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靠规则漏洞赚钱有错吗?
“羊毛党”有错无?
2020年,江苏一家保险公司,愤怒的将他们的客户李女士告上了法庭,称对方利用他们的保险漏洞进行骗保,导致其受到了巨额损失。
但凭借着这个漏洞狂赚300万的李女士,却对此感到非常不服,李女士认为:那是保险公司自己制定的规则,自己靠规则赚钱合理合规。
该案件发生后,很快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说李女士不道德,钻漏洞薅羊毛,还有人说,是保险公司玩不起,自己不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
那么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又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论呢?
事情还要从2015年开始说起。
这一年,四十岁的李女士,从航空公司离职。
作为一名曾经的航空服务类工作人员,李女士之所以会离职,并非对工作有何不满,而是因为此时的她,已经暗中找到了一个更加赚钱的门路。
在航空行业工作了十几年的李女士,逐渐发现了一个鲜有人注意的东西,那就是航空延误险。
高空飞行,对天气的要求要比其他的交通工具更高,所以在天气的影响下,不少航班都会因恶劣天气而暂停飞行,而这就会造成乘客的延误。
随着飞机延误的频繁发生,不少保险公司,从中找到了一条财路,很快推出了一款航空延误险。
乘客在购买这项保险的时候,如果该航班遭遇延误,那么保险公司就会根据飞机延误的时间,和保险的金额做出赔偿,所以不少乘客,都会在购买机票的时候,顺手买上一张延误险。
在发现“航班延误险”这个东西之后,李女士敏锐的从其中找到了商机,她开始利用闲暇时间,查阅大量气象知识和航班信息,在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李女士试探性的购买了一张机票,并且同时购买了航班延误险。
让李女士惊喜的是,她选择的这趟航班,果然如她预期的那样延期了,而她在拿着相关证据,找该保险公司理赔的时候,对方也很快将赔偿款打入了李女士的账户之中。
尝到了甜头的李女士,开始更加专心的钻研航班和天气,并从中找出可能会延误的航班。
而且由于李女士购买的保额够大,找的航班也够精准,最多的一次赔偿款,甚至能达到两三万元之巨,是购买机票价格的好几倍。
而从航班延误险中,得到了大量甜头的李女士,索性直接辞了职,决定专职“薅”保险公司的羊毛。
又得手了几次之后,李女士却敏锐的意识到了一件事:她不能一直使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否则会引来保险公司的怀疑,频繁投保和赔付,会降低保险公司的评估等级。
300万延误险
为了保险起见,李女士不再用自己的身份信息购买机票,而是借来了家人和朋友的信息,随后,李女士用这些身份信息,开始大量购买机票和延误险,甚至一张机票,李女士会同时购买十几家公司不同种类的保险。
一张机票的均价在一千元左右,而一张延误险,大约在40元左右,而赔付的金额,大多都在两千元以上,最多可以达到七八千元。
李女士一次花费一千五百元左右,最多可以获得两万元以上的回报,而李女士有一次购买了五张机票,直接获得了十万多元的利润,令人瞠目结舌。
但飞机延误也不是一定会发生的,在发现航班会正常出发的时候,李女士会赶在最后关头退票,如果实在退不了,李女士也只能承担损失,最多的一次,李女士“赔”了一万多块。
不过,随着李女士的气象知识越来越丰富,对航班也越来越了解之后,她所购买的航班,延误的几率变得越来越高,而李女士也从中赚到了越来越多的赔偿款。
几年下来,李女士在航班延误险中获得的赔偿款,也积累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超过三百多万,而这样频繁的反常行为,也终于让保险公司注意到了,频繁购买延误航班的李女士。
2020年,忍无可忍的保险公司,直接将电话打到了派出所,在听到有人骗保之后,当地派出所对此事格外重视,很快就通过保险公司提供的信息找到了李女士。
而在找到了李女士的准确信息之后,警方很快就查到了对方的账户信息,令人震惊的是,李女士的所有账户中,每个月都会有数十万上下的资金流动,这对于一个没有工作、家境普通的中年妇女来说,是一个非常反常的信号。
此时的警方,已经初步确定李女士的资金流动中,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他们很快确定了李女士的住址,并且找到了李女士本人。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当警方敲响李女士家门的时候,“勤奋”的李女士,还在开着电脑,拿着手机,不停分析航班和天气之间的关系,直到此时,李女士的手中,还有五六张尚未值机的机票。
面对保险公司的指控,李女士表示非常无法理解,在她看来,她购买机票,购买延误险,飞机延误后理赔,都是非常合理的行为,也是保险公司自己制定的规则,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按照规则走的,怎么能说是骗保呢?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李女士还主动向警方出示了自己的银行流水,只为证明自己“薅羊毛”的行为是合理合法的。
但保险公司却坚持声称,李女士的行为属于骗保。
在和警方进行对话的时候,保险公司先是承认,他们的保险规则,的确存在漏洞,但李女士利用这个漏洞,给保险公司带来了超过300万元的损失,这肯定是错的。
在保险公司看来,他们对外售出这款保险,其目的只是帮助乘客规避风险,而非被滥用和利用,但李女士的行为,却倒置了因果,可谓是现代版的“买椟还珠”。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的确已经成了一桩“无头公案”,因为无论李女士是否违法,她的行为,也存在着道德和伦理上的疑问,如果钻漏洞“薅羊毛”,不再是一件值得批判的事情,那么那些被“薅羊毛”“薅”到破产的网店商家,又该如何自处呢?
