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黄金圈法则,这是一个很有用的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考问题的思路,也可以用来增加说服力。
西蒙·斯涅克在他的《从“为什么”开始》一书中提出了“黄金圈法则”的概念。他发现,大家一般向别人表达或者激励时,常规路径是:先现象,而后措施,最后是结果,这种路径收效甚微。而真正能激动人心的路径应该是:先理念,而后措施,再到现象,最后是结果。
先思考为什么做一件事,目标和信念;然后是怎么做,是实现目标的途径;最后是事情的表象,具体实施的动作。
昨天在抖音里直播的时候,有两位老板的问题,如果用这个思维框架来思考的话,会得到不一样的启示。
一位老板说:现在的工作太压抑了,没前途,人都要疯掉了,每天几乎就是行尸走肉,不想再浪费时间,准备过完年就辞职开店,需要我给点鼓励。
需要别人给鼓励,说明内在动力不够,也说明了有些事情还没想清楚。我们试着用上面的思维模型来思考:
首先应该思考为什么。离开公司要创业,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困难,比如枯燥的工作,比如糟糕的人际关系,这个理由是不扎实的,因为你内心深处也知道,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会遇到困难,都要克服各种挑战。如果你离开,是为了让自己内心更充实,更有成就感,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干得都是千篇一律的工作,体现不了你的价值,那创业也许是适合你的。当然也可以其他,比如不甘命运被一个领导或者公司操控,而是自己掌控命运。。。等等。
为什么是你做决策的原动力,当你没有想清楚的时候,动力是不够的,会优柔寡断,甚至碰到困难又回头。
然后思考怎么做的问题。对于前面“为什么”的思考,就会决定你怎么做。如果你单纯不喜欢你的领导,或者不喜欢同事的氛围,你换个部门,换个公司就好了;如果你觉得不胜任工作,那就提高自己的能力,虚心学习;如果你追求内心的成就感,创业是一条路子,开店是其中之一,但不是唯一,也许你可以有其他的形式,比如开个淘宝店,做个自媒体,或者开个公司,即使开店,也有很多行业,很多品类。
最后才是做什么的问题。方向和路径都想好以后,接下来就要思考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方案。要打磨产品,拜师学艺,读开店笔记的文章,听我的选址课程,了解顾客需求,到同行店打打工,以及后面的选址,装修,开业,宣传。。。
再说说另外一个案例。
一位开花店的老板对于有些顾客砍价的行为很苦恼,因为她不善言辞,最后往往不欢而散,得罪了顾客,自己也不开心,问怎么办。
如果纠结于和顾客讨价还价的技巧,如何让自己技高一筹,那老板就徘徊在“做什么“的层面了,如果追本溯源,想想顾客为什么要买花,思路也许会更多。
社区花店的顾客,基本是面向本小区的顾客,他们买花回家,无非就三个主要目的:一是让自己开心,花是美好生活的象征;二是让家人也因为自己营造的美好变得更加幸福;三是让家里的访客觉得自己品味,有生活情调。
无论任何一点说给顾客听,顾客都会认可的,都不应该纠结于几块钱的讨价还价,毕竟内心的快乐,家人的舒心,亲戚朋友的认可,远比几块钱有价值。
试想一下,这些话说出来,即使对于顾客的赞美,也是让顾客不要再降价了,顾客听了也许自己都不好意思讲价了。
黄金圈法则可以用到很多地方。留言区你也说说读后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