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引流推广 » 正文

菠菜属于什么科,菠菜是啥意思,平凡与伟大|父亲的平凡之路

3008 人参与  2023年09月21日 14:25  分类 : 引流推广  评论


原创文、图/李凤艳

岁月流淌得悄无声息,时间如流水点点滴滴缀在我成长的记忆里,年轻时的父亲忙着工作还是工作,只有周末的时候便和母亲在田里搭把手。父亲普普通通,干净整洁,勤恳踏实,一直到迟暮之年也从未改变父亲的风格。我一直以为父亲的人生平淡无奇,是没有故事可言的人。


我对父亲的了解和亲近是从2017年的中秋节之后,父亲生病开始,渐渐的回家次数越来越频繁,和哥哥一起领着父亲奔波高密、潍坊、青岛、济南、各大医院窜来窜去。有更多的时间和父亲交流安慰他得病的恐慌与不安。从那时起理解了父亲生来不易坎坷不平的生活,才知父亲原来也有不平凡的人生。只是当时迫于生存下去的父亲心里不顾的和我谈起那些陈年旧事。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父亲身肩养家糊口疲于奔命的重任。毕竟家里所有的开支仅靠父亲那几十元的工资维持。顾虑重重的父亲当时哪有心思考虑我的感受。后来家庭条件好一点的时候,我又结婚,回家总是匆匆的归急火火的回,聚少离多的悬念迭起,也常惹得父亲不高兴!

父亲的膝盖疼已是多年的老毛病,今年春天我从朋友那里寻到了一些膏药,每周都要回家给父亲贴上。于是一边贴着膏药一边和父亲聊起过去的生活,不免心酸感叹父亲那个年代的艰苦。父亲在我面前打开了陈旧的话匣子,父亲的历经如放电影般一幕幕情节浮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父亲那些我前所未知的沧海桑田突然引起我的好奇!

哦,平淡的父亲也有着丰富历史的世界!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年,父亲降生在一个不起眼的贫脊小村——呼家庄后李村。幼时的父亲是有祖母看大的,9岁时父亲就读在呼家庄小学,6年的小学时光在饥寒交迫的漫长之中煎熬下来;14岁又升入高密第三中学,每周父亲要走十几里路回家,背着奶奶烙好的玉米饼子和地瓜面饼子再走回学校,这是奶奶为父亲准备一周的干粮,父亲再花1分钱在伙房里打一份菠菜汤泡上玉米饼子。清汤寡水的三餐父亲并未觉得苦。能坐在学堂里读书的父亲觉得很幸运了。1966年的5月,因文化大革命“批四旧、立四新”,学校停止了课程。父亲无奈之下只好回家帮衬爷爷务农。

一年的假期很快就要过去,父亲还没有等到复课的消息。血气方刚的父亲在1967年的冬天,自己拿定主意跑到村里报名要求参军报效祖国。1968年新春刚过,年满19岁的父亲在正月十六那天,村里父老乡亲们敲锣打鼓的欢送父亲入伍,民兵连长亲自为父亲带上鲜艳的大红花。那一刻父亲肩负起光荣的使命,热血沸腾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那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民兵连长护送父亲靠步行三十多里路,两人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高密党校。第一次出门的父亲激动得在党校一宿未眠。第二天上午,父亲换好一身草绿色的65式军装等待着家人的送别。我的爷爷和父亲的舅舅轮流推着坐在榆木小推车上的奶奶,天没亮就赶路了。知道父亲参军,不知啥时才能见一面,奶奶执意要见父亲,但裹了脚的奶奶走不了太远的路程。我的爷爷和父亲的舅舅一路颠簸着迎走在寒骨的春风里。奶奶见到换好军装的父亲,流下不舍的泪水。爷爷嘱咐父亲:“在部队要听党话跟党走,保家卫国!”

父亲与亲人告别后,被现编班排,以公社为单位集队,全体参军入伍的新兵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向火车站。一辆新兵专列的火车似长龙似的攀附在铁轨上。这是父亲第一次坐火车,火车“呜”的一声冒着白烟“咯哒、咯哒”驶向远方,父亲的心随着火车“况且、况且”的声音激动的跳跃起来。那时的火车窗口特别小,父亲从微小的窗口里张望着外面的大世界。伴随着火车的轰隆声载着父亲的梦想飞向了远方。父亲也不知做了多久的火车,只听见“咣当”一声火车停下来。

部队派来的接兵连早已等候在车站,父亲一下火车被接兵连领着走入烟台直属营房,到达后又被安排到第229团师号9706部队。新兵入伍每天都需训练队列,练习叠方块豆腐被子。晚上在营房里学习组织纪律。一个月军训结束之后,父亲又分到一营机炮连,班长赵福云是山东滨州惠民县人。每天早上在赵班长的带领下六点准时集合晨跑、爬山锻炼一个多小时,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训练从未间断。晨训后洗涮完毕,早上也开饭了,小米干饭拌上咸菜丝,再喝一碗小米粥。年轻气盛的父亲吃的津津有味。上午真枪实弹的训练是父亲最期待的,真枪实弹的感觉使父亲心里说不出的激动和兴奋,爱不释手的父亲每次都擦拭干净,小心翼翼的对待,时刻待命部队的任务。由于训练强度较大,部队配备的中午伙食是白花花香喷喷的馒头,还有炊事班自种新鲜的菠菜、西红柿、芹菜、大白菜……部队要求每一位战士都吃好,才有力气继续下午枪林弹雨的摸爬滚打。每次训练完毕,父亲的汗水浸湿了衣服,在太阳底下暴晒的衣服流着汗水的咸味,结晶成一道道盐旮旯儿。

