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组织。商业是最大的慈善,商业有评估标准,慈善没有评估标准。
商人是什么物种,降低与防范风险,机制设置,获得持续的注意力。
一、盈利:行业主营业务盈利方向
找出各种互联网行业的主营方向,发现硬件几乎逐渐免费,靠增值服务收费。二八定律在各领域的应用,分析一个公司的主营业务、盈利情况,比如老用户持续的复购能力,新用户的体验消费。通常消费习惯养成的步骤,暗示、奖励、行动、上瘾。
类似支付宝推动无现金社会,鼓励金奖励助推用户使用支付宝支付,形成习惯。同时积累庞大的线下零售人群消费数据,让大数据推荐引擎更智能。但即使有推荐算法,仍需要人为提供优质的内容,不定期维护,让人的分工协作更高效。未来个人需要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所谓技多不压身,但必须专业,最好是该领域的前三。
二、变现:互联网公司变现方式
通过看该公司财报收入占比分析。简单归类:会员、广告、产品、服务等。对互联网企业来说,广告基本是最大的营收来源,当然腾讯、网易靠的是游戏,广告营收次之。互联网变现的几种模式,在我看有如下几种:流量变现(广告)、数据变现、服务变现......
流量变现,目前还是市场的主流。
不清楚互联网变现方式的,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文章。清楚互联网变现方式,那还得知道如何将变现方式做到。好比如你知道各种的游泳技巧,但是一旦让你到水里试试,这些游泳技巧你未必能很轻巧地用得好。理论可以指导实践,但实践中能否做到契合理论,全在于个人的本事。
如果现实市场里存在着白道与黑道,那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同样存在着明网与暗网。简而言之就是不会出现在百度等互联网公司搜索信息里的信息,有些可能需要穿墙,即用到境外的网站,怀有强烈好奇心的可自行简要了解一些。
三、洞察:行业影响力程度如何
改变自己 影响他人
如何实现的品牌影响力呢?扩大圈内的影响力,做到尽人皆知。两个指标要素,第一关注与衡量要素,第二关键行动要素。影响力:让自己成为有价值信息媒介,提供某一领域有价值情报,分享获得身份认同。未来预见的机会,即未来10年进入职场的主流消费人群,为其创造价值、传递价值。
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有基本的框架后,思前想后进行拆解。比如5年内的生命周期,拆解为3年实现广告变现,1年实现会员变现,1年实现电商变现。每个阶段细化到每周甚至是每天,知晓执行的每一进度,记录标志性的事件。尚未标准化的行业,都有形成新品牌,占据新认知的机会。
教育与社交广告变化
比如知识付费其实还是基于通讯技术设施的成熟,让在线教育培训效应放大,即消费升级的一种知识体验消费,帮助用户自行过滤冗余的互联网信息。优质的内容终究会有人会发现,帮助人们做出好的决策,毕竟谁都不愿让自己被时代落后。比如传统广告到社交广告的变化,为什么人们排斥度较小?因为企业能及时与用户互动,让用户觉得像朋友般在身边,当然不是指所有的企业,粉丝用户则具有这种特征,随时关注企业动态。而企业服务需要有行业水准的专业性、唯一性、互动性。比如据说有段时间在朋友圈能看到宝马汽车广告的都是土豪,其他没看到的则不是,要是你的朋友给你晒朋友圈,想想是不是拉仇恨的节奏。
教育与媒介载体变化
教育的变化,过去、现在、未来,人类认知盈余的产生。媒介形态承载信息的变化,迁移了每个人的注意力。手机的便捷性,个人空闲时间生产知识的释放。互联网教育,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信息的传播,大公司布局新的媒体资源,占据用户认知带宽。教育培训形式层出不穷,有纯文字版、图文版、视频录播版、微视频版、直播版等。
