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到工业革命的崛起,再到工业4.0和信息产业时代,经过了漫长的时间.资金密集型、人力密集型、高附加值、高门槛一直是工业企业的标签,农业行业向来是周期长,回报少,效率低的,当工业行业完成蜕变的时候,农业,似乎在前进的路上显得异常蹒跚,但农业向农业工业化发展的趋势,是势不可挡的。
农业工业化的发展,追求的是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以规模取胜.农业的特点,进入门槛低,决定了做出很大的差异化是很难的,产品的溢价受到很多限制,很难脱离产品价值本身,这也解释了国内做有机农业成功的寥寥无几,红薯芋头很难卖出鲍鱼的价钱,无论多高端,概念有多眩。
农业向工业化发展是方向,但二者又有所不同,农产品价格是波动很大的,呈周期性规律,工业产品价格相对比较稳定。为什么,原因之一是因为它是快速消耗品,且不耐贮藏,供求关系很容易失衡,这就给外行投机创造了机会.所以农业要研究工业企业的特点,向工业迈进,又要认识到农业的自身特点属性,因时因地制宜。
有了这个认知基础,就决定了农业企业或农牧企业应该如何经营,如何配置资源、人力和系统。
首先讲效率。
农业企业竞争的本质就是效率,效率的本质是成本.比如养殖,人家一个人养10000只鸡,你一个人养1000只,同样的人员可以管500亩沙塘柑,你才能管10亩,人家母猪PSY都达28头了,你才得20头,未来你胜出的机率就小很多。人均效率和人均产出,决定了你是否在行业内有竞争力,以及寒潮到来时你能否活下来.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企业的财务报表没这方面的分析,也没提升规划。
如果效率很重要,那就说明更好的设备,更好的机械的投入,显得非常必要.
再聊聊成本。成本的构成是多方面的。但资本和规模,对成本的降低最立竿见影,买5000吨和买500吨议价能力不是一个层级,所以很多企业拼命扩规模,农产品溢价能力不强,规模大很容易获利,但警惕现金流一断,死得也快。成本、价格和品质是矛盾的,中国人都知道一分钱一分货,但价值是恒定的,有生命力的产品一定是有价值的,产品的竞争,核心是价格和质量的竞争。
再谈谈数据化和精细化管理。
工业化企业一棵螺丝钉的制造都是要精确到毫米的,但中小农牧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大多很粗放,成本细分,指标细化,基本的统计数据都不完善,针对性的提升就更难.比如一吨饲料的制造成本,能耗,电耗,一只猪一只鸡分摊的人工、水电多少,全程的料比多少,造肉成本多少,成绩提升的空间有多少,可能都需要仔细研究,拿出对策.未来有前途的企业一定是走数据化、精细化管理道路的。
最后讲技术研发和创新。
“中国企业最缺什么?小微企业最缺的是专业精神,大型企业最缺的是合作精神,大中小企业普遍最缺的是创新精神。小微企业,越专业,竞争力越强;大型企业,越合作,行业领导力越强;企业无论大小,越创新,生命力强。”(金乾生老师语。中小农牧企业很多是没有技术的,或者说对技术的认识是不够的,更别提技术创新了.创新不一定是革命性的,更多地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和改善,细微的改进和提升,可能就起到很好的效果。企业如果经常打错牌,可能不是运气不好,而是专业性不够。
未来农业、农牧企业要ZQ,要生存,不再是感性就可以,可能还需要严谨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