作为战士的父亲从未觉得苦,而是每一次军训都让他深切体味国家兴旺匹夫有责,那种激励奋进的力量鞭策着父亲前进。晚饭后父亲呆在营房里学习两报一刊,《》、《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空闲时父亲还学习《参考消息》。每晚8点全连队集合大营房里,战士们坐在小板凳上端端正正的听国家播音员的新闻联播。那时父亲通过报刊、杂志、收音机了解学习国家实事知识。勤奋苦学的父亲把学到的知识写下来整理投到部队的内部期刊,因父亲表现出色被评为五好战士,推选为副班长,又被部队推荐做了内部简讯员,负责采写实时新闻!

父亲除了训练、写稿,还肩负着内部一个很大的弹药库的重任。不管是春夏秋冬、白天或黑夜,坚守站岗放哨防守弹药库的安全隐患,保卫国家的安宁。父亲的身体就像一根紧绷的弦,一刻也不能丝毫懈怠。最难熬的是烟台的冬天,晚上气温特别凉,入骨的冷。父亲裹着厚厚的黄大衣,背着枪,在风雪交加的夜里守卫着弹药库。(烟台夜里的冷,直至现在父亲记忆犹新。)最令父亲敬佩的是弹药库的管理员,蒙着眼睛也能分辨出子弹的任何型号,那真是战士们啧啧称奇的学习榜样,也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好人才!

有时节日,部队里举行文艺活动,一个连队轮流着点唱拉歌,《打靶归来》、《红旗飘飘》、《社会主义好》……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一群激情澎湃的老兵热血沸腾的欢呼起来,绿色的军装,闪闪的红星彰显着青春年华,也是广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有时周末,父亲与赵班长去炊事班申领面粉、饺子馅,与自己班的战友一起动手包饺子,揉面的、擀皮的、包馅的、烧水的、煮饺子的各有不同的任务,那饺子吃的团结友爱,真香、真热闹!

原来父亲包饺子的娴熟技术是在部队里学会的,怪不得那么俊俏可爱。

转眼间,父亲年满三年的兵役。尊从部队的安排,1971年的3月份父亲退伍了。而部队里的生活注入父亲骨子里奋进的力量,那份与战友深厚的感情也根植在父亲的心间!

公社里不知怎么听说了父亲退伍的消息,觉得父亲有文化又见过世面,三番五次的派人到家里请父亲到公社协助工作。 1971年秋天父亲任命团支部书记,在公社宣传队一打三番,清理阶级队伍,帮助公社驻村帮扶。吃苦耐劳的父亲在生产队里带头干农活,社员们看父亲如此年轻又任劳任怨,也如父亲般齐心协力的抢收抢种。1973年忙完夏秋地里的庄稼,冬闲日父亲又和生产队用马车拉着粮食下乡驻扎修胶莱河。结冻的土地坚硬无比,父亲甩开膀子,撸起袖子用大镐撬开那层冻的钪钪的地面。虽然已是深冬,但身强力壮的父亲却不觉得冷,浑身大汗淋漓。父亲吃住都和社员们厮守一起,父亲怕社员们想家,常常几个月也不回家,坚守在胶莱河阵地。那是一段苦涩的青春,也是一份火热的希望。父亲承受了饥寒苦累的日子,但父亲依然斗志昂扬,相信新生活一定会越来越舒心!

1976年父亲从青岛出夫回家不久, 教育组招聘文革前毕业的学生任教老师,教育组人员打听到父亲的住址,寻到村里找到父亲,垦请父亲到呼家庄联合中学任教毕业班。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二年,28岁的父亲在7月份正式到呼家庄联合中学任教。父亲喜欢教书,喜欢做孩子王。每天步行往返3个来回,一天走下来也是18公里的路程,但父亲从未抱怨生活的艰辛,也从未间断过每一节课程。 每月8块钱的工资,再加上村里生产队再分300成人公分,那些公分可以换回五谷杂粮、瓜果蔬菜领回家补贴。 1978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土地以“大包干”的形式承包到户,承包责任制。“大包干”的责任制以后,父亲被划为吃国粮的人,成为村里被敬重的文化人。


1981年父亲因教学突出调入教育组写教育志。为了写好当地教育文化历史,父亲常常下乡走着采写素材,专访呼家庄教育发展的人物。父亲春夏秋冬顶风烈日暴晒,风雨无阻的走遍了呼家庄的村落,穿破了的鞋帮,磨碎了的鞋底,不计其数。一份耕耘一分收获,那些纪实教育志已存为历史文化资源。

