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媒体运营 » 正文

回复别人的评论,集中回复网友的评论

3985 人参与  2021年12月06日 10:55  分类 : 新媒体运营  评论

我无意冒犯读了我文章的家长朋友们,如果您感觉我的回复冒犯了,那一定是我的无心之失。我仅仅是想跟大家互动一下,说说我的观点和想法,以引起大家的思考,从而更好地想明白怎么教育好自家的宝贝。《古文观止》“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不是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吗?

今日头条号我是年月日注册的,到今天也不过天时间。我转载了几篇发在其他平台的旧文,也倒了倒堵在心里十几年来带孩子的满腹苦水,心里畅快了些。我写这几篇文章的初衷,也是偶然和YT一位同病相怜的妈妈,互吐带孩子的种种不易。吐过之后,就有强烈的写作愿望,似乎写出来分享之后,自己所吃过的那些苦,就统统从痛苦变成了美好的回忆了。以前一直憋闷在心里,身边能分享的好朋友并不多,担心自己憋久了指不定憋出内伤。有时候又犹豫不决,觉得自家的娃不过是普娃一枚,也没有什么惊人的成就,说出来徒惹高人的鄙夷。不过后来我想通了,我们虽然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谁就有资格限制我说话的自由呢?更何况,假如,我说的是假如,有和我一样是普通百姓的家长,因为我的只言片语而所有体悟,这不也是功德无量吗?

比如,有一个妈妈,她家老大是男孩,和我家老大一块组了个小班学习信奥C++编程。我们家长在外面等着,聊到她家老二,女孩,今年要上幼儿园。我就说,唉,我现在很后悔我们家老大在幼儿园呆的时候太长了,当初不知道幼儿园是可以呆半天的;后来,我们家老二上幼儿园时,就只让他呆到中午就接回家做点其他的事。她很惊讶,说,还可以这样吗?我说,幼儿园老师巴不得你早点接回家呢,去幼儿园,只是让娃可以和同年龄的小朋友游戏玩耍,学会与人相处,半天就足够了。留在幼儿园,中午睡两个半小时,醒来再呆一个多小时就放学了。早早接回家,我们当初是让孩子先睡一个小时,然后练练琴,读读书,看看英文动画之类的,到幼儿园大班时,就让他去游泳长训了。那个妈妈听了,说,这样挺好,我们也这样来安排老二。这不挺好的吗?

集中回复网友的评论

下面我就网友的留言,说说我自己的看法,仅仅是我的一家之言,大家看看就好,不必介意对错。尤其要说明的是,我绝对无意冒犯谁,仅仅是就一些观点说明一下我的看法,如此而已。

、有网友说,我的方法是背诵古诗词。

实话实说,我并不怎么赞同背诵。

一是因为背书很痛苦,尤其是在不理解的基础上背。有人说,为什么古时候的私塾先生都让小朋友们背呢?我的理解是,古时候基本上都是农业社会,没电视、电脑、手机这些玩意,也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英文等等。所谓读书,就只有这些文言文典籍可读。七、八岁甚至更小的小朋友,你让他怎么理解那些军国大事和人生大道理嘛?老秀才们除了让孩子们死记硬背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呢?不信你给小朋友讲讲试试,看他们跑不跑掉?一方面小朋友听不懂,另一方面小朋友单纯,记忆力好,所以,除了背,还能有更好的教学办法吗?古人并不比现代人笨多少。

但现在是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智能社会,小朋友们可以玩的东西很多,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怎么可能有心思、有时间去死记硬背呢?何况,死记硬背不过是获得语感的一个途径而已,又不是再没有其他办法了。

二是因为人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就像电脑硬盘一样,虽说硬盘有大有小,但总归是有限的。当硬盘满了,要存入新的文件时,我们就需要删除旧的文件,人脑亦如此。当大脑需要接收新的信息时,这些已经背诵了的文章也是要被遗忘的。这些遗忘的信息被存入我们意识不到的某个黑暗角落,如同电脑的回收站,如果没有某个事件触发,这些信息永远是休眠的,这个触发如同我们操作回收站进行信息还原一样。

三是假设我们学到的东西是最终能够变现的,那么,我们希望自己的大脑是一个储存黄金的仓库呢,还是希望自己的大脑是那根点石成金的手指呢?结论显而易见嘛。无论再多的黄金,再大的仓库,黄金的总量总是一定的;而点石成金的手指看起来一点黄金都没有,但黄金无处不在啊。童话故事中的渔夫都知道要点石成金的手指,也不要成吨的黄金,我想,聪明的你,也能想通这个道理,对吧?