在清楚教育概念之时,人有独立思考能力之后,倾向于自我教育。因为人是自恋的,第一时间会关注自己,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消费升级,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进行转移。人做出决策的那一刻,都受自己内心与外界的双重影响,需进行边际平衡评估。自然界是分层的,社会也是分层的,人类制作的产品也是一样。社交产品二分法,不管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都应从规模化到精细化双向入手,坚信二八定律的极致就是幂次法则。
四、认知: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与内容输出
为什么广告要重复?目的是在潜在客户脑中,建立新的品类认知,期望在某一时刻用户做选择决策时,多一个品牌选择可选项。或许此时你就可以开始实操,做一个行业分析的解决方案,以博客或是公众号等形式呈现,争取拿到某一平台的原创标识,证明平台对你的认可,体现个人的写作表达能力。在服务好细分领域时,成为经典案例,为做好下一次案例积累经验。没有在人群密集的渠道呈现个人魅力,没人能知晓你的真正能力,做好表现真实的我与可能的我。
找当前最擅长的行业领域,分析当前的认知与未来的趋势,从新手到专家之路探索,即成长变化。文字写长容易,写短不易。短文字最好能形成人人易记的段子,段子通常有形象化的特征。比如很多成语,杯弓蛇影、金蝉脱壳、望梅止渴等,都具有画面感。
从专才到通才,乐高式组合两到三种不同的技能。有意识的讲述案例,而不是纯理论的观点。通常刷屏的内容特征:情感故事、共鸣场景、画面感、容易记忆。比如用新的认知网络直播载体,替代人们的电影游戏娱乐时间。当一个人能够感知时间可贵,会自然进行认知盈余的内容生产帮助另一部分人提升认知。据说直播的红火,是由于东北太冷,很多妹子在家直播助推,更大的传播,你看赵本山的女儿不就是直播网红。但事实通常都是技术的成熟,以及每一次资本的推波助澜,比如人手一部手机,网络宽带的传播加快。
自我认知运营体系
对核心用户的获取策略,可运营各种平台,但最重要还是输出用户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供求双方存在一定信息不对称,因此互相需要有一个了解的过程,信任建立原本就是双向的,合则聚,不合则散。了解过程都是有成本的,谁需要付出的多,决定了谁更需要谁。
运营体系,从生命周期观察行业或是项目的可持续性,阶段性复查,反复更正到最符合预期。增强专业知识与新兴行业知识,快速对行业市场有基本判定,使用什么样的资源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挑战目标的难度如何。万事万物皆有生命周期,大的层面看,全球历史格局变化,美苏两局格局,到美国单局格局,再到多极化格局;小的层面看,行业的变化,摩托罗拉到诺基亚到苹果手机等。
影响力的内容,对于自身与用户各自的接受度如何,怎样方便理解,助推用户应用到实际活动中。触碰了用户的内心情感,才有可能促成收藏或是分享的行为,内容才有机会进行二次传播,没有二次传播即没有传播影响力度。知识是什么,知识对人的决策有好的指导意义那才叫知识。比如你如何更好作出自媒体内容输出,是励志故事还是情感故事还是行业干货。而这些分享的内容,能够助推改变其他人的思想或是行动。
自我贴标签方法论
成长时间刻度条,比如设定标签,互联网圈、站长、运营、自媒体。进入任何新领域前,了解任何该行业的变迁历史,抬头看天、低头看路,找找自己所在的位置。互联网方法论,总是多如牛毛,关键在自身如何组合使用,并运作出效果。类似直播+行业,缩短了消费决策路径,从兴趣、关注、咨询、决策、购买;流程转变为兴趣、决策、咨询、购买。再比如玩游戏有即时反馈,而学习知识没有即时反馈,以致于大多数人都希望速成,没有一丁点的耐心,但获得成功是需要有毅力有耐心的。关于互联网*,可以组合出很多新的行业,提升社会运作效率。比如各种各样的人体功能延伸,各种仿生学,大脑与电脑,眼镜与望远镜,雷达与耳朵等,手机几乎成为每个人感知世界的新器官。
商战为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对战争(市场)的全局把控,双方的资源评估,人员、兵器、粮食、战术等进行逐一判定。记得随时补充基础知识软技能弹药,是时候之时来一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