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来聊聊“老板思维”。
一说起“老板思维”,就要和“打工者思维”作对比。我认为这两种思维最大的不同,在于看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所谓老板思维,并不是说有了这些思维就能当老板,而是像老板一样去思考,去站在更高一层的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实现高效成长。无论它是个人成长,还是企业成长。
这次分别从时间,社交和个人三个方面,来谈谈“老板思维”有哪些?保证大家看完绝不后悔。
下面进入正文。
对待时间:成本收益思维
你一定听过这句话:
“年轻时没钱,没背景,没资源,但你有的是时间。”
话是没错,但它的意思并不是说时间多,你就可以去胡乱挥霍。
这就好比现在你手上有万,觉得去买一个万块的包不心疼。但你这么万、万、万不停地去买,日积月累,到最后只剩下万块的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发现问题。
因为你花了万,买了一堆对提升自己能力丝毫没用的东西。更可怕的是,一旦开了这个头,后面就会越买越上瘾。哪怕最后只剩万块了,你也会毫不犹豫继续去买。
时间同样如此。
年轻的时候,手上有大把时间没错。但你半年跳槽三四次美名其曰探索自己的兴趣,动不动Gap Year 一两年回来啥技能没学到还得靠爸妈养,再不然就是下了班就去喝酒蹦迪放松自己,一周三四次不带重样。
表面上看人生充实丰盈,实际上从时间的投入产出比来看,除了获得一堆没用的鸡汤和朋友圈美照,你别无收获。
为什么要把这个拿出来第一个说?因为我看过太多年轻人就是这么废掉的,这是真的可惜。
这里的关键症结,就在于没有成本收益的思维。
每一次投入时间做事情之前,一定要提前评估好投入产出比。哪怕你不能精确预估出一个价值产出数字,也要大概晓得一个上下限范围。这就是成本收益的思维。
没错年轻时有的是时间,可每次花费时间都不去考虑它的效果是什么,总觉得“时间多嘛,无所谓”。
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养成这个习惯,接下来许多年就会一直这样。就好像手拿万的时候觉得花万块买个包不是事儿,可一直买到二十七八岁的时候,生活倒是“多姿多彩”了,可工作能力还在原地踏步,人生观依然停留在学生时代。反观其他同龄人,早在不知不觉中超出自己一大截。
如果说岁到岁这头年,是人生至关重要的成长准备期。那么把这年用“时间账本”的形式展示出来,你就会知道之前浪费掉的时间是多么可惜。
所谓时间账本,就是将过去一段时间内所有的活动按照类别来分别统计,如同现金记账本一样。这是一种直观复盘自己时间投入产出比的方法。
例如在下图中,我将一个月的时间按照种行为进行分类(为方便画图,以一个月天为例,每个格子就代表一天),然后分别计算出各个行为的投入时间。这时你就会发现许多过去未曾想到的现象。
比如我看似一个月工作天,每天工作个小时。但实际上每天全心在工作的时间只有小时左右,所以就是 x = 小时,也就是差不多天时间在认真工作。
再比如,我每天都会抽出个小时学习工作之外的技能,但实际上这小时里开小差玩手机就会占到个多小时左右,真正全神贯注学习的时间只有小时。所以 x = 小时,也就是差不多每个月只有一天时间在学习。
当我们用这个方法去复盘自己对时间的使用情况,就能发现自己的效率和成本收益比如何。
各位不妨也用这个方法来统计一下过去花费的时间,做一个自己的“时间账本”。从一个月,到一年,再到五年,都去统计看看,你一定能发现有趣的事情。越早懂得对时间的高效利用,就越能去掌控时间,而不是被时间所裹挟。
那么知道了自己对时间的利用情况,如何去提高时间的成本收益比呢?
以下三个关键问题,能够帮你理清思路:
. 我投入时间去做这个事情,能获得什么?
. 获得的这些东西,和我投入的时间相比,是否值得?
. 这些收获对我今后的人生,会造成怎样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比如你每次跳槽,都收获了什么?花了这么长时间去研究如何跳槽,在这个阶段是否合适?
比如Gap Year的经历让你得到了怎样的成长?是改变了你的人生态度,修正了你为人处世的方式,还是仅仅是花爸妈的钱出去玩一遭?
再比如喝酒蹦迪打游戏,这些是让你获得身心的放松还是让你逐渐对享乐上瘾?通过这些你有没有锻炼出自制把控的能力,让人生过得张弛有度而不是被欲望随意支配?
