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工厂价”“工厂店卖得便宜,不用比较价格了”……如今,不少网店卖起了“边角料”食品。面对类似的宣传语,不少消费者都忍不住想点进去瞧瞧。据了解,正规的“边角料”食品和正装食品口味、品质相当,物美价廉成为这些“边角料”食品的标签,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关注。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线上售卖的部分商品,存在打着“边角料”食品的名义,实际借机销售“三无”产品的可能,极易造成食品安全隐患。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时还需多留个心眼,应特别注意食品安全卫生及店铺的资质问题。
“边角料”食品走红
继临期食品后,食品“边角料”也备受关注。
食品“边角料”一般指制作食品时切割、裁剪下来的零碎材料,如肉脯碎片、火腿头、面包边等,因形状不规则等原因不被正装产品采用,但加工工艺、品质与正装产品完全一致。一些商家将这些“边角料”重新制作成食品出售,既可以减少损失、降低成本,同时也避免了浪费。因商品价格低廉,迅速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关注度。
魔镜市场情报发布的年一季度消费新潜力白皮书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零食“边角料”相关产品在淘宝天猫销售额为万元,同比增长.%。预计未来零食“边角料”市场规模将稳步上升,月销售额有望突破干万元,在零食行业市场的占比将达到%—%左右。不过,白皮书也指出,这一概念有三大痛点:无法保证产品品质、性价比存疑、演变成营销概念。
记者了解到,“边角料”食品的售卖大多集中于线上渠道,记者随机打开几个店铺,发现相关商品销量均在千件以上。以面包边为例,记者搜索“面包边边角料”,出现的大多是桃李品牌的面包边,但均为小店售卖,官方旗舰店并未售卖。网店客服告诉记者,他们店铺的桃李商品均为厂家直接供货,保证正品。对此,记者致电沈阳桃李面包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称,“网上售卖的应该是正品,官方旗舰店没有售卖,有专门的渠道商来工厂统一回收。”
值得关注的是,与火腿头这样保质期较长的商品相比,面包、蛋糕“边角料”的线上售卖便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因保质期较短,快递在运输过程中又需要—天,且此类商品也有店铺会标注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因此,消费者购买时还需要看清发货地。
网上不乏“三无”产品
除了来自正规厂家的“边角料”食品外,网上也不乏宣称“边角料”,但生产厂家不明、未标注生产日期的食品。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看到,一个专门售卖猪肉脯“边角料”的商家,一款猪肉脯售价为每斤元左右,肉脯装在透明塑封袋中。客服称:“肉脯的保质期是天,产品都是近期生产的。”当记者询问是否标注生产日期,客服表示包装上并没有生产日期。
“边角料”食品因其价格低廉,试错成本低,不少消费者抱着尝鲜的心理购买。然而,一旦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也大多因维权成本较高而不了了之。
对于“边角料”食品可能存在“三无”产品的问题,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无法确定商家是否在二次加工过程中将两个品牌的商品或不同日期、不同原料的食品“边角料”混在一起,这样的情况下,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概率就非常高。
艾媒咨询集团CEO、首席分析师张毅对记者表示,目前销售的“边角料”食品,一种是临期食品的变相销售,另外一种则是“边角料”通过外在加工形成新的商品销售模式。因此,需要特别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加工者的资质问题,另一个是生产周期和存储周期问题。
食品质量不能“打折”
食品“边角料”再利用,对企业的品控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如何来规范“边角料”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吴广枫对记者表示,目前对于食品“边角料”本身,没有对应的产品标准或者企业管理体系规范。如果“边角料”食品出了问题,可能涉及店家超经营范围销售或“三无”产品销售。
据了解,《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第六十八条要求,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由此可见,“边角料”食品的质量要求与其他食品是一样的。
为保障“边角料”食品质量安全,市场监管部门也在积极行动。近日,浙江省苍南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部分生产企业行政约谈会,从生产源头控制“边角料”食品规范处置和出厂销售。明确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务必要做好“边角料”食品过程控制,确保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不被污染。包装材料、储存环境,尤其是产品标签标识必须符合要求,合理确定保质期,绝不允许出现强制标识内容缺失,甚至是没有标签的“三无”产品流入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