产品经理咱们要联想,通过普华永道的“关于我们”了解到他是全球顶尖的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嗯,另三个是:毕马威、德勤、安永。
再次强调:联想→深入。
于是,镜同学果断搜索毕马威、德勤、安永的公众号,同样发现文章对产品理念和知识拓展帮助极大,逐一关注。
同时,我们还要再深入了解一些信息,比如,各个公司的大概情况,像普华永道位于英国伦敦等等,别小看你深入了解的这些基础信息,你在产品宣讲时会极大提升你的专业性。
正是利用“联想→深入”的方法,我们再面对新领域知识时,更容易形成全面且扎实的知识体系。
已经找到了合适的文件,这个时候一定要通读文件,建议至少读三遍:
还是以客户风险画像为例,普华永道这篇文章我也读了好几遍:
我们通过导航目录,可以看到这篇文章的结构很适合产品经理,几乎是按照产品设计的流程所写的,所以,我把这个文件,结合产品设计的流程,又对我们产品团队的同学进行了分享培训。
比如,第一章是“什么是企业客户数字化风险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产品设计时的功能定义呀。
比如,第二章是“保险公司为何要搭建企业客户数字化风险管理体系?”,这就是对行业政策、需求背景的研究。
比如,第三章是“财险行业企业客户风险的来源和主要维度有哪些?”,这就是围绕核心需求,进行功能拆解。
比如,第四章是“如何搭建财险公司的企业客户数字化风控体系”,这就是将产品功能模块化后的业务流程。
第一遍读的不用特别详细,主要是通过快速预览建立一个大概的框架,而第二遍就需要详细阅读,并且针对重点内容进行笔记摘录。
摘录时,可以多从产品角度有目标地收集有效信息,善用关键词联想,强化记忆和理解,比如,我再阅读时就进行了笔记摘录和理解思考。
再进行了第二遍精读、摘录笔记之后,建议对重点笔记进行反复阅读,形成有效地知识转化。
偷偷告诉你,我是早上在公园跑步时,将核心笔记反复阅读进行背诵,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产品联想很容易掌握这个新领域的产品知识。
通过文件的消化理解,我们基本可以建立一个产品框架,这个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梳理出来,每个文件都是一个分支,便于系统化汇总。
事实上,不同文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所重复,参考价值也有所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多文件分析的基础上,要学会用产品视角提炼最大公约数。
针对客户风险画像,我们的文件信息主要来源于政策法规、行业研报、竞品拆解,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分支,并对梳理出来的价值点进行抽取。
而这个抽取的关键,就在于提取最大公约数,也就是在不同的文件里都反复提到的,这个一定是产品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尤其是对陌生的新领域。
比如,在普华永道的报告、浙江的实施意见中,都提到需要对投保企业形成客户画像的要求,只不过表述不一。
在浙江省应急管理厅的文件中,定义为“安全生产体检报告”,而在普华永道研报中明确为以企业客户为中心的“企业画像”,显然,这是一回事,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分析、提取,识别到重点。
掌握了基本的信息体系之后,重点要结合公司现有的业务进行知识输出,在实践中讨论、成长,这点对于知识的消化理解、进一步形成自己的能力体系极为关键。
比如,围绕客户风险画像时,我们原本只有一个维度:“企业客户风险画像”,并且,我们对企业客户风险画像的认识也比较粗浅,最初我们这样定义,主要来源于和内部业务人员的沟通,换句话说,有点闭门造车。
而在借鉴学习了研报、行业政策文件后,尤其我发现普华永道文件中提到,财险公司企业客户风险分级时,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单个保单”保单层级的客户画像,并且增加了“行业画像”、“地区画像”。
你看,这就是消化理解的过程,面对新的业务领域时,我们只有将学习到的信息与现有业务进行有效融合,再经过反复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循环过程,才能快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长期来看,产品经理面对新领域是个常态,在陌生领域和知识盲区中,如何能快速、高效地迈入并迅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不仅决定着产品的进阶提升,更是未来人才竞争的关键制约点。
前两天群里有产品同学建议我做成付费文章,拆解分析下应对陌生领域的经验,以上只是浅薄地经验参考,远不至于付费,仅希望能带给你一些产品启发。
另外,普华永道这篇“客户风险画像”的报告质量很高,推荐每个产品同学仔细查阅,将这块产品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体系,公众号“产品大峡谷”内,回复“风险画像”,即可下载该报告。
当然,仍然要提醒大家,产品经理面对复杂的新领域务必要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定离不开开放的心态,切勿自我设限,面对新领域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