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日,百度AI开发者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会上,百度副总裁沈抖正式发布了百度智能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不但全面接入了百度大脑.的AI能力,更将在月份全面开源。
事实上,百度入局小程序,并不是什么意外的消息,在今年月日的百度联盟峰会分论坛上,百度App业务部总经理平晓黎宣布将在月推出智能小程序后,外界对于百度版的智能小程序到底长什么样就十分期待。
原因很简单,在微信推出小程序后的年个月的时间里,小程序已经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根据第三方的数据显示,目前小程序日活跃用户总数已达.亿、上线小程序万个,其中游戏类小程序的使用用户已达.亿, 电商成了绝对的主流,基本上%以上的电商平台都上线了小程序。
但微信对于小程序的限制也很多,比如微信对于诱导分享的打击非常严厉,之前几款火爆的小程序,比如匿名聊聊,走心聊聊等都因为违规被封杀。以及微信小程序的入口非常深,无法留存,没有流量支持以及过高的分成比例等天花板,让很多小程序开发者对此叫苦不迭。
在这样的情况下,谷歌,微博等产品也迅速跟进,比如谷歌推出了Instant App,因此,百度宣布推出智能小程序,引得外界如此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先看一下小程序的现状。
小程序推出的时间只有一年零五个月,但崛起的很快,原因很多。在我看来大部分产品选择小程序主要是因为低于市场行情的获客成本和基于社交关系链的分享,很容易在社交平台引发病毒式传播。比如礼物说这个产品,核心玩法就是你买单然后给朋友送礼物,最早是app,后来又尝试过线下店,都不理想,但因为赶上小程序这波浪潮而一下子爆发,获得了红杉等一线投资机构的投资。
礼物说崛起的秘密,就是借助小程序,将送礼物变成了像微信群发红包,变成了社交的润滑剂,所以广受喜爱,像这样的案例其实很多。
但与此同时,小程序的天然的短板也制约着开发者。
我总结几个问题,一是技术性限制;二是流量和存留问题;三是变现和分成问题。
首先,微信对于小程序的体积有严格的限制,之前是M,现在变成了M,用的也是WXML语法,不支持普通网页和HTML,包括对一些品类也做了限制,比如直播类的小程序就不允许上线,简单来说小程序就是封闭性,逻辑性很强的简单工具。
想把手游和app什么搬过去基本上不可能,所以不想动脑子就把app做成阉割版就行了。事实上好像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
关于变现这块,之前微信一直没有说太多,直到后来小程序开通了广告插件,大家意识到可以通过广告变现,事实上腾讯官方推出的跳一跳就是一个极好的案例,但问题是金字塔顶端极为有限,大部分小程序还没有到变现阶段。而之前腾讯给出分成比例,也被很多开发者吐槽说抽的太多,简单来说, 游戏分成腾讯开发者,广告收入万以上腾讯,十万以下腾讯。
流量其实是最大的瓶颈,因为小程序不允许朋友圈,也没办法模糊搜索(只能通过tag的方式去搜),所以你能get到场景无非是扫码,微信群,搜索,下拉调取之前用过的小程序,入口太深,并且小程序无法朋友圈,这基本上完全切断了二维码的人际传播链条,所以如何获得用户就变得非常困难,并且更重要的是,用户用完即走,根本无法做到留存。
腾讯对于小程序开发者如此谨慎的原因,是超级app+小程序已经成为主流配置,小程序的意义在于完善平台生态的基础建设,但将外部场景纳入到平台内部中来,存在很大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公众号千变万化,毕竟还是文字+图片+音频的三种形态的排列组合,但小程序的引入,则等于微信化身底层的操作系统,小程序变成微信这台电脑上的软件,在不确定来源是否安全的情况下,自然警惕大于开放。
百度对待小程序的态度和微信截然不同,甚至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
百度刚推出智能小程序,就打出了流量和人工智能这个两个王牌,明确宣布要对小程序进行流量补贴和留存转化。百度副总裁沈抖正式对外发布了百度智能小程序是也介绍,百度智能小程序要为用户和开发者打造一个体验更佳的开放、智能化移动生态。
简单来说,百度智能小程序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开放性和低门槛,要做小程序界的安卓,二是一条龙式的扶持计划,给开发者更多信心和保障。
在赋能开放上,百度的野心很大,根据新闻的披露,百度的智能小程序不仅仅能运行在百度App上,还可以运行在百度贴吧,百度地图等百度系App上,甚至可以运行在支持智能小程序的外部App和浏览器上。
除此之外,百度大脑.的AI能力将全部开放给智能小程序开发者,这些能力包括语音、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增强现实以及情景感知等类别,其中部分能力甚至已经封装好,开发者直接调用即可。
不同于微信自己的WXML语音,开发者只需要简单修改几行代码,就可以将自己在其他平台开发的小程序直接接入百度智能小程序,并实现一次开发,多端运行。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一方面百度在短时间内在平台上汇集大量的小程序;另一方面智能小程序具备了很多小程序不具备的技术能力和跨越平台的能力。
跨越能力指的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打破app之间信息孤岛。每一个app都可以理解成一个信息孤独、数据、用户、界面都是独立的,彼此之间的跳转非常困难。而百度的智能小程序具备了跳转和跨平台的能力,也就是说在百度框架标准下的智能小程序,可以在不同app之间进行跳转,不同app之间实现同样的功能,这就打破了信息孤岛的信息隔离。
首先,在流量补贴上,百度非常大方,拿出了搜索、信息流,贴吧等核心产品在内的千亿流量扶持开发者,并且针对微信小程序无法留存的痛点,专门给小程序开发者进行导流和用户沉淀,支持将公开流量转化成私人流量。
二是流量补贴,可以这么说,在如何帮助小程序开发者获得流量以及变现这件事上,百度可谓是关怀备至。
也就是说,在前期,百度通过技术赋能,降低开发者的开发门槛,在中期,通过中心化分发,为开发者提供有效的流量保证,在后期,则通过引导用户为开发者的小程序提供粉丝和留存。
一整套流程下来,基本上能解决开发者绝大多数的痛点。
小程序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新鲜,我在念大学的时候,就在图书馆看到业界对于native app和web app的争论了。
从形态上看,小程序的确太像native app了,这证明早在几年前,就有人意识到native app过于繁重,完全可以以即用即走的形态呈现。这两年小程序火了,也是互联网的发展,诞生了像微信,百度App这样日活过.亿的超级app,而超级app的用户量,日活,市场到达一个临界值后,就开始追求自身生态的完整性。
比如,像微信这样一个以聊天为主要功能的App,可以付款、可以叫外卖、可以订机票,像百度App这样一个搜索app,可以看视频、可以刷新闻、甚至可以和小度“聊天”,这背后都是产品发展的变化。
从目前来看,百度以解决开发者痛点为主的打法,显然能俘获很多小程序开发者的心,也能在短期内丰富自身平台小程序类型和数量,而百度的做法,也会对同行,比如谷歌、微博、微信等产生影响。最终的结果是,小程序加速发展和渗透,成为类似二维码一样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