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写起来觉得越发的困难了。
没有素材,也没有什么感悟值得被记录。可能我不是太懂生活,所以国庆假期于我而言就单单是意味着八天的晚睡晚起,仅此而已。
醉生梦死的生活体验就像是饮鸩止渴,短期内的舒爽却注定换来之后因颓废光阴而带来的惋惜。
其右日记存在的价值在哪里?
我也不记得这是我第多少次询问这个问题了。其右日记于其他人而言,可能仅是一个每天产出千字文章的公ZHONG号,但于我,却是每天近乎一个半小时精力及时间的投入。
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不怕,怕就怕在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投入。
自从接触了经济学,对机会成本这四个字印象深刻。如果将创作日记的时间用于阅读,是否会更加的划算呢?创作日记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呢?这个日记的有益效用是于我还是于读者大众呢?
特别是在此时,真的很想静下心来在纸上写写画画,提问个问题来帮自己梳理清晰关于其右日记存在意义的思路。
问题太多,又不分主次,就特别容易将问题复杂化,从而不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将日记作为一个复盘的工具,这样子做会不会有些意义呢?
如果单从写日记复盘这件事情来看,确实是挺值得执行。但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其右日记是一种公开形式的创作,有些事情自己确实有感悟,可,毕竟某些事件涉及到了某个或是某些当事人,虽在日记末尾备注上请勿对号入座,但总是有极个别敏感的人中招。
不想因为创作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很多关于人性人心的事情不方便写。即使写了,也不方便发表。
将其右日记作为帮助到读者的经验分享如何?
期许虽然美好,但总是会因为某些因素的限制使得原始目的不容易达成,隔行如隔山,你的行业经验未必可以很好地帮助到异业的人。
读者都喜欢什么样子的文章?读者为什么愿意花费自己的时间来阅读你的创作?你的创作可以为别人提供什么样的价值?
这些问题,诚实地讲,直到现在,我都还没有给出一个相对确定的答案。
甚至我也在想,在平台图文创作风口退却,短视频大行其道的现在,是不是应该“弃暗投明”,以短视频作为流量的突破口来带动文创平台的粉丝关注呢?
如果这是一个办法,那么是不是应该先找到短视频内容的定位呢?
做什么事情,可以激发自身优势到极致?我自身的优势是什么?怎么去做到极致呢?还有,对我而言,抖音,头条等媒体平台到底属于一种什么样子的工具呢?
为了可以持久的运营下去,其中的盈利又是怎样进行的呢?
大脑中充斥着很多的问题,充满着很多的不知道。但也正是这些众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堆砌出一个真正属于我的创作和创新方式。
互联网对我一直是一个很虚幻的概念,之所以我比较感兴趣的持续尝试接触,也是希望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变现出自己人生中的一桶金。
今天的日记有些凌乱,但,也是我近来自我思考的部分细节展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