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评价线下涨粉方式
作者/安朵
运营者每天都在【产出内容和寻找涨粉渠道】的过程中不断切换着,
通俗来说获取流量来源的途径主要是线上和线下,具体把涨粉形式分为软广和硬投。
一般我们看到的软广是通过软文,插件,链接,引导等方式获得流量,像付费推荐、内容导流、KOL等都属于软广的一种。
事实上软广形式的效果,roi存在不稳定性,像策划活动,赠送福利,裂变等,
这都与粉丝的喜爱程度息息相关,然而粉丝的口味百变,难以捉摸。
所以,软广一般是在时机巧合的情况下推出,受节日活动、热点、潮流的刺激推动下,软广的roi会明显提高。
因此,大多数人会更倾向于用硬广的形式去迅速开辟另一条路,也就是买粉。
那么怎么买,买什么粉?这需要基于在得以效果转化的情况下去选择。
既然买,那就一定要真粉,不然也谈不上激活和转化的步骤。
真粉,就是真实存在的活跃用户, 有流量的地方就有用户的身影。
像线上的广点通,网站的信息流,然而线下的涨粉方式更是层出不穷。
例如
共享体重秤,扫一扫关注即可测量体重
机场高铁充电桩,关注即可连手机充电
共享纸巾机,扫一扫关注即可领取纸巾
照片打印机,扫一扫关注即可打印照片
娃娃机,扫一扫关注即可领取游戏币
环保袋机,关注即可领取医院环保袋
摇摇车,扫一扫关注即可领取金币
共享wifi,扫一扫关注即可联网
...... ..... .....
我们在追求涨粉数量,增粉速度的同时,粉丝质量往往是我们最在意的,即为粉丝的精准性、活跃度、留存率。
所谓精准性,是拓展渠道的粉丝符合账号的定位和发表内容的受众群体,那么这些线下涨粉方法的精准度的情况是怎样呢?
这些线下涨粉方法,是基于用户外出活动的特定情景下安置设备,在需要使用设备时引导关注公众号,从而让用户进入微信的流量圈。
因此设备放置的地方不同,被不同类型的群体所使用让设备的属性愈加明显,自然地给它们贴上专属的标签。
我们俗称的“宝妈粉”、“学生粉”、“商务粉”、“消费粉”等名词的来源,都是根据特定场景下的群体所给予的定义。
例如,一般通过母婴店、放置摇摇车的区域等引流的人群,我们会称为“宝妈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过滤了无关人员。
出入场景的限制,只是区别了人群的社会身份,但粉丝的画像还会涉及到年龄、性别、地区等。
这些关键因素,线下涨粉的方法也通过系统的设置限制设备的使用,筛选到合适的粉丝。
然而,每一个新关注的粉丝,在对你的账号定位以及内容不熟悉的情况下,一般称为“潜在用户”或者“待激活粉丝”。
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以及内容的刺激,让一个外圈的用户因为“喜欢”,成为你的真正铁粉。
其实不止是新粉丝,每个账号里都会有一群“潜水粉丝”,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文章打开率在1%-5%的范围内是正常情况。
因此线下引流的粉丝,因为是真人活粉,就意味着有被激活成为铁粉的可能性,这与我们的粉丝活跃度,也就是粘粘性是密切联系的。
留存率和我们的投入成本息息相关,消耗成本和引流的粉丝数量的所占比例,当然每种设备的留存率是不同的。
粉丝的留存率也会受到,账号的类型与场景人群的关系紧密程度的影响。
像吃喝玩乐的账号,是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关系,因此这类账号的留存可以达到80%以上。
谈到花费成本,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会感觉很贵,
但事实上,这种线下涨粉方法相比地推团队需要人工成本、购买赠送礼品,广点通的点击单价、裂变的软件和礼品相比,
线下设备涨粉的粉丝单价是偏低的,全国泛粉类(不限制地区、性别、场景等)最低价格也只是几毛钱一个。
每新增一个粉消耗一个粉丝的价格,在留存率稳定的范围内,这种广告成本的投入是可观的。
所以判断这个东西好不好,只有去体验了解过才能对它做出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