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本能,但想要教育好孩子,需要理性和智慧。
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本能,只要是对孩子好,家长愿意做任何事。
但是想要教育好孩子,重要的不是家长为孩子做了什么,而是懂得不做什么,这需要理性和智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
“子女固然由于父母方面的爱的不足而感受痛苦,可是,他们也会由于那种过分洋溢的伟大的感觉而腐化堕落。
理智应当成为家庭教育中常备的节制器,否则孩子们就要在父母最好的动机下养成了最坏的特点和行为了。”
许多家长,爱孩子缺少分寸,事事代劳,无微不至,为孩子做得太多,让孩子失去了发展能力的机会,反而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生活中,当你发现孩子有这5种表现,就需要引起警惕了——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及时收回那双“伸得过长的手”。
1
经常埋怨父母、推卸责任
认识的一位初中班主任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班上一个女生的比赛报名表忘记带了,于是找他给妈妈打了电话让她送过来。
过了1个小时,妈妈气喘吁吁地跑到他办公室,交上报名表。
没想到,在一旁等待的女孩看到妈妈进来马上皱起眉头,面露不悦,责怪她说:“你早上也不提醒我,真是的,差点耽误了大事!”
妈妈不好意思地对着老师一直道歉,仿佛做错了事的是她。
这位班主任说,他当时很震惊。时值盛夏,由于自己的疏忽,让妈妈顶着烈日帮忙送东西,女孩竟然一丝愧疚感都没有,反倒怪起了妈妈,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
观察发现,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事情没做好、出了差错,马上怪到父母身上,丝毫不觉得是自己的责任。
比如:
小时候,作业写错了被老师批评,怪父母没有检查出来;书本忘带了,怪父母不提前帮自己装到书包里······
长大了,自己选的专业不喜欢,怪父母不帮自己把把关;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怪父母不认识厉害的人可以帮自己一把······
如果家长平时大包大揽,把本应该孩子自己做的事,也揽到自己身上,孩子就会觉得那些事情都是家长应该做的,失去了承担责任的机会。
比如,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帮孩子收拾书包,准备第二天上学要穿的衣服;孩子忘记带书本/午餐,给孩子送到学校;经常事无巨细地提醒孩子,怕孩子忘事。
当家长某一次没做好,或者忘记提醒,出了问题,孩子就会埋怨、怪罪家长。
而且,孩子由于缺乏锻炼,做事往往欠缺思考,容易丢三落四,考虑不周。
智慧的教育,应当是把属于孩子自己的责任还给孩子,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起责任来,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2
懒散,不爱动手做事
经常有家长反映,孩子在家特别懒,吩咐他做点什么事半天都不动身,好不容易起来了也是拉着脸、怨声载道,做起事来敷衍了事,还是得自己来善后。
三番四次之后,家长也懒得叫孩子了,索性自己做了拉倒。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许多家长给孩子传达的理念是:
“你只需要搞好学习就行了,其他事情不用你管。”
于是,孩子打小“十指不沾阳春水”,家长承包了所有家务活,帮孩子洗衣服、整理房间、收拾书桌······
慢慢的我们会发现,孩子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最直接的结果不是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是动手的能力和意愿越来越低,变得懒惰、散漫。
而这种生活上的懒惰、不爱动手,也会或多或少迁移到学习中,对待学习任务偷工减料、不爱思考、遇到难题就放弃······
没有体验过劳动的不易,孩子也很难会明白父母的辛苦,不会体贴、关心父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绝大多数学习好、思维灵活的孩子,都比较勤快、动手能力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很乐意帮父母做家务。
曾在新闻上看到一个10岁男孩,每天不光自己设闹钟起床、刷牙、穿衣服,还自己出门买早餐。
每次出门前,他除了检查书包有没带齐东西,还会顺带帮爸妈丢垃圾。
男孩妈妈说:“只要是他能做的,我都希望他自己做,而不是靠我们。”
越是勤快的家长,做得越多,孩子越是懒惰。想让孩子独立自理,勤快机灵,家长就要适当“懒”一点,多给孩子动手做事的机会。
自己能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比如学会自己穿衣服鞋子、整理内务、洗一些轻、小的衣服、刷鞋;
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多交给孩子做,比如洗碗、择菜、摆放碗筷、扫地拖地······
3
没有主见,大事小事都要找家长
从幼儿园、小学到高中、大学,甚至步入社会后,我都见过这样的孩子,遇到事情自己一点想法都没有,拿不定主意,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找家长想办法。
小时候,老师布置一项课外作业,找父母帮忙;要报兴趣班,问父母自己要不要报、报什么;和好朋友吵架了,问父母要怎么办······
到了大学,什么时候该换厚被子、怎么选购电脑、要不要参加支教等,都要打电话问家长的意见。
