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社交的本质就是连接,但我发现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连接多了就是在社交了。本系列的前两篇文章“养成交友的习惯”和“建立长期联系感”改变了两个很多人对于社交的误解。作为这个三部曲的结尾,今天我们就聊聊什么才是有效社交。
什么是无效社交?
简单的招呼,随意的提问,再寒暄两句就能获得联系方式——曾经害怕交际的我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也能像那些社交达人一样穿梭在人群中。自从几年前终于克服了交友的恐惧后,我便开始大量地认识新朋友。
最疯狂的时候我甚至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天要认识个新朋友,彻底沉浸在新面孔里。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 就这样持续了近一个月之后,我确实认识了近个人。不过,只是“认识”而已。
现在我根本不记得他们任何人的名字,就连他们的脸我也早就忘了。那段时间我很困惑,为什么拥有认识新人能力的我,还是无法交到更多朋友?直到我偶然间看到一个词叫“无效社交”才明白,虽然量变可以达到质变,但是数量并不能代替质量。
我们都之间没有任何共通点,怎么可能成为好朋友?所以,单纯地“认识”上百个人对于交朋友这件事没有任何意义。就像记住几百个英文单词的拼写,其实对于学习英语这件事没有太大帮助……
什么是有效社交?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交朋友?”以及“为什么有了很多朋友以后还去交更多新朋友?”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撇开拓展更大的朋友圈、获得更多的人脉资源这些通俗但很实在的答案,我想原因很简单:我开心。
交朋友这件事对你我来说,都应该是一件能乐在其中的事。虽然独处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但我想你也不愿意永远自己一个人呆着罢。所以问我那两个问题的小伙伴们,你们都把交友这件事想得太复杂了……
我们能在这里相遇,就代表我们有着相同的兴趣。我花时间写下我的思考,你花时间阅读这篇文章,我们自然而然成了彼此生命中的一部分。这岂不是比认识个不相干的人更美好?
就像你和你最好的朋友一样:你们会花时间谈天说地畅想未来,开心时分享自己的喜悦,难过时有另一人陪在身旁……所以交朋友,无非是找到那些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张口就聊得来,这才叫有效社交。而不是很多人对“有效”这个词的误解成的“和这个人交朋友对我有没有用?”
当你放下功利全身心去寻找这些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人际交往原来这么简单啊。那些实在交不成朋友的人就晾到一边罢,这世界上有很多和你趣味相投的小伙伴还在等你开口搭讪呢 ;)
怎样进行有效社交?
既然交朋友就是找到和我们志同道合的人,那么高效率社交便是在一开始就对“潜在目标”进行筛选。筛选的意思不是让你“过滤”掉那些跟自己不合的人,而是去找那些和你兴趣相投的小伙伴们。当你在和新朋友建立连接的时候,可以尝试寻找彼此的共通点。比如在刚开始聊天的时候你就可以这样问:“你平时都喜欢干什么?”“你喜欢听什么样的歌?”“你的偶像是谁?”……
类似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甚至星座血型都可以作为切入点。如果你想高端一点的话可以直接向对方传递自己的价值观。我想,只有志同道合的人交流起来才能体会到社交真正的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