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媒体运营 » 正文

改变潜意识的正确方法,经常被暗示的孩子,大脑会发生惊人变化!有些话永远不要对孩子说

6838 人参与  2023年02月23日 14:04  分类 : 新媒体运营  评论


为什么孩子越吼越不听话?


儿子最近在家上网课,

经常一道数学题琢磨半天都想不出来,孩子爸急了:


“讲了这么多遍还不懂吗?

“你怎么这么笨!”

“你是猪脑子吗?”


儿子很快不耐烦起来,最后干脆把笔一扔,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你知道,

为什么孩子越吼越不听话,越让他做什么就越不做?


这可能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你,陷入了“白熊效应”。



如果我说,“接下来一分钟内你想什么都行,就是不能想一只大白熊”,


改变潜意识的正确方法,经常被暗示的孩子,大脑会发生惊人变化!有些话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百度竞价优化_微商推广_今日头条自媒体_新媒体运营_剑谦网络



你能做到吗?


是不是发现,越强调不要想大白熊,你脑海中的大白熊就越清晰?


改变潜意识的正确方法,经常被暗示的孩子,大脑会发生惊人变化!有些话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百度竞价优化_微商推广_今日头条自媒体_新媒体运营_剑谦网络



孩子也一样。

你越是告诉他,不要在床上蹦,他就蹦得越起劲;

越是强调,不要打翻杯子,他就越容易把杯子打翻;

越是说你怎么这么笨,他越不会做。


越是阻止,越容易发生,这就是“白熊效应”。


也是一种心理暗示。

当你在潜意识里不断重复一件事情,它就会变成现实。


临床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隐形精神暴力”,

如果你认为孩子不好,贬低他,他也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你一直说他笨,他就真的认为自己:“我不行,我不可以,我做不到”。


心理医师苏珊·沃德教授曾经说的:“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哈佛医学院发现,长期被这样对待的孩子,他们的海马体和胼(pian)胝(zhi)体的体积会缩减,

这说明,孩子的记忆力和反应速度都会下降,智商会受到直接影响!



暗示对孩子的影响力,真的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3句“暗示”,帮你激发孩子内驱力


那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做法,

一看父子俩因为写作业开始发脾气干仗了,我赶紧叫停!

各种彩虹屁都用上了。

这也是一个心理学上的万能公式:

FFC育儿模型。

翻译成中文就是三步:

事实(Fact)+感觉(Feeling)+比较(Compare)。


1、第一句话,描述事实:

“我知道你也很烦,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妈妈很理解你。”


——这是在跟孩子共情。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的右脑管情绪,左脑管逻辑思考。

孩子14岁之前,

“前额皮质”的发育尚未成熟,

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右脑一旦占上风,

就会变得敏感、脆弱、自控力差,

凡事都爱和大人“对着干”。


这个时候,就像精神分析里说的,

父母要像一面镜子一样,去映射孩子的喜怒哀乐,

帮他言语化,

这会让他慢慢平静下来,

会让他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关心。



2、第二句话,阐述感觉:

“妈妈很欣慰,你现在正确率比之前高太多了。”


——这是在帮孩子转念。

孩子本来就被题目难住了,

不会做,心理压力很大。

这个时候又被家长说:“笨死了”,

会进一步挫伤他的自信心,

开始怀疑自己,

觉得自己不是读书这块料。


所以我们要帮孩子把“负面情绪”转变成“正面情绪”,

让孩子明白,原来:

只要好好努力,下一次会比这一次更好,

我能行,我可以!


当他有这种心态转变的时候,

学习就会完全转变状态。


3、第三句话,进行比较:

“你看看你那道题不用爸妈教都做对了,这道也可以。”

“咱们再试试。”


——这是在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有科学研究发现,

情绪降温的时间其实是15s,

在孩子情绪平稳下来后,

左脑的逻辑开始慢慢回来了。

这时,我们就可以不断地强化孩子的正向观念,

然后,鼓励他继续尝试。


你猜怎么着!

孩子还真吃这套,把笔又拿起来重新算了:“妈妈,你再给我讲一遍吧。”


而且最近作业本上出现类似的问题,他都没有再犯错。


同一个孩子,为什么仅仅因为大人对待的方式不同,他的表现竟然出现天壤之别?


心理学上曾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权威性谎言”。

罗森塔尔教授去了一所普通中学,

随机划了18个名字,

对老师说:“他们智商很高,很聪明。”

没想到,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

那18个被选中的学生,

真的成了班上的佼佼者。


这,就是暗示的力量!