更何况,一百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白话文,文言文差不多变成了一门“外语”,平时工作、生活、考试大都不用,要用也只是解读文本而已,根本到不了写的程度。而要具备解读文本的能力,压根就用不到背嘛。所以,能不背就不背,读熟就可以,理解更重要。更何况,背会不会用脑过度?过度使用大脑,大脑也会“冒烟”,也会产生“废气”。节约使用大脑,不会使大脑这个CPU当机,大脑会更加具有灵性。

、有网友说,我也叫小孩读《古文观止》,从最后面往前面读。

我看到网上确实有人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推荐过这种方法,看起来似乎是一种从易到难的渐进学习方法。但是,有人说,《古文观止》只读后半部分,不读前半部分,只能学个皮毛。我是比较赞同这个说法的,理由是,周秦文确实是文言文的底子。我们知道,刷墙的时候,如果你不打底漆,结果就是漆面会漏出“底子”来。我们常说的“打下坚实的根基和底子”,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在我想来,《春秋左传》之类的书,是我们中国人发明文字之后最初几百年间的文字实践,它简直就是后世文人写文章取典的宝库,你不熟悉它,就读不懂后世文人的文章,即使懂,也没有那种感觉。好比一个懂中文的老外,他没有读过庄子,当他读到“庄生梦蝶”时,他确定自己是认得这四个字的,但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一定不会产生会心一笑的感觉。就好像我们中国人,学了英文,能听懂英国人说的话,但并不明白英国人某句话的幽默含义一样。

在我看来,如果把我们中国的文化比作长江黄河,那《春秋左传》之类的周秦文,就相当于中国文化的雪山,两汉相当于上游,唐宋相当于中游,元明清则是下游。到今时今日,恐怕早已过了上海流入大海了吧。

、有网友说,《念楼学短》也可以。文章写得非常好。

我没有读过这本书,不好发表意见,但我看过书中的一两篇文章,确实好。但练书法的人都知道,刚开始练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找漂亮的字来练。

、有网友说,你这要看人,不是每个都可以,你的经验不具有复制性。人人不同。

我在“倒一倒苦水”系列文章中曾经说过,教育并不像科学,更像艺术,多一点少一点,完全凭当事者的感觉。最贴切的例子是,五线谱中的小提琴曲,结尾处偶尔会遇到延长记号,我就此问过老教授,说,这种记号到底要延长多少拍呢?她说,不确定啊,要根据你当时演奏时的感觉来定。是啊,感觉,多么无奈的一个词。

经验本来就不具有复制性,只具有启发和参考意义。同样一个家庭的两个孩子,父母似乎是一视同仁,但接收信号一方的孩子可能并不这样认为。我们家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差异就极其明显。我有个好友,他家是一对双胞胎男孩,差异仍然极大。

是的,我们需要问问我们自己,为什么我们就只想着去寻找可复制性的经验呢?

、有网友说,所谓的字字过关,其实就是多而杂,混乱是肯定的,有时候简洁就是美。

说是字字过关,其实在注释的时候,我仍然会想当然地以为某个字很平常,不注自明啊。所以,也可能会有孩子们不明白的字,我没有单独注释,但译文中是一定能找到这个字的意思的。

简洁,毋庸置疑是美的。但我想做这个注释,最初仅仅是想告诉我的孩子,古人既然这样写了,那我们解读的时候,该如何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呢?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在我和孩子共读《古文观止》时,经常遇到一些常用的虚词,比如“而”和“以”这样的,在文章中出现了,到底是起什么作用呢?我读书那会,也曾自诩“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我感觉后来的几十年间都没有什么进步,每次想读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时,总因为碰到拦路虎而释卷。我家老大上初一之后,看她更像一个理工女,我就觉得很焦虑,希望能帮到她多读一些书。我硬着头皮自己先啃一遍,咬牙忍受着眼睛酸涩、屁股生痛。只一年功夫,我现在不借助工具书读韩愈文,竟然也能大部分读懂。

、有网友说,自从有了抖音头条,普通人变成砖家,专家变成普通人。

普通人变成砖家,自然是讽刺我的,砖家嘛,搬砖的家伙。专家变成普通人,是否是说网友他自己是专家?我不得而知。不过,我已一早声明,我不是什么专家,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长而已,家有一个初中生,一个小学生。于文言文,我仅仅只是一个爱好者,离专家,差距不止十万八千里。再说,我为什么要变成专家呢?更何况,专家变成普通人,那是专家自己的事啊,用《齐桓公伐楚盟屈完》中的话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与我何干呢?