1984年父亲调入马庄小学任命校长,父亲来到又矮又黑的土屋子教室,看见孩子们坐在泥凳子趴在土台子上的学习环境,这些苦中求学的孩子让父亲心酸落泪。父亲跑到教育组申请批复改造校舍。缺少资金的父亲又请求大队帮助,为了让孩子们拥有一处明亮的教室, 父亲是跑细了腿磨破了嘴,村支书才同意出资2万元。有了赞助经费还差人力物力了,父亲又从村里找来心灵手巧的瓦工师傅,白天父亲上完课之后就挽起袖子和瓦工师傅热火朝天的大干一场。晚上,瓦工师傅回家了,父亲领着老师们摇身一变成为瓦工师傅,披星戴月的又投入了泥土搅拌施工队列。为了尽快完工,父亲忘了回家,忘了节日、生日,吃住在学校里。1986年,一座座宽敞明亮的教室拔地而起。看见崭新面貌焕然一新的教室和课桌,孩子们欢呼雀跃的像一只只小鸟飞翔在干净整洁的校园里。看着眼前的孩子,回味着三年来的日夜兼程, 父亲舒展开久违的笑脸,而父亲因日夜操劳却瘦了一圈,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父亲校舍改造的事迹,轰动了公社。 新校庆典, 教委主任闫存梁率领公社领导参观学习观摩,并表彰了父亲、肯定了父亲的功绩。马庄联中同时被呼庄教育统编呼庄中学。父亲也被评为呼家庄乡教育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1987年父亲因身体不适主动辞退校长的职务,教委主任闫存梁不舍得父亲离开刚步入正轨的中学,多次登门说服父亲。但父亲坚持自己的原则,把机会留给更有魄力的年轻人!1988年,父亲申请调入离家最近的高家庄小学,任毕业班班主任。只管教书育人,父亲又能按时回家,父亲的心情特别的欢喜。那时父亲一月能开80元的工资,再加上15元的班主任费,每月95元供养我们姊妹上学,维持5口人的生活。这时父亲的同事迫于生计的压力,有的已下海经商,有的已入企业发展。但父亲不想撇下不管,依然热爱和孩子们呆在一起,坚持教育芬芳之路。日子虽过的紧巴,但父亲乐观向上,放下愁事拾起欢喜。每天一群小精灵时刻围绕在父亲身旁叽叽喳喳欢闹着,清苦的日子里因孩子们带来的欢乐父亲熬过岁月的沧桑。业余时间父亲成立了写作小组,发展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写作,多名孩子的观察作文刊登在《当代小学生》、《小葵花》,其中一名曹亚男的孩子观察细微又有写作天赋多次还获写作奖。父亲喜欢融入孩子们的纯真世界,在平淡的日子里父亲默默耕耘属于自己的美好,感到很安稳!

2002年相应国家政策,父亲终于熬到了转正,父亲的工资逐渐提高,家里的日子也开始好转起来。 2009年,父亲退休了。30多年的教育生涯,父亲教过的孩子们已是桃李芬芳满天下。每年的教师节,家里拥满了来看望父亲的学生一波又一波。那是父亲平常日子里最开心的事情,心里乐开花的父亲看到教过的学生们都已成才为国为民奉献微薄之力,父亲欣慰自己的付出与收获!

如今父亲发如白雪,身躯似弓。普通的父亲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尽职尽责, 无怨无悔。父亲为人处事刚正不阿,一身清贫,两袖清风。 而父亲的心灵是丰盈富裕的,父亲珍藏的那些荣誉证书、奖状被压在一个四方小盒里,从未在任何人面前炫耀过往。直到我提出要写写父亲的故事时,才目睹了父亲的那些荣誉真实的展现在我的眼里,那是父亲一生真实的写照。

在起笔至此,不免泪水涟涟,为我的父亲感到自豪。虽然父亲与千万个父亲一样的普通,但在我心里父亲平凡的又是多么的优秀与伟大!

作者简介:

李凤艳,山东高密人.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其多篇散文入选胶东微刊平台,并入选《2022年胶东优美散文》,《2023年 胶东散文年选》。其散文获“2023年胶东散文年选”优秀作品奖,散文《悠悠苦菜情》获全国星耀文学奖三等奖。工作之余喜欢读书和写作,愿以岁月为笔,记录人间真情。愿做自己的太阳,照亮自己,温暖别人。愿像一棵简单的花草,以简净的心情,素心如简做好自己!

壹点号 李凤艳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文链接:https://www.woshiqian.com/post/217486.html

百度分享获取地址:https://share.baidu.com/code
菠菜人是什么意思  菠菜属于什么科  菠菜是啥意思  卖菠菜是什么意思  菠菜行业  菠菜行业是什么意思  菠菜的意思  种菠菜是什么工作  菠菜是啥  菠菜补什么  菠菜是什么岗位  

我是钱微信/QQ:5087088

广告位、广告合作QQ:5087088

<< 上一篇 到底啦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