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泄露事件,数据权属争议和数据领域的反不正当竞争案件屡见不鲜。2023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金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毅提交了《关于加快布局数据合规体系,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提案》。
什么是“数据要素生态圈”?如何加快布局数据合规体系,并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企业、行业及政府,分别需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澎湃问吧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张毅,一起聊聊数据合规如何赋能数字经济。
数据:一种新型生产要素
@Margaret__:“数据”二字好理解,什么是数据要素?生态圈又是啥?
张毅:数据要素是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有人把它称为第五生产要素。(经济学中范畴里,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和传统的要素相比,数据可复制、但无形、价值较难确定。所以在讨论数据相关权益的问题时,往往包含了多元主体的权益,这和我们传统上讲的物权或者财产权是有很大不同的。
数据还有其他特征,比如存在交易定价难、互信难、监管难的情况,这事实上是立法的天然滞后性和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以及数字经济技术不断迭代之间的矛盾。而生态圈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要看具体指向,数据交易所,数据商,专业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就大概构成了数据交易的生态圈。
@困困的葡萄眼:新闻报道中将组建的“国家数据局”,通俗来讲,是负责做些什么?
张毅:国家数据局是这次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里重要的一部分。国家数据局有几大职能:数据基础制度的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规划建设。原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有关数字、数据等职能划入国家数据局。
@早餐吃的牛肉面:在数据要素方面,我国是否处于世界发展的第一梯队?关于数据合规,有其他国家的既有法律法规可以作为参考吗?
张毅:我国不仅是人口大国,也是数据大国、应用大国。据《国家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1)》,2021年我国数据资源产量同比增加29.4%,占全球数据总产量的9.9%,位列全球第二。其他国家对数据有些立法。但由于数据本身的特点,各国立法也在不断探索。
通过调研发现,在数据合规体系中首先需要解决基于数据特性的问题。一方面是数据本身特点带来的问题,例如数据具有来源多样和结构多变等特征,价值评估存在“双向不确定性”,交易双方存在互信机制建立难等问题;另一方面是数字技术本身带来的问题,例如技术虽然创新迭代,但依然无法同时解决安全与隐私、质量与易用性、流通性等基本问题,仍需解决多方协作确定数据权属和真实性等问题。目前,不少企业还存在重业务、轻合规的问题。数据要素的流动频繁,数据泄露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数据权属纠纷以及引发的反不正当竞争案件增加。
普通人的数据安全
@好学的小青蛙:作为普通人,如何保护自己的数据安全?越来越多地方需要人脸识别才能进入,那我该怎么办?
张毅:好问题,问题简单但是答案很复杂。网络上有不少报道可以查到,至今已经发生过很多数据权属争议比如华为与腾讯的数据之争、顺丰快递与菜鸟的接口门事件、新郎诉脉脉案、大众点评诉百度案等等。对此,我提出建议,可以利用技术赋能数据流转和交易,探索隐私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创新和融合,推动数据流转“可用不可见”、节点“可追可溯源”、数据交易“可控可计量”,通过法律和技术相结合弥补数据产业发展迅速和立法天然滞后的矛盾。
对普通人而言,保护数据安全除了需要自身的防范和维权意识,也需要商家合规经营。之前杭州有个案例,教授起诉野生动物园,就是源于人脸识别的争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显示,自2018年以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服务等类型的企业纷纷入局隐私计算赛道,累计孵化出100余款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通信、互联网、医疗、政务等领域。
未来,我们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动数据合规产业高地的建设,将合规体系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一方面培养法律和技术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培育第三方机构提供数据安全合规咨询、数据流通治理咨询等合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