毕业后找工作,面试要父母陪着;被劝退,要父母帮忙打电话给公司领导······
我们说,这样的孩子,年龄长到再大,心理上还是“巨婴”,因为他们缺乏一个成年人所需的独立思考、权衡利弊、作出决定,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事情只会喊“妈妈”。
如果家长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上空,寸步不离、事事代劳、遇到点困难马上帮孩子解决,在这样密不透风的保护和关注下,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不爱动脑思考、解决问题能力低下、难以独立做决定。
《不管教的勇气》一书的作者岸见一郎曾说过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情:
那天,他要去参加一个同学的聚会,回家就跟妈妈商量能不能去。妈妈随口就说了一句话:“这种事情你自己决定就好了。”
这句话瞬间让岸见一郎感受到自己长大了,自己可以做出决定,也能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
生活中,家长应当注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孩子一遇到麻烦就立马帮他处理,引导他自己独立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
随着孩子的成长,把更多的决定权、选择权交给孩子,让他自己权衡、独立做决定,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家长要做的,是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孩子提醒或建议,帮助他完善想法,这样才会让孩子的成长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4
学习主动性差,缺乏自律
孩子学习不主动、不自律,是许多父母共同的苦恼——
不催不吼,就不会想着去学习;写作业不认真、磨蹭、敷衍······
探究根源,有些孩子学习主动性差、不够自律,是由于家长在学习上插手、干涉太多,孩子缺少自主感。
被安排、命令做一件事和自己决定想要去做某件事,孩子的心理活动是不一样的,做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一样。
对当代动机理论有重大影响的两位心理学家Deci和Ryan认为,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
自主感是孩子形成内驱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也就是孩子感觉到可以自己做决定。
当父母在孩子学习上管控太多,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安排孩子的学习内容和计划,就会降低孩子的自主感,从而影响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因此,当你发现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得很消极、懈怠,自控能力差,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平时是否干涉、控制太多。
给孩子自己安排学习的机会,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写作业、周末如何度过······有了相对的自由,孩子才有可能变得自律。
5
缺乏自信,遇到困难逃避退缩
在节目《敞开心扉的少年》中,男孩何一可曾这样诉说他的烦恼:
“我每天都很幸福,我什么都不用做,爸爸妈妈都会帮我做完,可是这样也有一点点不好,很多事情我的同学都会做,但是我不会。”
每个班级,几乎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孩子:胆小内向,不太敢主动和人交往;面对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喜欢逃避、退缩;遇到困难容易崩溃、放弃。
有这样表现的孩子,很大一部分跟家长做得太多,缺少锻炼有关。
心理学家、作家玛德琳·莱文博士曾在她的著作《给孩子软实力》一书中写道:
“孩子生活中潜伏的最大危害,并不是街上有陌生人从天而降之类的偶然事件,而是父母为孩子做得太多,结果导致他们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家长总觉得,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是为孩子好,其实剥夺了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
在独立做成一件件事的体验中,比如自己吃饭、穿好衣服、收拾房间、打扫卫生、帮父母做事······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获得一种掌控感,建立起真实的自信。
另外,在这些实践和锻炼中,孩子才有机会经历挫折感,他会明白犯错、失败是很正常的,并在父母的引导下学会正确的应对方法,内心逐渐变得强大。
可想而知,缺乏锻炼的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影响自尊心;内心脆弱、敏感,禁不起批评,抗挫折能力也很低,于是不敢面对挑战和困难。
真正为孩子好,家长应当尊重孩子成长过程中独立、自主的需求,允许孩子多尝试、探索、犯错、失败。
来自孩子切身的实践和经验,才能成为他受用一生的财富。
你认为呢?
转自 |钱志亮工作室
来源: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