45万吨脐橙
2019年年末,一则令人愤怒的消息冲上了网络热榜,某位博主利用漏洞规则,直接导致一家网店蒙受700万元的损失,不得不宣布破产。
事情是这样的,在2019年末,由于设置错误,一家网店错误的将水果的价格,设置成了26元4500斤,这是一个极度不合理的价格,但这个价格,却被某位“羊毛党”博主注意到了。
在发现了商家的设置错误之后,这位博主不仅没有提醒商家及时更改价格,反而将此事广而告之,号召自己的粉丝去“薅羊毛”,在这位博主的带领下,粉丝们一拥而上,在这家水果店下了20万笔订单,加起来九亿斤,也就是四十五万吨脐橙。
商家无法拿出这么多货品,不得已之下,只能选择关闭店铺,而这样一来,商家索要承受的损失,多达700万元。
在事情曝光之后,很多“羊毛党”迫于压力,最终选择了退款,但店家所蒙受的经济损失,和关店所带来的名誉损失,大部分都无法挽回。
而这个利用商家失误来牟利的博主,也很快收到了广大网友的谴责。
不过,随着一年后,李女士的所作所为被曝光之后,很多网友表达出了不同的看法。
在这部分网友看来,李女士的行为,只能说是投机倒把,甚至不能算是薅羊毛。因为延误险和赔偿金额,都是保险公司事先制订的,而在制订和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产生失误,而这也意味着,李女士的行为,只是钻了保险公司规则的空子,并不属于利用失误和漏洞来薅羊毛。
而且李女士利用天气预报,来预测航班延迟的行为,也不能算是骗保,因为李女士购买机票和延误险的行为,并不会直接导致飞机的延误,这仍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
所以这一部分网民,认为保险公司的行为,纯粹就是玩不起,只能接受别人投保,却不允许别人从投保行为中获得利益。
但随后,又有一部分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李女士购买机票和延误险,并非处于乘坐需求,而延误险的赔付目标,是赔付因航班延误所造成的损失,李女士的“投资”行为,并不属于延误险的赔付范围,所以李女士属于骗保行为。
而就在网络上因此事抄的沸沸扬扬的时候,官方也终于对此给出了通报。
在这份通报中,李女士的所作所为,终于有了一个官方的认定。
南京公安局鼓楼分局认为,李女士的航班延误证明系伪造,而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李女士在购买机票的时候,利用了亲友的身份信息,而这样的行为,属于故意捏造被保险对象,属于骗保行为。
随着官方的通报,事情终于尘埃落定,但关于此事的讨论,却经久不息,很多人不满于保险公司的“玩不起”,只允许投保,不允许从中获利,而很多人也在思考,当规则出现漏洞,并有人从中牟利的时候,该如何应对。
而保险公司的做法,更是令人不齿:在发现自身规则出现漏洞的时候,不想着弥补漏洞,反而想要用刑事手段,来解决民事纠纷,这本身就是一种霸道的体现。
本期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屏幕前的你认为,李女士的做法是正确的吗,欢迎在评论区中给出你的答案,我们下期再见。
《李某航班延误保险诈骗案法理探究》——刑事法评论
《“航班延误险诈骗案”探析》——中国保险
《完善我国航班延误险对策研究——以南京航班延误巨额索赔案为例》——辽宁大学
《天气因素对航班延误险定价的影响分析》——保险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