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和Web新版本时代到的来。新闻传播在参与性、互动性和及时性等方面大大增强,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但同时,防疫期间“信息疫情”泛滥:口罩免费领、某地又封城......无中生有的谣言让人们的生活步履维艰,所以,新闻报道的领域,需要真实的记录者。
新闻传播大讲堂中提到,做记者就要深入现场,践行记者“四力”。兰考县的真实状况通过记者真实的笔触,得以全面地描绘。新华社19-20年的贫困村调研报道共计17篇,皆为脱贫号召下的真实记录。这些稿件,记录了时代,也阐释了精神。十几万字的调研资料,无数次的稿件修改。背后,是新时代记者对时代的理解。
谣言泛滥,更需要媒体人维护新闻真实,阐释并记录时代。“人人皆有麦克风”的背景下,传媒机构“议程设置”和“把关人” 功能弱化。没有接受过媒介素养训练的网民借助网络平台发表真实性存疑的、没被确证过的言论,导致谣言丛生、假新闻病毒式传播。在大量新闻反转、 舆论反转等现象的毒打下,公众对于新闻的信任程度也有所降低。
扰乱秩序,触碰法律。谣言的传播渠道中自媒体最为常见,其中“营销号” 带来的讨论最多。当我们回溯到舆论的源头时,可以看到:舆论由公共事务所引发。所以先要有一个公共事务,这个公共事务才能够形成某种舆论。同时,这一事件又能够引发社会化的行为,进而推动社会进步。所以,需要记者更加客观和真实地报道新闻,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融合各种媒体形式,改变行内业态。
新媒体环境下,除了新闻人生产新闻室需要客观与真实,网友在接受信息时的媒介素养也亟需强化。马克思在谈到需要和生产时揭示了一个道理:“没有需要,就没有生 产。”百余年前,报纸的产生以及它的大量生产都适应了当时社会对信息的大量需求。报纸伴随着商品经济出现在当时的市场上,反映着舆论。
目前,在官方舆论场上,传统媒体反映出体现媒体组织的意见的舆论。此时,公众的意见难以得到体现。而正因为新媒体的出现,在民间舆论场上传统媒体对舆论表达的垄断有所解构。所以公众一定程度上自由表达意见,也在一定范围内体现了公民的新闻自由权。当新闻人诠释、记录时代时,每个网络用户,也在记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