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社群运营一直是门店或企业搭建私域运营体系时的重点。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社群运营?今天就给大家分享社群运营的五大要素:同好,结构,输出,运营,复制。
1.同好一一社群成立的前提。
社群构成的第一要素——同好(Interes),它是社群成立的前提。所谓“同好”,就是人们对于某些事情有共同的看法,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目的等,因为这些共同的因素聚在一起。 例如:教育行业的社群,是因为家长们都想了解学习教育等相关资讯而聚在一起。
2.结构一一决定社群的存活。
社群构成的第二要素——结构(Structure),它决定了社群的存活。很多社群为什么走向沉寂?那是因为最初就没有对社群的结构进行有效规划,这个结构包括组成成员、交流平台、加入原则和管理规范。这四个组成结构做得越好,社群活得越长。
组成成员:发现、号召起那些有“同好”的人抱团形成金字塔形結构,最初的一批成员会对以后的社群产生巨大影响,我们在大部分群聊里都可以发现,高活跃度的人员往往都是进群最早的,本群的社交基调也会受这部分成员的影响。
交流平台:要有一个聚集地作为日常交流的大本营,目前常见的有QQ,微信等,但是最好的还是企业微信群,企业微信本身和第三方SCRM工具能够将企业微信群的管理和运营变得更加简单。
加人原则:社群有了初始成员,也建好了平台,慢慢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那么就得设置一定的筛选机制作为门槛,一来保证社群质量,二来会让加人者由于加入不易而格外珍惜这个社群。现在市面上有些优秀的企业微信SCRM系统不仅能够获知入群渠道,方式,甚至可以限定地理位置,仅限区域范围内的用户才可以加入。
管理规范:除了设立管理员,完善群规此类基础工作后,还可以利用企业微信等工具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监控、数据分析。
3.输出一一决定社群的价值。
社群构成的第三要素——输出(Output),它决定了社群的价值。持续输出有价值的东西则是考验社群生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社群往往在刚开始建立的时候活跃度比较高,但是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社群的活跃度会越来越低,甚至到最后就成为了死群。其实这是因为社群没有持续输出一些有价值的内容。群内不再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内容之后,人们就不能再从群里获得什么,从而往往就不再对一个群进行过多的关注。
当然,当一个群如果持续输入一些相同或者类似的内容,社群往往也会走向死群。这是因为当人们刚进入这个社群的时候会对群内的东西产生兴趣和关注度,但是如果群内一直产出同样的东西,久而久之人们也不再有兴趣,从而不再产生关注。这就要求群需要不断地提供一些新鲜且有价值的东西。
传统方式肯定是门店店长或企业管理层将素材分享给员工,再安排每个群的运营者进行输出,此环节较为繁琐容易出错。企业微信SCRM系统具备素材库功能,店长可以将群发素材、群聊素材、朋友圈素材等所有社区运营所能用上的图片文案全部储存至素材库,所有员工均可一键使用。
4.运营一一决定社群的寿命。
社群构成的第四要素——运营(Operate),它决定了社群的寿命。一般来说,从始至终通过运营建立如下“四感”。
仪式感:以此保证社群规范,感知加人要通过申请、入群要接受群规、行为要接受奖励等 ;
参与感:如通过有组织的讨论、分享等 以此保证群内有话说、有群的战斗力 ;
组织感:如通过对某主题事物的分工、协作、执行等,以此保证社群的组织协调性;
归属感:如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助、活动等,以此保证社群的凝聚力。
5.限量一一决定社群的活力。
社群构成的第五要素——限量(Limit),它决定了社群的活力。规模越大的社群,越可能永远只是为新手用户提供服务,在过滤优质信息上有很大的难度,这样的群如果不控制活跃度,看着每天的信息不少,但是信息价值太小。这也会导致高价值成员沉默或者离开,社群价值就无法得到提高。
此时最好的手段就是限制社群的人数,例如企业微信官方的自动群活码将每个群限制在200人,这就是官方建议的社群人数。每个门店或企业的运营和服务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社群规模要看社群的成长阶段,每一个社群都有一定的成长周期,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节奏进行控制。在确定自己能够掌控的社群人数后,按照上述提到的运营模式无限复制就可以了。
目前企业微信体系内很多SCRM助手都有社群相关的管理、运营功能,只要利用好工具,即使再多的群聊也不会增加太多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