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发给我一条链接,杜蕾斯的“翻车”文案,问我怎么看?
我说“不错,需要可以买!”
隔着屏幕被她一顿棒打。
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人羡慕被供奉在神坛,但是一旦摔下来,痛的最厉害的也是它。杜蕾斯显然躲不掉一番口诛笔伐。
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关注过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公众号,每周一会发布一首小黄诗,有情调,有美感,有文化气质,一点都不觉得俗气恶心。我一直特别想推荐给杜蕾斯的文案,因为我觉得太适合杜蕾斯高级感的表达了。作为一个特别能挑起口水话题的产品,杜蕾斯的文案一向很好的把握分寸,以偏文艺轻营销的方式博得了广大网民的好感。
看了这雷死人不偿命的文案,杜蕾斯一直恪守的生动又文艺的风格荡然无存。有网友说,杜蕾斯此次的翻车,是与环时互动分道扬镳的后果,但是我以为从“神文案”到“翻车”,是杜蕾斯没有把握底线,把互联网的宽容,当成了纵容!
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空间,具有无可比拟的包容性。有文化大咖,也有岁的农民不会用电脑用手机讲自己的故事,有超级网红,也有无名路人直播自己的生活,或多或少,总会收到一些认同。
这给了我们一种错觉,好像互联网是可以无限包容的,阳春白雪好下里巴人不嫌弃,你说什么做什么,只要没有攻击性,一般都能接受。
从这次杜蕾斯“不眠夜”文案到椰树椰汁的“从小喝到大”,乃至之前的绝味鸭脖“双”海报,都是玩恶俗趣味,让他们有恃无恐的背景,不就是就是互联网的高度包容性吗?
但如今的神文案“翻车”也印证了互联网对落后价值观、低级趣味的不纵容。
不要看杜蕾斯的笑话,因为你有可能就是下一个杜蕾斯。
流量为王的时代,少数人因为出格的行为或另类的表现获取了大量的曝光,但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一再的被忽略,使内容创作者存在一种侥幸心理:偶尔打个擦边球,看能不能火。
很多人都觉得,当利益和道德犯冲突时,我一定会坚守底线。
会吗?当利益足够大,来的足够容易,你会发现你的底线被无限的拉低。
好多做了错事的人被抓住的第一句反省就是“我也不敢相信我做了这样的事”,他说的是真话,因为人往往高估自己对于利益的克制。
有好多朋友,虽然没犯杜蕾斯这样原则性的错误,但是为了达到传播的目的,同样不择手段。只要能引起注意,恶俗一点、粗暴一点,没关系。本质上,我觉得和杜蕾斯此次翻车没区别——把互联网的宽容,当成了纵容。
一个没有底线的品牌,最终会成为众矢之的,一个没有底线的内容创作者,无异于饮鸩止渴,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对于个人品牌的伤害。
你发的一个朋友圈,说的每一句话,是理想的展示还是媚俗的野心,观众总是一目了然的。
“翻车的杜蕾斯”为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自媒体人必须坚守底线,互联网是宽容的,但是为了商业利益不择手段的行为,也不会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