、有网友说,但是老师推荐看世说新语。

如果网友细心的话,其实我在文章中曾写过,我最初是一并给孩子读《世说新语》和《古文观止》的。《世说新语》读完了德行第一共篇。后来不读了,一是这些文章是一些短文,并不具备完整的文章架构,二是孩子认为比较简单。至于老师推荐不推荐,我并不关心,我只关心我视线之内我家的那个孩子。

、有网友说,这是我见过最鸡的家长,也有可能是虚拟的。

我一定不是最鸡的家长,以我浅薄的见识,我也是见过一些很鸡血家长。我只是有些地方不愿意假手他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已。

孩子练小提琴,我陪上课、做记录、陪练、付款、买琴、接送等等。孩子游泳长训,我就只需要接送。

数学我们交给了学而思,我只负责接送和催作业(双减之后,改网课了,接送也免了)。碰到难题,我勉为其难同她一起去想解题方法。我和孩子有时互相嘲笑对方,大约孩子在嘲笑我的过程中,消解了她的畏惧,增强了她的信心?但我感觉,可能我也给了她不怕困难的精神,毕竟我这么大了,也还能解出她解不出的初一几何题。

英语就颇费了些功夫,找动画片、下英文电影,我也干了很多。就只有语文,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的地方可以把孩子送出去。

至于说我这个人有可能是虚拟的,或者说我做过的事情是虚构的,我第一眼看到这句话时,着实一怔。我想,是不是有人会这样想问题:有人告诉他,炭是黑的,雪是白的。他不去想这个判断是不是对的,而是想,这个说话的人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如果是虚拟的,那这个人说的话就是不对的。

、有网友说,小学到初高中课本里的文言文,就是专家们历年总结出的最好的古文启蒙教材,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个人费尽心力另外去搞教材多余了。

这个说法也许是对的吧。如果这位家长朋友觉得只学课本上的东西就够了,那真是完全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我在老大还是小三之前也是这样想的,只是我经常发现,孩子的数学分数总是中不溜。问过孩子才知道,卷子上总有那么几道题是什么“创新培优”题。孩子说老师没讲过,我怎么会做?我心里恨不得孩子是天才,为什么老师没讲,你就一点都不会呢?又想,老师也是,既然课上不讲,你考这样的题干嘛啊,诚心让我们家长难堪吗?

我想起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我们假设课本里的文言文都是最“上”、最顶级的,那就是说,课文是对标班上少数名列前茅的孩子了。可是我又听说,学校教育必须要照顾绝大多数中等水平的孩子,专家们编写教材难道不需要考虑这一点吗?果如是,则教材就只能是中等程度了吧?

我还想起朝鲜战场上有一个名词,叫“范弗里特弹药量”,意思是不计成本地投放庞大的弹药量进行密集轰炸,以期对作战的另一方实施压制和毁灭性的打击。我一直有个观念,就是书本上的知识点,比如语文和英语这类,让孩子强行去记住掌握课本上所有的知识点,孩子也许是能做到的,但会付出很巨量的时间代价。如果只让孩子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孩子能轻松做到。那多出来的时间,就可以投放到课外,通过广泛阅读所获得的“范弗里特弹药量”进行地毯式轰炸,用这些课外掌握到的知识“弹药”,通过知识迁移来覆盖课内还没有掌握的另外%的知识点。这样做,也许孩子还是不能用“范弗里特弹药”完全炸掉课本上所有的知识点,但遗漏的应该很少吧?孩子额外储备的这些课外“范弗里特弹药”,如果是用来轰炸考试时的课外知识点呢?会不会更经济更有效率呢?

我看《三体》,知道了“降维打击”这个词,类似于装备了马克沁机枪的部队,去对付冷兵器的部队一样。至年间,南中非洲罗得西亚的英国军队与当地麦塔比利-苏鲁士人发生了战争,在一次战斗中,一支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挺马克沁重机枪就打退了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对方多人。

我想,通过学习更高层次的知识,通常是可以降维打击低层次知识的。比如,我家俩孩子,苦哈哈学了五六年小提琴,既没考级,也没参加什么比赛获过奖,虽花钱很多,但遇到学校音乐课上的简单曲目,他们就觉得实在是太简单了。学校组建合唱团,硬要拉孩子入团,说孩子音准好,节奏也不错什么的。我们家长不想去,因为实在没有时间去排练,但架不住老师不停地游说,要给老师面子不是?只好勉为其难去加入。可是,其他孩子要去,就必须要经过考试才能加入。我说这些,并不是想凡尔赛一下,而是觉得这就是一种知识或能力上的降维打击。

今天就先到这里。

本文链接:https://www.woshiqian.com/post/71495.html

百度分享获取地址:https://share.baidu.com/code
回复别人的评论  

我是钱微信/QQ:5087088

广告位、广告合作QQ:5087088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