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媒体运营 » 正文

电商变现是什么,一篇文章读懂互联网医疗的终极问题:如何变现?

9713 人参与  2023年04月04日 09:03  分类 : 新媒体运营  评论


想必大家都知道华兴资本Healthcare团队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医疗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了。就是那场传统医疗、互联网医疗以及医学研究者的“贴身肉搏”。

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这次峰会分为上午场和下午场:上午主题演讲堪称一场传统医疗、互联网医疗以及资深医学研究者观点的世纪大碰撞。激烈的讨论,思想的火花,现场的爆笑都令这场观点互搏变得妙趣横生又引人深思;而下午的五场分论坛(医疗器械、医药、基因诊断及体验服务、医院、互联网医疗)中的观点争论更是毫不留情。

而且在华兴资本互联网医疗团队负责人周亮先生主持的“互联网医疗分论坛”谈论中,参会的企业更是就“互联网医疗如何变现”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可谓百家争鸣、干货十足。不信你看!

捷斯瑞CEO张海雷:因为我们是传统行业,进到移动移动互联网这个行业是下了很大决心。思考了两年后,我们找准了一个模式:我们就围绕我们这些医生,把他们服务好,让这些医生来跟他熟悉的病人。

我们当然也希望能够覆盖更多的病人,但我们发现,医生的时间有限的,他可以开放出来,他开放给谁,和不开放给谁,他愿意指导什么,他不愿意指导什么,他愿意不愿意这个免费,这些事情我们都决定不了。

所以我们就是想一个是,在开始的时候先去抓这个金字塔顶端这5%的机率。而这个5%的机率,是医生是愿意用他有偿的服务,来去提供给他熟悉的病人。逐渐的让这些有支付能力的这些人,把医生的这些积极性和他的时间赚起来,是不是下一步,他就更愿意来提供一些免费的给病人的服务,这个我认为它是这样的逻辑关系。

我们所有其他的病人的这上面的管理教育都是免费,只有这个问诊是收费的。我们不能做免费的事情,这就是我想说的。医联CEO王仕锐:在国外,医生和医生之间的交流,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事情。而在国内却因为种种原因使大家的交流不像国外那么通畅。但我们依然认为,对于医疗来说,它还是一个自然科学的范畴。一个快速的信息流动,人与人之间能够建立起很好的信息脉络,用信息脉络去数据结构化,然后做大量的挖掘,对未来的整个医学的发展是很有价值的。

但我们现在用的整个医疗系统用了两百年了,其实理论上来讲它是可以更快的。比如,其实有70%的病例可以通过慢性咨询可以解决,但是我们没有一个很快的方式去打通它。

我们认为如果用互联网的速度的话会快的多,所以,我们致力于医生社交,做了一款叫医联的APP。这个App还比较年轻,做了刚刚一年多,上面有数十万个大夫。我们简单的讲,就想打造一个医生的微博。医生会在上面做所有的学术交流:上传、分享、交流病例,然后相互提问题,每天都有大量的圆桌会议。

电商变现是什么,一篇文章读懂互联网医疗的终极问题:如何变现?-百度竞价优化_微商推广_今日头条自媒体_新媒体运营_剑谦网络

我们研究互联网医疗变现方式有两条路:一个是叫药厂合作,帮药厂把能搬到线上来做的繁重业务搬到线上来做;而不能搬上来的,看能不能通过互联网技术提高他们线下的效率。另外一条,我想可能会是数据挖掘,我们能很精准的接触到医生,我们知道他是谁、他的背景、他参加过什么样的事情、他的行为轨迹是什么、喜欢用什么样的药

丁香园CEO李天天:其实我们在变现上,走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市场营销:把药放在网上做专家讲座、知识答疑、竞赛等推广。这种方式其实跟传统的广告业务比较类似。而现在整个丁香园的业务,已经进化到数据阶段。那么,数据从何而来呢?

我认为在做数据变现之前得先回答一个问题:医生为啥要跟陌生人社交?这也是丁香园做了十五年的,我们这个答案背后,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内容的支撑。我看到了这个医生懂得比我多,我才愿意跟他做社交。我们认为陌生人社交后边是由强大的内容主导的。

丁香园的研究是陌生人的社交是以内容为支持的:我们会在专业内容上下工夫,而不是看社交这块。内容起来,社交才会起来;内容不起来,社交也很难起来。

那么内容产生什么,内容产生的不是数据,内容产生互动,我要用内容来产生互动。然后用互动产生什么,互动产生的就是数据,就是医生的行为数据。

我们做的数据平台,是跟药企业的CRM去打通的。分析抓取医生的各种渠道上的行为,根据这个行为来获得信息,帮助药企。跟他们的CRM系统、市场营销等IT系统进行对接。这一块已经做了将近两年左右的时间。