FFC模型也可以解决很多让你头疼的育儿问题:

比如,孩子不爱干家务,那就观察孩子在这方面的优点,哪怕他只是洗了一个碗,你也要抓住机会夸。

第一步,描述事实:“妈妈都没提醒,你就把碗洗了。”

第二步,阐述感觉:“洗得很干净,妈妈太开心了。”

第三步,进行比较:“你看你碗刷得多好呀,比妈妈刷得都干净。


哪怕只是一道题,一首曲子,或者孩子某一刻努力的态度,你都可以用赞扬的方式,激励他朝更好的方向前进。


脑科学家洪兰教授说过:

大脑是可以被语言改变的。它会一直不停地因为外界的需求而改变神经的分配。”


聪明的家长,应该把爱和期待传递给孩子,

而不是否定和打压。

只有当孩子感觉更好的时候,他才能做到更好。


父母如何正确应用“暗示”养育孩子


孩子的未来是好是坏,就藏在父母的嘴里。


那我们如何正确用“暗示”来解决育儿难题呢?


✔生活上,把“不要”去掉。


直接告诉他,你希望他怎么做。


把“不要吵”,改成“嘘,小点声”;

把“不要顶嘴”,改成“先听我说完”;

把“不要哭了”,改成“妈妈抱抱,告诉妈妈为什么难过?”;

把“不要乱扔玩具!”,改成“你是不是不喜欢它们了?为什么不喜欢了呢?”;

把“不要打人”,改成“你可以生气、发脾气,这都没关系,但是打人是不对的。”


你会发现,只要把“不要”去掉,孩子会越来越听话。



✔学习上,训练孩子自己“上瘾式学习”。


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学习呢?

那你就一定要了解“峰终定律”。

这是说,

人对一段体验的感受,是由高峰和结尾决定的,

如果高峰和结尾是愉快的,那么整段体验就会很快乐。


很多孩子学习的高峰是这样的:

“啊,这道数学题,太难了!”

“啊,这篇作文不会写!”

全是负面情绪。


学习结尾是这样的:

“太烦了,不想学了”

“我要去玩手机”!

也是负面的。


这就直接决定了,孩子觉得学习是痛苦的,谁没事儿喜欢给自己找罪受啊?


那为什么很多孩子打游戏上瘾呢?

就是因为高峰和结尾都超级爽,

甚至每一分钟都会有正面反馈。


说到这,估计你已经想到了:

如果学习的高峰和结尾是正面的,那孩子就可以真的爱上学习。


没错!

我们可以主动帮孩子去创造正面的高峰和结尾。


先说高峰。


孩子之所以不想学,就是因为学习目标太大了、太难啃了。

就像暑假作业,一做就是一本书,搁谁谁都不想做呀,太多了。


我们可以帮孩子把大目标拆成小目标,形成一个个具体的、可以完成的小任务。

比如:一天做5页。

这样,学习就会变得相对简单,当孩子一次又一次完成时,大脑就会感到快乐,自然形成正面的高峰体验。


再来看结尾。


有的孩子作业都做得很好,提前完成了,家长却说:“还有一本练习册,来,咱们趁胜追击。”

这就把孩子本来已经积累的那些正面体验慢慢消磨掉了。


所以,不要趁胜追击,而是吊一点点胃口。

当孩子激动地跟你说:“我都做完了!”,

你就可以说:“好棒啊,咱们休息休息,你想去公园玩吗,我可以陪你。”

孩子反而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我们不断给孩子正向反馈,也是在激发他的内驱力和自信心,


他才会更有动力:“我能行,我可以!”


这,其实就是暗示的力量!


下面这些很好用的黄金句式一定要多跟孩子说:


“宝贝,你说了算”

“宝贝,你能帮帮我吗?”

“哇,你做得比我还好。”

“宝贝,我相信你。”

……


父母给到的暗示是积极的,

孩子就会相信,

并且努力成为那个美好的样子,

能面向世界、满身活力、热情微笑,

也能拥抱自己、从容洒脱、不卑不亢!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父母的话,是孩子一生的风水。


坏的暗示,让孩子一生藏在童年的阴影里;


好的暗示,给孩子一生前进的勇气和底气。


父母的语气有多好,孩子的运气就有多好,


永远不要小看“暗示”的强大力量


本文链接:http://www.woshiqian.com/post/193598.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