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赴美上市之后的首份成绩单可谓亮眼:
2017全年总营收9.084亿美元,同比增长38%。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1.059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54%。
2017Q4总营收2.778亿美元,同比增长62%。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3790万美元,同比增长80%。
搜狗把这一切主要归功于AI赋能。不过,在我看来,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搜狗不一样。
不一样的AI战略方向
1
不少公司都把AI当做重要战略,不过搜狗有所不同,他们的所有AI战略都是围绕“语言”这个核心。
输入法是搜狗的拳头产品,其中融入了语音、图像、语义理解等诸多AI技术。在这些技术的加持下,“搜狗输入法”正在向对话方向发展。
截止2017年底,搜狗输入法平均每天产生约2500万次的智能分享服务调用,最高时日均语音请求量峰值突破3亿次,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第一大语音输入应用。
同时,AI技术还能帮助“搜狗输入法”和“搜狗搜索”更好地融合,比如在聊天场景下,通过智能分享功能,用户可在输入法内搜索信息并快速分享,而无需跳转出聊天应用
此外,AI技术也让搜狗搜索向“问答领域”全面发展。
搜狗与清华天工研究院合作的人机对话项目在NTCIR-STC2国际全文人机对话评测中斩获第一,还在搜狗明医中上线了自主研发的基于问答技术的智能分诊系统。
在最近火热的直播答题中,搜狗“汪仔”答题助手着实火了一把。虽然只是一个玩笑之作,却也提现了搜狗拓展智能问答领域的执着。
纵观搜狗的AI战略布局不难发现,他们并不是为了AI而AI,而是为了服务自己的核心产品。
在AI的应用落地赋能之下,2017年搜狗移动搜索流量增长了31%,搜狗手机输入法日活跃用户数达到3.3亿,较一年前增加46%,稳居国内以DAU计的第三大手机应用,仅次于微信与QQ。
不一样的硬件落地
2
这种实用性思维在硬件上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目前国内做人工智能硬件比较多的是智能音响,因为解决方案相对成熟。但是,这个行业随着小米AI音响和天猫精灵智能音响的推出而变得有些尴尬。因为这两家都是亏本在卖的,尤其是天猫精灵,两三百元的成本只卖99,怎么玩?
但是,我觉得搜狗不做智能音响还不仅仅是成本的考虑,而更多是整体战略出发。智能音响并不是其AI战略和产品调性最好的结合,所以,搜狗做的两款智能硬件产品是“搜狗旅行翻译宝”和“搜狗速记翻译笔”。
两款产品都搭配有双麦克风阵列降噪,支持英日韩俄德等18种语言与中文的互翻功能。
“搜狗旅行翻译宝”支持离线语音翻译和拍照翻译,定价1498元。
“搜狗速记翻译笔”支持录音转文字和同传翻译,定价299元。
这两款AI硬件都是小众但刚需的产品,预计整体销量规模也就在几十万台的样子,甚至可能都达不到搜狗之前出的儿童智能手表的百万出货量,但对于使用者来说却是非常实用的。
王小川说,机器翻译从学术上来讲已经可以工作了,但真正实用还存在若干的问题,搜狗做翻译类智能硬件是希望推动翻译技术变得实用。
此外,智能硬件还能帮助搜狗占据更多垂直入口,以实现未来的更多数据工作。
不一样的垂直方向
3
搜狗在垂直细分领域做了很多产品和应用方面的尝试。
► 和微信的深度合作是搜狗最大的优势。
搜狗推出了微信搜索专属页面,微信也全量接入了搜狗通用搜索,让用户在微信中也可以搜索全网信息。搜狗和知乎的合作同样采用的是这样模式。
► 在垂直搜索领域,搜狗的上线了提升了权威医疗内容比重的名医搜索,推出了专业法律服务问答平台搜狗大律师,这些举措无疑是有效的。
搜狗方面称,移动搜索中医疗类相关搜索量较一年前增长50%以上。
► 搜狗也是国内唯一一个做多语言搜索的公司。
利用机器翻译技术(搜狗的机器翻译技术在国际顶级机器翻译比赛WMT获得中英和英中双向翻译的冠军),搜狗搜索的跨语言检索功能已可以让用户以中文查询阅读英日韩网站翻译结果;搜狗输入法支持用户在聊天场景下进行中英日韩语音和文字输入的自动翻译。
数据显示,目前搜狗输入法中英翻译的日均翻译请求量已达720万次。
► 搜狗甚至上线了一个“唇语搜索”。
通过机器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连续识别人脸和口型变化特征,在经过一系列处理识别出用户发音及语气的这么一个过程。它同样很小众,但在一些特定场合和特殊人群来说却是刚需。
可以看出,搜狗虽然也是在布局人工智能,但走的却是差异化、实用化的道路。
老实说,这种从小产品、垂直细分领域切入的方式对于一家赴美上市的公司还是需要勇气的,因为短期内华尔街不一定看得懂。相反,你看百度这种就是做什么无人车系统,虽然目前也没什么产品落地,但是股价却蹭蹭地涨。
但是,王小川和搜狗有着自己的步调,那就是坚持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数据+技术+应用”的产品模式。这种方式在给搜狗带来漂亮财报的同时,也让搜狗相较于业内其他公司“有技术无落地”的尴尬局面,具备了更多人工智能时代实战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