我觉得这个数据是未来一个非常大的趋势,而且应该是一个不可改变的方向。所以丁香园会在网站端,APP,微信等渠道上面去多节点的触达医生,去收集更丰富的数据的种类。因为我们注意到医生在PC端跟在移动端的数据表现是不一样的。那么这时候我们就要分辨,哪些内容适合在PC端去传播,哪些适合在移动的去传播,哪些可能是微信里面就可以搞定的。搞定之后,我们还要从这些数据里面去看到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生产生这些数据背后的原因。

更美CEO刘迪:我做公司时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要做一个医疗行业里面可以变现的公司,后来的最终我做出来的就是更美。

跟几位老大的经历可能不太一样,我经历的是移动医疗这几年的变迁:我是从基础开始做的,所以基本上移动医疗这一拨的产生、运营,包括设计,包括写编码,我自己都做过。我觉得所有的岗位里面,最难的就是商业变现这个岗位。我之前是在另外一家移动医疗的公司,然后做到VP,就是负责商业变现这一块,后来有其他的公司再挖我的时候,做什么都可以,只要别让我再做我商业变现就可以了。因为我觉得这个可能对于移动医疗来说,变现这事会是一个挺难解答的问题。

我是这么看医疗市场变现这个问题的,就是如果移动医疗市场分两条线的话,我觉得是一横一竖两条线,就是他的变现。

一条竖线是现有的医疗服务,然后去收钱。包括现在大家在做商业的医院,然后再去做海外的医疗;另外一条横线是,我需要找到更多的消费者群,就是除了这些病人,还有什么人是需要医疗服务的。这就是我刚才所谓的消费医疗市场。

美国把这个行业叫可选性医疗,就是你可以选择消费它,你也可以选择不去消费它。但是如果你对于生活的质量,对于自己的健康情况,有了更高的要求的时候,而不是去治病,可能你就进入了消费医疗的这个范畴里面来了。这个是市场扩大的面积的钱,所以我们认为用心去切横这条线可以最快速的变现。

挂号网CEO廖杰远:关于变现,这个还是要耐的住寂寞、经的起诱惑,我们学医的都特有体会。

因为各方面来说,互联网和医疗现在远远还没有握手。虽然医疗健康这个产业足够的庞大,但确确实实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没有看到“如何变现”。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产品,还有就是我们去尝试着,或者在等待着政策开创。

实际上我觉得媒体也好,还是我们一些从业者,对互联网医疗的变现,我觉得有点过于操之过急了。当你产品如果本身自己的积累没有到临界点的时候,你过早的追求变现,其实是堆沙子,你很难能盖成大楼的。当如果说你把你的产品或者你的服务,做到尽你所能的极致,做到足够规模的临界的时候,我认为钱会来找你的。钱的腿比人的腿长多了,你追不着它的。就像微信前几年,永远不会想着去挣钱一样。如果挣钱,他不会有今天了。

但是如果你一直专著解决第一个痛点:你认为是痛点,行业也会认为是痛点,政府也会认为是痛点。把产品做到极致,做到它成为一个行业的时候,变现就是迟早的事了。

趣医网CEO李志:我从本科到博士一直学计算机的,我们的起点不同,所以注定了我和各位考虑问题的方式可能不同。我认为所有的医疗互联网企业,最终都要做交易来变现。

实际上大家谈论的方向已经慢慢在分化:一个转向了医疗,一个转向了服务。

所谓的医疗,就是我线上有一定医生和患者积累之后,要把这些做到线下的话,一定是通过医疗机构来实现的。这有两种形式:一个是你和现成的医疗机构合作,去和他做交易。比如我是医生的平台,我就可以通过现存的医疗机构,去合作,去通过这个医疗效益来变现。如果我不和现成的医疗机构合作,我也通过开增量的医疗机构,比如说开线下诊所,在座就有几位的企业是通过自己开线下诊所的。总而言之,这个分支是到最后是做的医疗这个分支。

那么还有一个分支,就是做服务,就是我不懂医疗,我也做不了医疗,但是我为医院服务,为医生服务,为患者服务。通过这种服务我去实现交易,实现变现。

这其实就是趣医网现在做的事情,我们的变现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传统的IT服务。就是说,未来很多第三方服务,你要和医院来做生意,而我趣医网已经做了这么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帮助你,一次性接入之后,你可以不用去医院公开,不用和医院的复杂的IT系统去做对接。我觉得我们的平台价值是这个,我就可以向第三方的服务来收费。

包括医药企业的变现,大家的模式也都不同。其中有两点非常关键:第一个社保,第二个就是远程会诊这种模式。趣医网在医药变现,已经在做一定的尝试,我们也开通了基于医院的网络医院的置业点的远程会诊。通过这种模式,其实我们做到了在医院的网络诊室开完处方,这个处方是可以留到医药电商和线下的诊所,那么在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可以和传统的药店,还有医药电商,去切分一定的药费的。

总而言之,我觉得做服务也是有他的盈利点的。所以我个人对交易的变现,不是那么悲观,只不过现在的量很小。

本文链接:https://www.woshiqian.com/post/206261.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