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刚过,小周便按每双50多元的价格,从市场上批发回来几十双运动鞋,准备推销给大学生。
第一次,他带了4双鞋,敲开了一个男寝室的门。室内的人挺喜欢的,边试鞋边问:“这鞋样子不错,多少钱一双呀?”他看他们都想买,就想把价格抬高点,即使对方砍价,他也能多赚,便顺口回答:“120元一双。”“啊,这么贵,太黑了吧。”几个人瞪大眼睛,异口同声地说。他忙解释:“虽说价格高了一点儿,但鞋的质量好,而且又是市面上新流行的款式,穿起来特舒服,好货不便宜呀。”其实,这时候他们心里都埋怨报价太高,连价都不想还,就不愿买了。至于小周对鞋的夸奖,还有谁能听得进去呢?他们把鞋都塞回小周的袋子里。眼见生意要砸锅,小周改用缓和的口气说:“100元一双怎么样?如果你们全要了,还可以优惠。”“最低是多少?”“60元,不能再少了。”谁知这一说不要紧,他们明显看出里边的谎太大了,就撕破了脸皮。一个说:“40元吧,不卖拉倒。”另一个跟着起哄:“顶多再添5元。”他的底价正是60元,可无论他怎么说“卖60元已经不挣钱了”,他们都不肯再抬价。
第二次,小周总结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又去了另一个男寝室。这回他报了一个合适的价格——80元。大家认为报价不高,都纷纷围上来看。后来,他们把价砍到了62元。他当时本想成交,可一想,如果他痛痛快快地答应了,他们也许会认为他挣得不少而反悔。于是,他就说:“这样吧,你们想买,我也想卖,咱谁也别亏了,再加一块钱怎么样?给个车费钱。”几个同学用商量的眼神相互看了看,一个高个子同学说话了:“行,你也不容易,加一块钱就一块钱吧。”他成功了!这一块钱的作用可千万别小瞧,它比你让十块钱还有效。争的虽说是蝇头小利,但却让对方感觉到已经把价格压到了最底线,好像占了很大的便宜。
在销售过程中乱开高价,只会把顾客吓跑;报价太低,也少有人相信你是微利,同时也失去了回旋的余地。所以说,报价时,应根据产品的进价定准相应的利润额度,同时也要顾及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摸清客户底牌,才能找准成交点。
兵家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你要尽可能先从多方面了解客户的情况,这样才有助于你有的放矢地对他进行有针对性的报价,即“个性报价”。比方说,如果一个客人向你询价,你就应先了解这个客户是否属于你们产品的销售群体,其主要的产品经营范围及销售方式,是批发、零售还是邮购,是大客户还是小的中间商,他的购买能力及诚意,他对产品的熟悉程度等等。以这些为基础资料建立一个详尽的客户档案,再根据以下这几个大众性的原则,最后报出价格:
◆ 如果对方是大客户,他的购买力较强,你可适当将价格报高一点,反之偏低。
◆ 如果客户对该产品和价格都非常熟悉,建议你采用“对比法”。在跟他谈判时,突出自己产品的优点、同行的缺点,价格再接近底价,就有可能从一开始就“逮”住客人。
◆ 如果客户的性格比较直爽,不喜欢跟你兜圈子讨价还价,你最好还是一开始就亮出自己的底牌,以免报出高价一下子把他吓跑。
◆ 如果客户对产品不是很熟悉,你就多介绍一些该产品的用途及优点,价格不妨报高一点。
◆ 如果有些客户对价格特别敏感,每分每厘都要争,而他又很看中你的产品,你就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跟客人打一场“心理战”,询问或揣摩一下客人的目标价格,再跟自己能给的底价比较一下差距。比如他的目标价格是12元,而你能承受的价格是13元,你最好报14元,还价时你可分多步骤走,先让多一点,让客人看到希望,接着将让利一步步减小,千万不可以一步到位,而应步步为营,让客人慢慢尝到甜头,看到希望,但又要通过艰苦努力获得,让客人最后有一种赢了的感觉。
总之,在销售活动中一定要多观察,多了解顾客,把握他的底牌,把握他的成交底线,这样才能掌握主动,促进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