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团队年终总结会议的时候,有一个环节是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评议,即在一位成员总结分享完毕之后,其他成员分别点评,提出改进建议。这个环节的本意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因为年终总结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差距,找到改进方向”,结果往往都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建议和批评容易招致反感,而赞扬总是那么悦耳动听,趋利避害是人之本能。例如,三国时的杨修聪明过人,直言无忌,最后落得个被曹操杀死的下场。
记得刚入行的时候,有个团队设计了团队产品宣传册,居然用了粉红色。当时的律所主任看到之后只说了一句:“用色大胆”。这是个略带中性偏下的评语,换成当时的我估计就直接说这个颜色不行。即便如此,这也是我听到这位主任说出最重的一句批评了。
直言往往不可取,这是因为大部分既无法做到成为李世民,也无法做到成为魏征。很多批评意见或者建议本身带有不少偏见、误会和感性,况且鞋子大小是否合适,只有穿在脚上的人才知道。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让别人接受,也能提出建议呢?
笔者记不清在哪本书中看到过一种“三明治”式的评议方法,即表扬+建议+表扬,用表扬的外以将意见或者建议包裹起来,就好比药品外面包裹了一层糖衣。比如,对一个不爱修边幅的人说,你的颜值和气质都很好,如果能稍微打扮一下,可能会更加与众不同。
还有一种方式更为委婉,以补充的方式表达不同意见。比如大学的教授在研讨会上的发言,一般很少会有唇枪舌剑,剑拔弩张,而是以种理性的、谦卑的姿态,在前人发言的基础之上,加上自己的意见。因此,通常我们听到的是:“某教授刚才的发言我完全赞同,同时我还有以下几点补充”。这样的措辞完全感觉不到是提意见,反而给人感觉是来捧场的。
全部都是赞扬的评议不会落下仇恨,但会给人感觉是心口不一,缺少诚意。这就制作蛋糕,结果全部都是奶油,甜腻过头,卖的再好,可能也难以有回头客。如果双方的关系足够近,直言不讳是最为经济的做法。这也是什么夫妻之间相互都是差评师的原因。
总之,表扬和批评,要把握好调和的比例,任何一个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比例的恰当与否,要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