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上线,无疑是公司业务的重大节点。
但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在很多客户那里,我看到的情况是:
市场团队发了一篇文章或一个视频,发现效果不好,赶紧召集团队,紧急制作出新的文章、视频,然后要求全员转发。
再把能想到的短视频、直播,也安排上。
过程中,要求产品、设计、视频团队严阵以待,全力配合。
……
就这样,整个公司风风火火,熬夜加班,至于最后结果怎么样,已经不重要了……
毕竟已经这么累了,后面的事就交给销售吧。“我们已经这么努力了,再不行就是销售的锅了!”
而这带来的结果就是:产品上线之日,也是失败之时。
但其实,很多事情是完全可以做在前面的。
在多大程度上确保结果的达成,正是体现操盘手能力所在。
在这之中,准备充分的推广物料就是关键的一环。那么,新产品发布前,该准备哪些推广物料呢?
之前,我给一个客户做私域推广计划,在盘点他们公司的产品时,发现产品线极其复杂,除了有大大小小的线上课程,还有各种类型的线下短期培训,以及几个高价会员产品。
为了列好计划,我的做法也很简单,就是拉出一个表格,横轴是推广时间,纵轴是可推广的媒体平台,而每一个单元格对应的是“产品+物料名称”。
这样一来,什么产品在什么时间,在哪个平台的哪个位置,该发什么物料,都清清楚楚。
而我们要准备的推广物料,就可以从其中的2个维度入手:
◎ 第一,产品维度,也就是产品上线最核心、最基础的物料,一般是产品详情页和首发文。
「产品详情页」真的是基础到不能再基础了,但很多详情页做得就是让人看不下去,导致客户在这一步流失了,这是最可惜的!
做详情页有2个大坑,一是信息不全。详情页的最大作用,就是把产品信息写清楚,但我看很多详情页,不是缺了这个,就是缺了那个,导致用户看完还是对产品一知半解,最后只能带着疑惑关掉页面。
以一门课程举例,产品详情页需要包含以下基本要素,你可以看下自己家的是不是都包含了:
· 主题口号
· 引导文案
· 导师阵容
· 课程收获
· 课程大纲
· 学员证言
· 适宜人群
· 课程信息
· 购买信息
· 关于售后
· 关于发票
二是文字太多。正因为详情页要把产品信息说全,导致很多详情页像裹脚布又长又臭,只是堆叠文字,但重要的核心卖点缺失,基础信息混乱,对销售完全是负作用。
我们在帮客户设计详情页的时候,最大的工作就是把核心信息提炼出来,它们都是非常简洁,但又十分必要的。
能删的绝对不放。
那为什么很多详情页内容就是那么多呢?通过我的交流发现,其实是因为业务老大希望「通过详情页去说服客户购买产品」,这其实是最大的误区!
打开详情页的客户,大概率是已经想买了,但可能还有一点顾虑,比如时间会不会冲突、价格是不是超出预算,我们需要做的是展示产品的完整、真实的信息,打消他的顾虑。而不是试图借助一张图片,再去说服他。
再一个很重要的点是,详情页的美感非常重要。在这个看颜值的时代,不要天真的以为产品好就行,不好看的东西连被看到的权利都没有。
我们在交付时,一半的费用是文案,另一半就是设计。
再就是首发文,是该产品上线发布的第一篇文章,它奠定了这个产品的整体基调和传播势能。
这是一个更复杂的工作了,也是我做得最多的工作。过去几年来,我写的首发文怎么也有一百多篇了,也曾帮助一个业务通过文章完成200多万的业务。
点击标题,查看我撰写的部分首发文:
· 如何找到利润区,逃离竞争“内卷”?3位营销实战专家给你答案
当然,要说清楚怎么写很复杂,在这里我就说其中的一个点,后续有时间再补上完整的创作方法。
一篇产品首发文,最关键的是,要提出一个客户之前完全没想过的概念。
这个概念可以是一个销售主张,也可以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总之就是要「特别」,能调动客户的认同感。
在这点上,吴晓波频道绝对是高手。他们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有一个极其吸引人的概念。
比如面向企业家的投资课程,提出了“企投家”,企业家+投资家,企业+投资双轮驱动;再比如面向新消费企业提出了“新匠人”,中国新中产崛起,需要一批向往美好的新产品满足他们的新需求。
总之,绝对不能平铺直述,陈词滥调。
要学学媒体公司,制造概念,打造新闻。特别是在私域里。平平无奇的运营,结果就是平平无奇的死亡。
◎ 第二,媒体平台维度,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平台,发布不同类型的内容。
在有了产品的基础信息和核心概念后,我们需要把产品信息根据不同的平台特性,改成不同类型的内容,发布出去。
这一步最基础的2个原则,一是全覆盖。所有能触达我们目标用户的平台、位置,都要发到,起码让他们知道我们在做这件事,不然只是纯自嗨。
至于触达之后,有多少用户会打开好好看内容,取决于日常的内容了,在文章《真正做得好的私域,都是让人欲罢不能的》里,我认为:真正做得好的私域,都是让人欲罢不能的。哪怕是广告,也是抢着看。
二是要做内容的再编辑。比如把详情页上涉及的每一个点,换成其它的语句发出来,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
为什么?因为不同的平台存在不同的用户,他们的阅读、使用习惯完全不同。
就连在微信里,每一个人的阅读习惯也是不同的,有些人习惯了看公众号文章,有些人喜欢看视频号直播,还有一些人就只看一对一私聊的信息。
在文章《研究半年抖音、小红书后,我决定回归微信》里我就提到,一些人对微信的认知还停留在公众号阶段,一上来就先申请个公众号,而这只是微信的冰山一角。
因此,不同的平台,不同的位置,对应的内容类型,也就有所不同,就以微信举例:
◎ 直播间:要说一些最能体现你的性格特点,以及转化最直接、最接近的内容;
◎ 短视频:话题可以更宽泛一些,比如近期热点啥的;
◎ 公众号文章:输出你的业务里最硬核的、成体系的内容;
◎ 朋友圈图文:可以摘取公众号里的一些核心观点,但不要大段阐述;
◎ 私聊/微信群:产品、活动出来以后,要做必要的触达,以及和用户聊天、八卦,提供情绪价值。
因此,我们要把产品广告,根据每一个平台的特性,调整、优化内容再进行发布。
很多销售受到内容团队制作出来的物料,想也不想就复制粘贴发出去了。
然后,这段内容就再也没出现后续销售的任何环节中。这是对优质内容的极大浪费!
好不容易做出来的内容,结果没有被很好的利用起来。
那么,怎么才算把内容利用起来了呢?等我下一篇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