把投入的时间和未来的可预期收益做一个对比,然后多问问自己值不值得,而不是想一出是一出。这才是成熟对待时间的方式。
对待社交:杠杆思维
“杠杆”是个金融术语,它的作用是借助外部资金来放大自己的投资效果。
最普遍的“加杠杆”例子,就是贷款买房。
比如你现在有万现金,再向银行贷款万,买了一套万的房子。这就是用万的杠杆,撬动了万的房产。
当你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将房子卖出,扣除手续税费后拿到万,再还掉银行的万本金和利息,实际最后手上有将近万。
这一套流程下来,你用万的成本,加上万的杠杆,最后获得了万的收益,这就是杠杆的作用。
这个思维放在人际社交中同样有效。
大家一定听过一个很熟悉的词,叫“人情债”。为什么会有“债”这个说法呢?因为人情是要还的。
当你去向别人求助人情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给自己加杠杆。给自己加的“杠杆”如何去使用,或者更精确一点说,如何去投资?这里面大有学问。
比如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一心想去结识大佬牛人,以为这样就能平步青云。但实际上,真正的大佬你很难认识。因为你没有到他那个眼界和地位,价值等级不匹配,根本聊不到一块去。即使有幸结识,最多彼此交换一个名片,对方转身就会忘了你是谁。
反而是那些充满了成长潜力的同龄人,现在和你处于同一阶层。这种人是最值得你“加杠杆”去投资的。
我身边一位工作了年的朋友S,跟我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当年S大学毕业时进入一家广告公司,服务一家国际知名的快消品牌。那时和S对接的客户,也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S觉得和这位客户在工作上合作地很好,也很聊得来,于是花了很多心思去服务好对方。
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S付出的努力经常超出自己的工作范畴。她会主动去帮客户解决更多问题。
比如做一场线下活动,明明她只用负责一小部分内容。可为了保证活动的整体质量,她会花时间去研究活动流程,甚至求助其他前辈的方案来学习经验,然后再反过来告诉客户怎样做会更好。
这就是在给自己“加杠杆”。而S的努力也得到了客户的赞赏。一来二去久了,这两个身处甲乙两方的年轻人居然成为了好朋友。
时间过了多年,S当年的这位客户,如今已是另一家国际知名企业在中国地区的CMO(首席营销官),她们的友谊也一直维系到现在。这段关系为S带来的好处自然不用多说。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启发。
与其费尽心思去认识大佬,不如找准那些你认为未来可期的同龄人,然后主动“加杠杆”去投资与对方的友谊。
这时的交往是最平等的。因为大家没有阶级地位上的巨大差异,对世界的认知水平也差不多,所以最容易谈得来。
而且对方很可能和你一样,处于需要帮助的过渡时期。只要你真诚相待,哪怕做出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去帮他也不要紧,对方一定会铭记在心。
这种关系,远胜过吃饭喝酒换名片结下的所谓“人脉”。
这时我们唯一需要学会的,是看人的眼光。看他的人品,看他的能力,看他的价值观,然后作出判断,你是不是要对这段关系“加杠杆”。
所以调转方向,去投资你的同龄人。如果你看人的眼光不差,收获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对待自己:抗风险思维
抗风险思维,就是让自己时刻处于一个居安思危的状态。
即使现在所有事情都顺风顺水,也要给自己留出一部分精力,思考如果眼前的一切全部消失,应该怎么办?
越是处于顺势,越要警惕变化。因为登得越高,往往摔得也越惨。
我和身边一些生意做得很成功的朋友聊天,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随时做好了破产的准备。
这倒不是说真的就破产了,而是他们总会提醒自己,要给自己“留一手”来对抗未来的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是突然改变的政策,现金流的断裂,竞争对手的偷袭,供应商的倒戈,甚至公司内部出现问题。针对这些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都要提前制定好相应的对策。
有时候,这个思维能救命。可许多人还未意识到这一点。
举个例子。如今媒体大力鼓吹享乐主义和消费升级。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口红效应”愈发明显。人们热衷用不加节制的消费来获取短暂的安慰,而忽略了长远的变化。
许多年轻人宁可透支信用卡也要买一款新出的手机,和老板一言不合就递交辞呈。可他们没有思考过,大肆消费之后,这笔钱还不上怎么办?贸然辞职以后,假如三个月内还没有找到新工作,接下来的生活应该如何?
这都是未来的潜在风险,如果没有提前规划好就贸然行动,是很不成熟的行为。
我见过许多手上拿着N张信用卡,拆了东墙补西墙的人。还有因为各种稀奇古怪的理由而辞职的,连“和老板星座不合”都能成为他辞职的原因。
你说这些年轻人的思维超前吗?如果这就叫超前,我宁愿自己思维落后一点,保守一点。因为他们最后的结果,往往是风险越滚越大,钱越欠越多,工作越来越难找。
他们并没有一个能够对抗风险的东西,对未来的变化也毫不在意,只顾眼前。
能够对抗风险的东西,它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而是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比如一份走到哪里都不愁饭吃的专业技能,比如对时局变化的敏锐洞察和把握能力,再比如一段牢固的利益互惠关系。
这些是放在任何时代,都有市场需求的价值。只有抓住了永恒不变的东西,才能从容地应对千变万化的环境。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抗风险的思维呢?只要记住:
你所做的任何决定,任何行动,都会伴随着风险的产生。
不要看到眼前的利益就两眼放光,多思考一下背后的门道在哪里。中国有句话叫“福兮祸所依”,在顺境的时候谦虚谨慎,不要得意忘形。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可以去学习的“老板思维”有三种:
. 对待时间:成本收益思维;
. 对待社交:杠杆思维;
. 对待自己:抗风险思维;
为什么我说这三种是重要的“老板思维”?
因为时间是你最有价值的资源,社交是你撬动更大事业的支点,而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状态,才能在变化来临时提前做好准备,逆流而上。
能做到以上这些,你就不会是一个一直打工的人。具备“老板思维”并不一定要当老板,但能让你像老板一样去思考,成长地更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