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遇到一点小事就想让所有人都知道。到后来发现,人越成长,经历的事情越多,想说的话便越来越少。难过的时候,习惯独自撑过去;快乐的时光,也不再愿意同人分享。
发朋友圈的频率,也从周更到月更,最后以年为单位。
当一个人渐渐开始不发朋友圈,不是无话可说,不是怠于记录,而是静默地成长,低调地成熟。
不活在别人眼里
叔本华曾说:“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很多人发朋友圈也是如此。
拍的风景照片必定加上厚厚的滤镜,发的自拍照片少不了精修美颜;
拍照片、修照片、选照片一套流程下来,用来感受美景、美食的时间反而没有多少。
这一切都违背了我们的初衷,我们乘车远行,欣赏美景,原本是为了脱离熟悉的环境,去感受风的流动,云的变幻,而不是为了朋友圈那几个点赞。
旅行的意义如果都变成了拍出能发在朋友圈的照片,那出门远行就变成了讨好别人,寻求别人眼中的自己。
自媒体博主@小沫曾经讲过自己的一个故事。
以前出门旅行的时候,为了拍出美美的照片,她总是带上几大箱衣服。
裙子要带上好几条,泳衣都能带出七八套。
带了太多东西,每次换车她都非常疲惫,因为挑选太多,每次搭配衣服都会耗费太多时间。
结果整趟行程都找不到最佳状态,既没有玩好,也因为时间不充裕,错过很多美丽的景色。
之后,她调整自己的状态,精简了装备,衣服就带两三套舒服的就好,化妆品也精简到基本品。
当她不再追求精修的美丽,而是认真感受美景的时候,照片里那种真诚的笑容,反而成了最打动人的东西。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后来,她每到一个景点,不再把拍出美丽照片作为首要目标,而是用心感受当下遇到的一切。
生活原本是要自己感受的,何必要过成朋友圈里给别人看的精修模板。
不用活在别人眼里,要活在自己的人生剧本里。
不活在与人的攀比里
曾经听朋友七七吐槽:现在的朋友圈,越来越像炫耀圈了。
小A今天炫出一只香奈儿的包包,小B明天晒出一套海蓝之谜的化妆品,小C后天就发出一条阿玛尼的项链。
而她月薪只有元,每个月除去房租刚刚够吃饭,哪有余钱买这些东西。
为了满足虚荣心,七七也跟风过。
她刷爆了一张信用卡,买了一个超过万元的奢侈品包,然后拍了一张图片,配文:新宠。
朋友圈的点赞确实带给了她内心的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实在太短暂,只存在收到点赞的那一刻,并且不能持续。
并且为了还信用卡账单,她不得不省吃俭用;家里需要用钱的时候,她也没能伸出援手,这让她非常内疚。
仔细想想,真是得不偿失。
后来,再看到那种炫富的朋友圈,她决定不再跟风了。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不因别人吃了一顿网红打卡餐,自己马上也开始挑选餐厅;也不因别人晒出一件自己没有的东西,而去生气苦恼,徒添烦扰。
生活是自己的,跟别人毫无关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找到自己的热爱,远比盲目追求别人的热爱重要。
朋友圈里的攀比,只是一场虚假的社交游戏,不仅会掉入消费主义的漩涡,还让自己的生活一团乱。
成年人的世界,过好自己的生活,远比与人比较来得重要。
当一个人渐渐不发朋友圈了,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不发朋友圈的时候
都在用力感受生活
网上曾有一个讨论量颇高的话题: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渐渐都不再发朋友圈了。
有个高赞回答:想发的朋友圈,已经以私聊的方式发给在乎的人了。
确实如此。
到了一定年纪,已经有了固定的圈子,不需要再以发朋友圈的方式博取别人的注意,而是懂得放下对朋友圈的执念,把想说的话分享给懂的人听。
曾经采访过身边一位很少发朋友圈的朋友。
他是一名公务员,但他的副业非常精彩,是给别人画插画的,同时还是一个短视频博主。
找他的时候,他不是在画插画,就是在编辑视频。
我问他:怎么好久都没见他发朋友圈了。
他说:最近实在太忙了,朋友圈已经好久都没点开了,更别提发朋友圈了。
他说,当自己经历一些事情后,发现朋友圈里并不是真的生活。
发朋友圈之前,要想该发什么内容;发完朋友圈之后,又期待别人的关注和点赞。
没有人点赞,就会十分失落,想东想西。
有这样的时间精力,不如好好陪伴妻子孩子。
毕竟朋友圈是虚拟,现实才是自己切实感受到的生活。
想说的话直接分享给在意的人,是一举两得。
我们原本以为不发朋友圈的人,是因为没有可以分享的人,甚至没有可以分享的生活。
但现实是,他们早已看清了朋友圈的真相,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到了一定阶段,不再追逐五光十色的朋友圈,而是回归生活的本身,才是活着的意义。
其实,朋友圈是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
有人喜欢当做生活的记录本,把它装点得丰富多彩;也有人想要从朋友圈退出,注重真实生活的体验。
无论发不发朋友圈,都属于自己的选择。
尊重别人的选择,也是成年人的修养。
当我们到了一定年纪,经历得多了,感受得多了,就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多说。
成年人的世界,低调是成熟的标志,沉默是成熟的选择。
如果你的身边有一个不再发朋友圈的人,也许他只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选择换一种方式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