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发现,在健身群、跑步群、读书群等里,与同好一起,你运动读书能坚持下去的概率明显要高很多。
一项研究表明,有医院为了降低病人预约之后不来问诊的情况,出台了一项措施:要求患者自己亲自填写预约信息。
只这一项举措,竟然将失约的情况降低了%。
后面推行网上预约之后,预约程序会在预约完成后给患者再发送邮件或者信息要求回复确认,同样降低了失约率。
以上现象,利用了人希望保持态度与行为一致性这个原理:人们更愿意为自己已经认同或付诸一定行为的事情或者观点表达赞同。
换言之,如果一件事对方已经给了你承诺,那么在未来对方就比较容易在行为上延续这个承诺;如果对方打破了这个承诺,大部分人会产生歉疚的心理,并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补偿。
为什么人们倾向于保持前后行为的一致性?
这其实是我们的一种心理需求。
因为当我们无法保持这种一致性的时候,我们会出现短暂的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会给我们带来诸如惶恐、低落、歉疚、迷茫、自我批判或怀疑等负面情绪。
而人本质上是趋利避害的动物,我们从本性上希望回避这种负面情绪,或者找出一个合理的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以缓解认知失调。
这种原理对职场上的我们很有帮助,因为它让对方更容易对我们说YES。
采取的策略有以下种:
第一个是“承诺”法。
我们都知道,三角的稳定性是最好的,所以,当其中两个边已经确定的前提下,为了维持稳固性,第三个边一定要配合另外两边的。
而这个配合的过程就需要人们做出“承诺”。
承诺,分为主动承诺、被迫承诺和被动承诺三种。
主动承诺常见于平时寒暄,比如问候“你今天过得怎么样?”,一般人会回答“还不错”,这是主动承诺。
但如果问候是“你今天一定过得不错吧?”,属于让对象被迫承诺;
如果问候是“你今天的行为让我觉得你就是这样一个人”,则属于被动承诺。
而被动承诺更容易让对象跟着我们的思路来,是一个比较有用的策略。
比如,你通宵达旦地赶出来一份方案,如果你与老板或者客户见面时,只是简单说一句:“这是我做的方案,请看一下”,那后面对方会有反应?可能是简单地瞄一眼,或者是提出一大堆修改意见,让你坐在那里怀疑人生。
但是,如果你这么说:
“XX(老板/客户),您在这一行的时间比我长,比我更有经验,这个方案的优点您肯定能看出来”。
接下来,你再介绍下方案里的亮点,对方的态度肯定不会再那么强硬。
因为在其中,对方已经对自己做了一个承诺:我入行久,资历老,水平高,是能看出来方案优点的。
在这个三角形中,一边是设计的方案里有优点,一边是对方是个有能力看出优点的人,那第三边,采纳方案的概率便会极大增加了。
第二是“同意”法。
比如,你是一名电器销售,碰见一名客户,你问:“先生,是要买XX电器吗?”客户:“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如果换一种方式:
“先生您好,家里的XX电器买了有段时间了吧?”“呃,是的”
“您有没有想过,如果XX电器能够与您语音交流,会不会很有趣?”“嗯,可能是...”
“除了能够语音交流,您想不想知道XX电器现在还有哪些新奇好玩的功能?”“有点意思,跟我说说”...
“同意”法首先谈论一些你认定他们一定会同意的事情。
然后,说一些很难否定的事情。
接着,你可以问一下他人的喜好或是一些十分清楚的问题。
最后,要求你真正想要的,你很可能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
大脑有一种情绪反馈回路,它使你寻找感觉和刺激(无论优劣),并将当前的情绪维持下去,并且避免任何会令你情绪变化的事情。
请求者通过在一系列与要求不相关的问题上取得同意,可以增加人们服从的频率。
这又被称为“纯粹同意效应”:会使受试者将实验者的观点看成与自己的。这反过来又增加了对于来自同一实验者的要求的顺从频率。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几个观点上取得了别人的同意,那么他们更愿意同意你下一件观点,尽管它与之前的话题毫不相关。
其中的技巧,就是多问对方一定会做出肯定回答的问题。
要注意一点,在说服对方的过程中,内容本身不应让人觉得有极强的说服目的。
如果你的沟通内容让别人觉得你本身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往往会适得其反。
这就是为什么你可能对街上那些“游泳健身了解一下”的呼声不易驻足的原因。
日本顶级沟通专家佐佐木圭一说过:
沟通措辞就像做菜,是有谱可循的。只要熟练掌握菜谱,任何人都可能做出美味佳肴。只要你有办法让他人对你说出“YES”,那你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