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有价值的,然而学会这种技能,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强调写作重要性的,会将写作比喻成如同吃饭睡觉那样的活动,另一些人则将其比作游泳或者骑自行车一类的技能。无论哪一种比喻,写作都很难让人“跃迁”成新贵族。
写作的基本要素就是练习。假若要装高深,可以用一句“大道至简”来概括。假若认为写作是类似游泳/骑自行车那样的技能,那学不会写作的人就只是因为“懒”——而这是很得罪人的说法,像我这样自命不凡的人也曾经中枪。我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这个道理总是被大家忽略。
有一些人因文章获罪而丧命,一些人是先精神上得了病而后开始写作。但这不并不能说明写作会死人,也不能说明写作的人都是精神病。因为在一个因文章就能获罪的社会,做什么事都是不安全的;而我们既能看到精神病患者能坐下来认真写作,也能看到一些自称精神正常的人在书桌前如坐针毡,足以说明写作在某个层面确实能测试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人生来是不识字也不会写作的,我们最初的写作都是模仿他人作品的,因此必须先读一些文章,之后才能写作。就我看来,我们应当读一点经典,但同时应当让我们的写作风格贴近现代人的口味——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光靠读营销号文章成为优秀的写作者,一味模仿这类网络文章的文风,久而久之写作,我们就会以为写作技巧就是套框架的“旧瓶装新酒”,而写作本身就成了毫无乐趣的“上班打卡”,到了这样的地步,即使心有所感,身体也会本能地抵制写作。但一上来就读大部头经典,照着莎士比亚或者苏轼的文风来写作,也是很危险的,这就像给一年级小学生教微积分一样,你不知道教出来的会是数学天才还是民科神棍。
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写作确实有水平高低之分,但作为一种使用技巧,写作之人却没有地位高下之分,换言之,没有所谓“不适合”写作的人。很多人说自己不擅长写作,实际上是根本不知道写作是怎么回事,即使换到不需要写字的领域,他们也未必能做出什么成就。还有一种人,貌似对写作很上心,他们每天哀叹文坛风气怎么腐坏,今日的书法如何不如古人,然而世界并没有随着他们的埋怨变得更好。我很怀疑其中的一些人,根本没有尝试写过140字以上的文章。倘若他们尝试拿起笔或敲几下键盘,可能就会发现自己连该怎么造句都不会,而这类低级错误,自己从前竟然一点都没发现!
既要写作,就需要有工具。按媒介,写作工作可以分为纸笔和电子;而按功能,又有许多分类。假若是学术类的写作,就要使用重“知识连接”的写作工具——因为这样的写作关键在于结构而非辞藻;若是连载性的专栏写作,则要使用重“便利性”的工具——因为这类的写作往往有时间限制,且经常会被要求改稿。除了写作工具,写作者还应当有笔记工具,以积累碎片化的写作素材/灵感。
写作的功夫既在写作里,也在写作外。具体的比例我没做过研究,但基于人不写作可以活着,但活不下去也就没法写作,我认为写作外的功夫应该更重要。除了坚持做笔记,在真的没有灵感时,放下写作,去生活,去工作,去读书看电影,也是一种功夫。网络上有一种喜爱批评乃至谩骂攻击写作者的风潮,过去猛烈,现在恶劣,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群不会烧饭、饥肠辘辘的人,坐在一起高谈阔论烧麻婆豆腐的锅子该用什么尺寸,别人赏了他一点残羹剩饭,不仅不感谢,反而劈头盖脸骂过去。这种人在网络上让人害怕,在现实中只能避让。
提不起劲写作的时候,可以尝试阅读短篇小说和散文随笔集,一方面,短篇的写作风格更符合我们这个时代读者的偏好,另一方面,短篇文章不需要花很长时间研读(别和短视频作比较),可以减少我们的畏难情绪。一些经典的短篇小说与散文随笔,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读完多年,依然能有启发或回味的。但我本人还经常读一些网络评分不怎么样的,或者文风浮夸而内容无实的短篇作品,不为学习,只是为了读完之后给自己增长一点信心——“就这样的水平都能出书,看我写一篇比他/她更好的!”这种心理确实有点阴暗,但确实能激发一个人的进取心;而且现实不断告诉我们:这种阴暗的想法不作为燃料,早晚有一天会发酵成对他人的嫉妒乃至怨恨,那种情感的结果,往往是惨不忍睹的。
写作的另一个功效,是教人“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这不是说一个人要趋炎附势,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而是教我们对自己的想法“做分类”,让我们脑袋里混沌的思绪逐渐分层。比如日记与自省,这样的文章是自己写给自己看的,帮助自己在灯火阑珊中看见“自我”的,现在很多明星乃至普通人,把自己的日记放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这相当于是把自己的隐私放在公共领域,最终不仅导致社会道德没了对错,很多网民的“自我”都在他人不负责任的评判中被淹没了。又比如专栏书评,这样的文章是写给被人看的,所以当然要有所取舍,应当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转达特定的想法,现在的网络文章,用写日记的方式写社会评论,文章中充斥着各种看不懂的术语、图片和感叹号,但读者们就是看不到作者本人的态度,也搞不懂这篇文章写作的目的,这样的文章,除了能唤起让那些“吃残羹剩饭的评论家”(见上文)们的廉价激情,恐怕唯一能感动的就是作者本人。
有一种写作是用来伪装的。今人往往称之为“自传”或者“成功学”。古人乃至近代的许多“日记”,本质上也是掺杂个人喜恶,暗藏立场叙述陷阱,刻意出版想流传后世的“私传”。某句有名的电影台词:“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就是暗讽蒋介石所谓的“日记”的。然而这类写作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毕竟本文的读者想必都不是成功人士,尚不需要这种专业的写作技巧。此外,一个人还没认清到真正的“自我”,就急急忙忙找人代写“自传”,还试图伪装自己的那些阴暗想法和见不得人的小手段,结局往往会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