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赶集网COO陈国环经一个老朋友的推荐,从法官的岗位辞职,成为了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的一名销售员。
第一次自我介绍时,他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并不好,后来成为中供铁军主帅的俞朝翎曾回忆:“他说他是个法官,我们都不信。法官不做,进阿里巴巴?你看他说话也不利索。”
但是,这个“看起来相貌很土”的陈国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仅仅一个月,他就拿下了全国业绩第一名,马云见他表现不错,给他订了个更大的目标:“你要是能连续拿个金牌,我请你在任何一个地方吃饭”。
虽然马云对每个有潜力的员工都这么说,但真正放心上的只有几个,陈国环就是其中之一。靠着顽强的毅力,他真的连续七个月拿到了全国销冠。并且,在这段时间里,他每个月收入最少万元,用接近一年的时间,全款买了一套房子,可以说是名利双收。
一个法官,和销售八竿子打不着,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这篇文章,和你分享,陈国环迅速在销售行业突出重围的点经验,无论你从事什么岗位,这背后的学习方法,都值得借鉴。
剖析高手做事的套路
然后设定目标去执行
陈国环和一般的销售不同,虽然刚加入团队,但他不急于迅速打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相反,他先花了几天的时间,去研究往届全国销冠的销售习惯、销售过程、销售技巧,甚至具体到工作用时。
作为一个工作有章法的人,他深知,要想做好一件事,首先得有明确的目标,以及想要去哪里,就要从哪里开始学。
他所有的心思都在,如何站在高手的肩膀上,而不理会高手们是否介意他的“偷师”,在一次次厚脸皮的追问下,他对很多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
比如:一天拜访多少客户比较好?每个客户怎么见?一个人能够做到第一名,要满足什么前提条件?第二名和第一名,差在哪里?
充分地了解后,他发现,想要成为第一名,非常难。因为要当销冠的重要基础是客户积累,而这是他最大的劣势,且无法靠方法速成。但他不气馁,琢磨来琢磨去,打算以“高拜访量+密集回访”作为切入点”
了解到往届销冠平均一天拜访五六十家客户,隔半个月至一个月再去回访,他决定给自己订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增加倍的工作量。
摸清高手的套路,制定足够有挑战的目标后,陈国环开始了自己销冠之路。
想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就要用别人想不到的方法
爱因斯坦有句话流传很广:最疯狂的事,就是用着同样的方法,却想得到不同的结果。
陈国环显然深谙这个道理。他知道,仅仅学习高手们的方法论还远远不够,如果只有这些,他顶多是接近而不可能成为销售冠军。
因此,陈国环想到了两个办法。
第一,想办法让自己拥有饱满的激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比往届销冠增加倍工作量的目标。
他从朋友那儿拿到了一张“成功学大师”的演讲门票,听完热血澎湃,当他听到这个大师岁便身价上亿时,感觉所有的困难都瞬间消散,“我也想身价上亿”。
当然,这个大师也给了他实际的收获,陈国环着重琢磨了大师说的一句话:“找一个能够一起成功的公司”。
经过一番调查,他发现先跑外面贸易公司聚集的写字楼。早出晚归,从上往下,一家一家敲公司的门,反反复复的协商,直到最后一家公司的最后一个人下班。
第二,他决定改变一种拜访客户的方式。
和他同期的一个销售李立恒,当初为了见到吉利集团的李书福,几个月内跑了五十多趟吉利,在被辞退前夕才见到面。
为什么?因为他是从办公室主任的助理开始约起。陈国环深知,靠勤奋,靠坚持去感动客户,让他见你一面,这个方法效率太低了。必须要想个办法,直接见到董事长或者总经理。
于是他决定“铤而走险”,到了一家公司前台,直接问:“你们李总呢?昨天晚上跟他一起吃饭……”
陈国环在气势和言辞上都“装”得非常像,所以很多前台都相信了他,有好多次,他都直接见到了老板。
通过这样“打满鸡血”和“另辟蹊径”的方式,陈国环在两三天内便扫了大约个客户,仅仅一周,便积攒了二十多个意向客户,这个成绩,是大多数销售员都不敢想象的。
后来,这个进步神速的“小伙子”,因为马云的重用,在年见,从主管做到经理、大区经理、再到总监、高级总监,一直到组织部成员,成为阿里铁军赫赫有名的人物。
从陈国环的身上,我们至少学到一点:一个善于向高手学习,敢于尝试新方法的人,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岗位,都将成为人才。