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则明。老话也有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见一个人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要去旅行,决定如何去之前,我们得先知道自己在哪里,然后我们要去的是什么地方,再看两地之间可以有的交通方式,最后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出行方式。
自我成长也是如此,想要更好的提升和完善,我们需要先了解“自我”当下的状态。
这里一共总结了七种认知自我的方式,分别是:
一、自己眼中的你
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拿出纸笔,补充完成这样的一个句式:我是一个……的人。
比如:我是一个聪明的人,我是一个美丽的人,我是一个女人,我是一个外向的人,我是一个谨慎的人,我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我是一个喜欢美食的人,我是一个擅长跳舞的人,等等。
尽量的多写,我们写的每一条内容,都是我们对于自己的一个认知,写得越多,我们对自己看到得越多,了解得也就越多。
二、 他人眼中的你
跟人去互动交流、去参加各种的活动,通过互动过程中,通过对方的反应,来进行自我了解。
我们可以在自己空闲的时候,继续完成以下句式。在….眼中,我是…..的人。在谁的眼中,我是怎么样的人
比如:在父母眼中,我是个孝顺的人;在同事眼中,我是个好说话的人;在爱人眼中,我是个只知道忙工作的人;在孩子眼中,我是个严厉的人等等。
这每个不同人的眼中,对应着我们不同的身份和角色,所以每一项也可以尽量的多写,帮助我们对自己的每个面都有更详尽的了解,从而提升对自我的整体认知。
除此之外,直接从他人那里获得反馈,也是种不错的方式,比如我们可以说:和我接触下来,你的感受如何?你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生命长河中的你
我们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处事方式,都跟我们成长的环境和经历有很大的关联,我们之所以是如今的自己,来源于我们曾经的那些经历,接触过的人,经历过的事儿。
我们可以将之前的人生分为几个阶段:幼儿期、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成年,或者:0-6、6-12、12-18、18-如今等等,可以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划分。
然后来描述这些阶段,我们有过的经历,你记得的或者印象比较深的,可以一条一条的罗列,然后去看这些经历中,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给你带来了哪些影响,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如果用词语来形容你的这些阶段,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如果用颜色呢?
四、内心世界的你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内在小孩儿”,或许是曾经没有被满足到,或许是曾经有过被伤害,或许是…很多不同的原因,让我们身体虽然成长了,但内心某些感觉还停留在那个时刻。
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闭上眼睛,呼吸、放松,然后去看一看我们内心的那个小孩儿,他/她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大概多大年龄?在哪里,在做什么,情绪状态如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他/她的眼睛,去感受他/她的内心。
内在小孩儿的状态,就是我们内心的状态,去观察、了解我们的内在小孩儿,他/她是什么样的,他/她想要什么,可以帮助我们更多的了解自己,更好的满足到自己的内心需求。
五、 未来理想的你
就像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内在小孩儿一样,每个人的心中也都住着一个理想的自己。
静下心来想象一下,想象那个理想的自己,如果可以看到的话,他/她会是什么样子的?细细的去观察、去描述,他/她穿什么样的衣服,做着什么样的动作、表情,有着怎样的心情,在哪里,在做什么?等等。
然后还可以想象一下自己未来理想的生活,和谁在一起,工作如何?生活如何?别人说起自己的时候,都是什么样的语言?那时候自己内在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很多时候,我们所期待的,正是我们当下所缺乏的,通过这两个想象,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我们所缺乏的部分,看到什么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我们一直所追求的是什么?
六、 心理测评中的你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内在心理特征,我们知道它的存在,但又看不见、摸不着,内在的那些意象,好像也并不清晰。心理测评,刚好是可以将我们的内心世界量化的一种方式。
测评的种类非常繁多,关于了解自我比较常用的有:SCL-90、卡特尔、艾森克、明尼苏达、MBTI、九型人格等等。
通过测评的分值及专业的解读,可以帮助我们对内心世界隐藏部分有更多的了解。
七、 心理咨询中的你
心理咨询是公认的帮助来访了解自己、成长自己、疗愈自己,非常有效的方式。
尤其是精神分析的理论,强调的就是“潜意识意识化”通过自由联想、投射等分析技术,帮助来访将潜意识的部分,通过各种方式呈现出来,让来访可以看到、知道。
另外,精神分析的客体理论,通过移情和反移情,也可以帮助来访了解其在人际关系中的模式。
上述只是一些简单的罗列,其实认知自我的方式还有很多,生活中保持自我的觉察,我们就能够看到更多的自己,了解更多的自己。
认知自我并非终点,而是自我成长的起点,对自我有更多的了解,我们才能更好的去完善和提升,也才能够更好的把握我们生命的整体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