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能力强却不听话的人很多,但最为典型的,恐怕是蜀国大将魏延了。魏延出生于河南义阳,先是在荆州牧刘表和长沙太守韩玄手下工作,后进入刘备阵营,屡立战功,被刘备拜为汉中太守。刘备死后,魏延受诸葛亮节制,却恃才放旷,经常不把诸葛亮放在眼里,那么,诸葛亮是如何对付魏延这种人的呢?个字可以概括:一用、二防、三杀。
魏延武功了得,谋略也不差,适合于征战沙场。诸葛亮北伐曹魏时,老将多已离世,年轻一代还没能成长起来,正是青黄不接时期,必须依赖魏延这样年富力强的将领。所以,诸葛亮对魏延用得是足足的。
公元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赵云为疑兵吸引曹魏主力,他自己则领主力出祁山,袭取陇右。这一次,魏延就在诸葛亮身边效力,魏延在陇右攻夺战中立下汗马功劳,又参与了著名的街亭之战。可惜由于马谡失守街亭,首次北伐功败垂成。
公元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魏延又随诸葛亮出征。次年月,诸葛亮派魏延进入甘肃南安,与曹魏名将、雍州刺史郭淮对阵,魏延在阳溪大败郭淮。
年春天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大军集中驻守在甘肃天水卤城。司马懿南北夹攻卤城,他亲自攻卤城北,命张郃攻卤城南。诸葛亮派命魏延、吴班、高翔分兵拒之,大获全胜。
公元年春天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己成为军中二号人物,仍随军出征。结果诸葛亮在五丈原积劳成疾,魏延因此承担了大量军务。最终诸葛亮病死,蜀军班师,第五次北伐结束。
可见,诸葛亮对于魏延这样的有用人才,是舍得用的,只不过,他在使用魏延时多了个心眼,那就是“防”。
诸葛亮首次北伐,在选先锋官时,手下多数人认为魏延最合适,可是诸葛亮却用了马谡。这并不是因为马谡的能力真的比魏延强,而是因为魏延没有马谡听话,不好约束。这是诸葛亮在北伐中对魏延提防的开始。结果导致街亭之败,倒是诸葛亮意想不到的。
首次北伐时,魏延还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就是学习西汉兵仙韩信,从离长安最近、但道路最险的“子午谷”修栈道直达长安,占领长安。如能成功,曹魏便失去了西部军事重镇及粮仓,危矣!诸葛亮却以“太过冒险”为由拒绝此方案,从此,诸葛亮时时提防魏延在军事上搞冒险主义。
之后,魏延每次随军北伐,都要求诸葛亮给他分派一万人以上的兵力,诸葛亮每次都拒绝,只给他几千兵力。魏延委屈极了,当着诸葛亮的面说他胆怯,诸葛亮也只是笑笑,却坚持己见,不给魏延统万兵的机会。诸葛亮心里怎么想的?一是,他害怕魏延真的去实施“子午谷方案”,将大好的一万精兵葬送掉。二是,他害怕魏延一气之下,带着蜀兵造反,那可就造成了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惨剧。
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在重病中,对魏延的提防就更明显了。诸葛亮感觉自己时日不多,欲交待后事,于是找来杨仪、费祎、姜维商量后事。注意,诸葛亮并没有找魏延来商量,他是害怕魏延知道了他的部署,会坏了大事。另外,在这次后事的交托中,诸葛亮将兵权交给了杨仪,让杨仪来节制魏延,而杨仪是魏延的死对头。
诸葛亮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觉得第五次北伐已经失败了,应即刻撤兵,减少损失。并且撤兵之时,应以魏延断后。可是魏延一向自负,诸葛亮怕他不听劝阻,领大军与司马懿一决高下,所以才决定先瞒着魏延,等到大军真正撤退后,魏延想与司马懿一决高下就来不及了。
最后,诸葛亮还对“大撤军”做了最坏打算,这个打算在《三国演义》里变成了一封“锦囊妙计”。锦囊妙计是这样设计的:为了防止魏延不听杨仪指挥,诸葛亮先约谈了魏延的手下马岱,叫马岱做卧底,潜伏于魏延身边。若魏延果真不听指挥,闹分裂,马岱须找机会斩杀魏延。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诸葛亮所料。当费祎拿着杨仪的令牌去找魏延,要求魏延断后、大军回撤时,魏延不仅不答应,还反对杨仪领军,阻止大军回撤。最终的结果,魏延军与杨仪军对峙,眼看要火并了,杨仪想到诸葛亮的锦囊妙计,问魏延敢不敢连叫三声:“谁敢杀我”?魏延说,这有什么不敢的,于是大叫了一声“谁敢杀我”。可怜第一声未落,藏在魏延身后的马岱纵马上前,手起刀落,杀了魏延……
魏延就这么死了,多少有些可惜。其实,根本就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魏延叛蜀,说魏延天生有反骨也纯属虚妄,魏延平时做事也非常认真,立功也不少,不该落得如此下场。所以,他的遭遇颇为令人深思。
魏延的缺点就是恃才而骄,恃才而骄、能力强却不听话是许多优秀人才的通病,而大多数老板们对这样的优秀人才并不会怜惜和迁就。即使像诸葛亮这样有修养的老板,也对魏延一用二防三杀,试想,你如果遇到其它心胸狭窄的老板,会有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